[0716]《政府公共关系》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8:41浏览次数:45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行政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政府公共关系【0716】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论述题(3 题选做 2 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答: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以此争取社会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社会沟通活动。也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对社会公众关系的开发、疏通、建立、维持、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3、如何理解人际传播定义?答:人际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所进行的直接的信息沟通交流。 人际传播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面对面的直接文字和体态语言沟通交流,如聊天、座谈讨论、交谈、演讲、表演、开会等;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直接进行的交流,如借助文字图画等形式的通信书面交流、借助现代通讯工具电话、电传、网络等进行的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流。 人际传播的特点表现有:一是传播对象专一明确,信息交流充分而且直接,信息传递平等且双向,信息反馈迅速且灵敏;二是传播过程具有丰富的人情味,表情体态丰富,说服力较强;三是这种传播影响面小,信息传播面狭窄,传者与受者双方容易受性格情感因素的影响制约。二、案例题(2 题选做 1 题,共 50 分)1、广州举办“假如我是市长活动”案例正文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正式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的“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千家谈”等“千家谈系列活动”,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和“羊城居委会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并运用报纸、杂志、广播、- 1 -
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已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 案例问题(1)此案例属于政府公共关系的何种活动?答:此案例反映了政府公共关系中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的问题。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要尽可能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广泛的参与方式,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这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2)运用政府公共关系相关理论分析评点这一案例。答: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举办“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动员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的重要性,说明了公众议政活动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时应积极开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由此可见,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就应该发展一系一系列公众参与的社会渠道。-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