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各论》离线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9 17:08:38浏览次数:45作物栽培学本科作业题(一)一、 名词解释 1. 叶龄指数 展开叶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2. 支持根 玉米地上 1~3 节长出的起着支持和吸收作用的根。 3. 有限结荚习性 当主茎生长高度接近整株高度前不久,才在茎的中上部开始开花,然后向上、向下逐步开花,花期集中。当主茎顶端出现一簇花后,茎的生长终结。4.结荚高度 大豆植株最下面的荚与地面的高度5. 经济系数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二、填空1.作物栽培具有以下(严格的地域性 )、( 明显的季节性 )、(技术的实用性)和(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性 )特点。2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将作物分成为( 4 )大部分,( 9)个类别。1. 3.小麦产量成因子为(单位面积穗数 )、(每穗粒数 )和( 粒重 )。4.按株型可将玉米分为(紧凑型 )、(平展型 )和(紧凑型 )等几种类型。5.我国的栽培稻可分为( 粳稻 )和(籼稻 )两个亚种。6.大豆叶子有(子叶 )、(单叶 )和(复叶 )之分。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划╳)1、( 对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天数随品种而变化,生殖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天数大致固定不变。2、( 对 )玉米是较耐连作的作物。3、( 错 )水稻旱育稀植靠主穗增产。4、( 对 )高纬度地区大豆脂肪含量高;低纬度地区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5、( 错 )小麦是短日照作物。四、简述题: 1. 简述水稻的施肥技术。1)施足基肥:3 ~5 年施一次农家肥,磷钾全部作基肥,氮肥的 50%~60%作基肥。 2)早施分蘖肥:可促进地位分蘖的发生,增穗作用明显。分蘖肥第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总量的 20%,第二次占氮肥总量的 10%。 3)巧施穗粒肥:后期施氮占氮肥总量的 10%以内2. 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玉米品种?
(1)感温性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低温则可延迟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温性”。(2)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便延迟分化。这种特性乐为水稻的“感光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有一段不受光、温影响的时期。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下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便是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3.简述大豆结荚习性(1) 无限结荚习性 花期早,开花期长。主茎中、下部的腋芽首先分化开花,然后向上依次陆续分化开花。始花后,茎继续伸长,叶继续产生。如环境条件适宜,茎可生长很高。(2) 有限结荚习性 一般花期较晚,当主茎生长高度接近成株高度前不久,茎和中上部开始开花,然后向上、向下逐步开花,花期集中。主茎顶端出现一簇花后,茎的生长终结。这种类型的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间较短。(3)亚有限结荚习性 结荚习性介乎以上两种习性之间而偏于无限习性。主茎较发达,开花顺序由下而上。主茎结荚较多,顶端有几个荚。4.水稻旱育稀植为什么能增产?l.播种期提早 10 天和 20 天,延长生育期,多争得 200-400 度有效积温.2.选用较晚熟品种,发挥品种增产潜力。3.可以早插,能够防霜于春,并且能按计划规格插秧,可以保证计划保苗株数.4.稀植可生出较多的分蘖,适应水稻的分糵特性,从而促进水稻更好地生长。四、论述题1、 论述高产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1)苗期管理:从出苗到拔节。1) 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在 3~4 叶,定苗在 5~6 叶,并及时进行补苗。2) 蹲苗促壮:不施肥、不灌水、多中耕,中耕 2~3 次,掌握两头浅,中间深的原则。3) 病虫防治: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粘虫等(2)穗期管理:拔节到抽雄。1)追肥和灌水:施肥在拔节前后一次、为秆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为穗肥。并结合灌水。2)中耕培土、去蘖3)及病虫防治及化控:主要是粘虫。适当应用调节剂。(3)花粒期管理:抽雄到成熟1)追攻粒肥:一般占总量的 10%
2)隔行去雄3)适时收获2.论述大豆的生育进程。大豆的生育期通常是指从出苗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1.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播种层温度稳定在 10℃时,种子即可发芽。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 120%~140%的水分。随着下胚轴伸长,子叶带着幼芽拱出地面。子叶出土即为出苗。2.苗生长 子叶出土展开后,经过 4~5d,原始真叶展开,已具有两个节。真叶展开到第一复叶展平大约需 10d。此后,每隔 3~4d 出现一片复叶,出苗到分枝出现,叫做幼苗期。3. 花芽分化 早熟品种较早,晚熟品种较迟;无限性品种较早,有限性品种较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开放,称为花芽分化期一般为 25~30d。在开花前一个月内环境条件的好坏与花芽分化的多少及正常与否有密切的关系。4. 开花结荚 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需 3~4d。一般从上午 6 时开始开花,8~10 时最盛,下午开花甚少。5. 鼓粒成熟 把豆荚中子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为鼓粒期,每粒种子平均每天可增重 6~7mg,多者达 8mg 以上。荚的重量大约在第 7 周达到最大值。当种子变圆,完全变硬,最终呈现本品种的固有形状和色泽,即为成熟。
1)根据玉米种植类型选用品种 2)不同生育期的品种搭配种植 3)喜肥水与耐瘠抗旱品种搭配种植 4)平展型、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品种搭配使用3. 大豆种植为什么忌连作?1)病虫害加重。如包囊线虫、根腐病及食心虫和蛴螬等 2)养分消耗单一,尤其是磷供应不足3)大豆根系分泌物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固氮能力。4. 作物增产途径有哪些?1)选育优良品种 2)改革耕作制度,合理安排茬口 3)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4)提高光和效率,减少呼吸消耗5.如何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1)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2)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1)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网室生产原原种→原种场生产原种→种薯生产基地生产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2)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1)选地隔离 (2)种薯催芽与播种 (3)合理施肥(4)喷药防蚜 (5)提前收获和割蔓五、论述题:1、 试述水稻壮秧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及移栽后的生育特性,生产上怎样培育壮秧?(1)壮秧的形态特征是:茎基宽扁,叶色率中带黄,根多色白,植株矮健,秧龄适宜,4片叶以上的壮秧应长出分蘖、整齐、无病害。(2)生理特点:光合能力强,干物质生产、积累多,碳/氮为 15 左右,发根力强,抗逆性好。(3)培育壮秧的措施:1)确定好播期2)整地做床一定要细致3)配制的营养土要符合育苗的要求,一定要进行调酸4)保证播种质量5)控制好杂草6)加强苗期的管理,控制好温度和水分,防止徒长。7)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作物栽培学作业题(二)一、 名词解释:1. 有效分蘖 能够成穗的分蘖2. 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高温和短日处理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是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为基本营养生长性。3. 棒三叶 玉米果穗着生部位的叶片与其上下 2 片叶,统称为玉米的棒三叶4. 作物品质 经济产量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及其经济价值。5. 经济产量 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收获量。二、填空1.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包括(单位面积穗数 )、(每穗粒数 )、( 成粒数 )和(粒重 )。2.糊化温度是小米(淀粉粒 )在热水中膨胀而(不可逆转 )时的温度。3.大豆的一生指的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历(出苗 )、( 幼苗生长 )、(花芽分化 )、(开花结荚 )、(鼓粒 ),直至新种子成熟全过程。4. 玉米根系由(胚根 )和(节根 )组成。5. 水稻三性指(基本营养生长性 )、(感温性 )和(感光性 )。6.按植物学和系统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把作物分为(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绿肥和饲料作物 )和(药用作物 )等四大类别。三、判断题:1、( 对 )按用途和植物学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大豆是粮食作物。2、(错 )耥蒙头土可掩埋杂草,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因此覆土越厚越好。3、( 对 )大豆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及栽培方式来定。4、( 错)马铃薯的芽眼越深越好。5、( 错 )大豆根瘤能固氮,因此大豆在生育过程中可不施氮肥。四、简述题:1. 如何选用马铃薯优良品种?1)以当地无霜期长短、栽培方式和栽培目的为依据。
2)根据当地生产水平选用耐旱、耐瘠薄或喜肥水、抗倒伏的品种。3)根据当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种。2. 水层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有那些?1)以水调温2)以水调气3)以水压碱4)以水控草5)以水调肥3、如何确定大豆的密度?1)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法而定。2)肥地宜稀,瘦地宜密;3)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4)早播宜稀,晚播宜密;5)气温高的地区宜稀,气温低的地区宜密。4.采取哪些措施能够防止小麦倒伏?1)选用抗倒伏品种2)增施磷钾肥3)使用生长调节剂4)合理的灌溉控制基部节间徒长。5. 玉米促早熟的措施有哪些?1) 去雄和人工授粉:在玉米雄穗刚抽出三分之一,尚未进行散粉时进行。在开花授粉期间,如遇不良环境由人工进行辅助授粉。2) 除去无效果穗3) 站秆扒皮晾晒:在玉米蜡熟末期,将苞叶轻轻扒开,使子粒全部外露直接晒到阳光。4) 放秋垄拔大草: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通过浅除松土,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早熟增产。五、论述题: 论述影响大豆籽粒蛋白和油分积累的因素。凡环境条件利于蛋白质的形成,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即增加,油分含量则下降;反之,若环境条件利于油分形成,则油分含量会增加,蛋白质含量则下降。1) 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凉爽、雨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豆含油量的提高。2) 地理纬度的影响:原产于低纬度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高,油分较低;原产于高纬度的大豆品种,油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较低。3) 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一般低海拔处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高海拔处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低,油分含量高。但低纬度地区,海拔低处的大豆子粒含油量高,海拔高处的油分含量低。
4) 播种期的影响:春播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都高于秋播和夏播。5) 施肥的影响:施氮、磷或者混施均可增加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单施农家肥会使含油量下降。微量元素会对子粒的品质形成产生影响。作物栽培学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1.糊化温度 是小米淀粉粒在热水中膨胀而不可逆转时的温度2.作物栽培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3.蒙头土 限于垄作地块采用。当大豆子叶刚拱土,大部分子叶尚未展开时,用机引铲趟机趟地,将松土蒙在垄上,厚 2cm。二、填空1.栽培作物的实践过程,概括起来包括(作物 )、(环境 )和(措施 )三个方面。2.大豆是(自 )花授粉作物,3.高脂肪含量的大豆脂肪含量( 23 )%以上,产量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 5 )%。4.马铃薯的产量是由( 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 )与(单株结薯重量 ) 构成。5.马铃薯全省育期可分为(芽条生长期 )(幼苗期 )(块茎形成期 )(块茎增长期 )(淀粉积累期 )(成熟期 )几个生育时期。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生产目标及其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1)满足粮食需求(2)保障食物安全(3)增加供给的多样性(4)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提高作物生产效益(6)改善作物的品质2。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2.生态因素(1)气候因素
(2)季节因素(3)土壤因素3.栽培措施(1)密度 (2)肥料 (3)水分 (4)收获3.提高玉米品质和单产的主要措施(1)进一步培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种;(2)施肥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施肥,发展各种类型的混合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重点考虑化肥与有机肥料的配合问题;(3)玉米生产中少耕法和免耕法应用面积将迅速推广;(4)系统工程及模式化栽培技术将进入实用阶段。4.简述马铃薯贮藏的基本条件和方法(1)贮藏地点和贮藏窖要具有通风、防水湿、防冻和防病虫传播的条件。(2)贮藏前将块茎分级摊晾 7~15d,进行“预贮”使伤口愈合。适宜温度为 15~20℃,相对湿度为 90%左右。(3)预贮后,剔除愈合不良的伤薯、病薯、畸形薯等,再行贮藏。(4)种薯贮藏以 2~4℃为宜;食用薯以 1~4℃为宜;加工用商品短期贮藏以 10℃左右为宜,不能见阳光,以免积累龙葵素。5.简述谷子的生育进程(1)营养生长阶段 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拔节期为止,是谷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分化形成阶段,春谷为45~55d,夏谷为 22~30d;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拔芽到抽穗期为止,是谷子根、茎、叶大量生长和穗生长锥的伸长、分化与生长阶段,春谷为 25~28d,夏谷为 18~20d;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期到子粒成熟期,是谷子穗粒重的决定期,春谷为 40~60d。四、论述题:论述如何建立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1)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概念 指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及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使麦田的群体大小、分布、长相和动态有利于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改善光合性能,从而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争取穗足、粒多、粒饱、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2)建立合理群体结构1)以分蘖穗为主达到高产。基本苗少(每公顷 120 万~180 万),分蘖成穗率较高(50%以上)。2)以主茎穗与分蘖穗并重达到高产。每公顷基本苗 195 万~300 万,群体中等,在总穗数中主茎穗与分蘖穗各占 50%
3)以主茎穗为主达到高产。适用于晚播冬小麦或春小麦分蘖期短的自然条件。基本苗较多,每公顷 450 万~600 万。作物栽培学作业题(四)一、名词解释:1.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狭义的作物概念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俗称庄稼。2.叶龄指数 是玉米某一时期的展开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3.胶稠度 指小米蒸煮一定时间后,米汤中胶质的流动长度。二、填空1.大豆起源于中国2.马铃薯是(茄 )科(茄 )属的草本植物。3.高蛋白质含量大豆蛋白质含量( 45 )%以上,产量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5 )%。4.马铃薯的茎分为(地上茎 )(地下茎 )(匍匐茎 )(块茎 )三、、简述题:1.简述垄三栽培的技术要点。1.简述垄三栽培的技术要点。1)垄底深松2)垄体分层施肥3)垄上双条精量点播2.马铃薯种薯切块应注意什么?种薯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1)切块大小以 20~30g 为宜。切块时应采取自薯顶至脐部纵切法,每一块都尽可能带有顶部芽眼。(2)切到病薯时应用 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 8~10min进行消毒。切好的薯块应用草木灰拌种。3.在玉米的生育期内,叶面积的变化分为几个时期?可分为 4 个时期:(1)指数增长期。从出苗至小喇叭口期。(2)直线增长期。从小喇叭口期至抽雄期。(3)稳定期。抽雄期至乳熟末期。
(4)衰亡期。乳熟末期至完熟期。一个理想的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应该是:“前快、中稳、后衰慢”。4.如何进行稻田施肥?水稻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磷次之,钾相对小一些。许多地方的水稻施用硅肥和锌肥,增产效果也很显。1.施足基肥每隔 3~5 年施一次农家肥,数量 15~20t/hm2,将氮肥总量的 50%~60%作基肥,其余留作追肥,磷肥基施。钾肥一般基施,也可留一部分在拔节期施用。2.早施蘖肥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可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增穗作用明显。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总量的 20%左右,一次分蘖盛期作调整肥施,总氮量的 10%左右。3.巧施穗、粒肥适量追施穗粒肥,使中、后期氮肥占氮肥施用量在 10%以内,稻田穗肥倒 2 叶伸长时施,促进剑叶稍长一些,小群体则在穗分化前施。粒肥在孕穗至齐穗期施用。四、论述题1.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可将作物分成几类?请举例说明。可将作物分成 4 大部分,9 个类别。1.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其中又分三类:(1)禾谷类作物。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稻、玉米、谷子、高粱、粟、(2)豆类作物。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 常见的作物有大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等。3)薯芋类作物。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薯蓣(山药)、芋、菊芋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其中又分四类:(1)纤维作物。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大麻、亚麻、洋麻、黄麻、苘麻、苎麻等;叶纤维,龙舌兰麻、蕉麻、菠萝麻等。(2)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3)糖料作物 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此外还有甜叶菊等。(4)其他作物 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3.饲料和绿肥作物豆科中常见的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三叶草等。禾本科中常见的有苏丹草、黑麦草等。 其他如红萍、水浮莲、水葫芦等。4.药用作物主要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甘草、半夏、红花、百合、何首乌、五味子、茯苓、灵芝等。
2.论述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及管理的主要目的。1.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 以生根、长叶、茎节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一般春玉米约 35d,夏玉米 20-30d。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田间管理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2.穗期阶段(拔节至开花) 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的大小、可孕花数的关键时期,奠定结实粒数的基础。历时 27-30d。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干物质迅速增加。田间管理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敦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3.花粒期阶段(开花至成熟) 此期经历时间,早、中、晚熟品种 30-40-50d。以生殖生长为中心,功能叶片是植株的中、上层叶片,田间管理是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促进粒多和粒重,达到丰产。作物栽培学作业题(五)一、名词解释1.苞叶 包着玉米果穗的叶。 2. 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以发芽的适宜条件,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二、填空:1.栽培的水稻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 )科、(稻属 )属。栽培有两个种,分别是(普通栽培稻 )和(非洲栽培稻 )。2.大豆叶有(子叶 )( 单叶 )( 复叶 )叶之分。3.我国一般将大豆划分为 6 个生育时期分别是(播种期 )( 出苗期 )(开花期)(结荚期 )( 鼓粒期 )(成熟期 )4.大豆的子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的株数 )(每株荚数 )(每荚粒数 )( 每粒重)的乘积。三、简述题1.马铃薯的产量形成特点(1)产品器官是无性器官(2)产量形成时间长 出苗后 7~10d 匍匐茎伸长,再经 10~15d 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直到成熟,经历 60~100d 的时间。产量形成时间长,而产量高而稳定。(3)马铃薯的库容潜力大 理论上块茎具备无限膨大的生理基础。(4)经济系数高 马铃薯地上茎叶通过光合作用所同化合物,像谷类作物那样要经过生殖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结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样在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的 83%左右是碳水化合物。2。何为水稻的“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