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907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3 15:09:52浏览次数:44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工商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9076】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8 分,共 36 分)1、简述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业务计划的内容。答: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在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预算的安排。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激励计划、退休解聘计划以及劳动关系计划等。2、简述人力资源招聘的含义、意义及原则。答:人力资源招聘是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职务分析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从组织外吸收人力资源的过程。人力资源招聘的意义:(1)从组织外部吸收符合工作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的人员,为组织的人力资源队伍吸收新生力量;(2)从组织外部招聘高中层次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为组织注入新的管理思想,增添新的活力,带来技术上的重大革新;( 3)可以从诸多应聘者中选出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趋于一致的人员,有助于更多地保留人力资源减少因员工离职而带来的损失;(4)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企业文化,从而扩大组织的知名度;(5)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人力资源招聘的原则:(1)效率优先的原则;(2)双向选择的原则;(3)与国家法令、法规和政策一致的原则;(4)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二)论述题(本题共 24 分)1、论述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答: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想是由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首次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培养“自我超越”的员工;(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促进有效的“团队学习”;(5)形成全局性的“系统思考”。上述修炼中,圣吉将第五项修炼视为核心,认为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和实质。- 1 -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案例一:晶鑫公司是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由于发展受阻,员工积极性不高,于是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者实行额外津贴制度以激励骨干人员,标准为: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受一定的津贴,技术人员按照 20%的比例享受一定的津贴。此政策宣布后,立刻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不满,并矛头直指公司领导,表示若不能享受津贴,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公司不得宣布调整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按助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三个档次发放津贴。于是,公司的津贴激励制度变成了人人有分的大锅饭制度,钱花了,却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一连串的麻烦。公司的一线生产为连续性生产,有大量倒班工人,他们知道此事后,认为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他们的工资不涨,这不公平。于是他们决定推选一些不上班的工人向公司某领导集中反映意见,连续几个上午,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要求增加津贴。一段时间后,公司宣布增加倒班工人津贴。此事才平,又起一事。公司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福利房分售给职工。此事办得极为迅速,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了订金。然后按照公司拟订的条件,展开了分售房行动。数千户工龄较长,职务较高的雇员获得了高值商品房。这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为此决定联合起来闹房。又是采用和前一次相同的手段,同样的如愿以偿。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象: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找公司闹,终会得到满足。公司还会有麻烦。 问题:(1)本案例主要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2)你认为公司所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本案例,你认为薪酬系统至少应包括哪些部分?确定薪酬水平时应坚持哪些原则?答:(1)本案例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这项基本功能,集中折射出薪酬构成、如何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如何实现薪酬的激励功能等问题。(2)数次闹事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不合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层在制定时不作调查,不听取员工建议。- 2 -
(3)本案例体现了薪酬系统中至少应包括直接金钱部分和非直接金钱部分(福利,住房补贴仅是其中的一种福利形式)。 确定薪酬水平时应坚持以下原则:成本补偿原则:保障员工收入能足以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考虑员工的绩效、能力及劳动强度、责任、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等因素,使员工感受到薪酬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激励性原则:薪酬能对员工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竞争性原则:薪酬系统设计应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至少应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量力性原则:薪酬增长水平应当与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相协调。合法性原则:薪酬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同时还要使大多数员工知晓并认可。2、案例二:李明是长虹水泥厂的供应科科长,厂里同事乃至外厂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心直口快,为人热情,尤其对新主意、新发明、新理论感兴趣,自己也常在工作里搞点新名堂。前一阶段,常听见李科长对人嚷嚷说:“咱厂科室工作人员的那套奖金制度,是彻底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我看,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奖金总额不跟利润挂钩,每月按工资总额拿出 5%当奖金,这 5%是固定死了的,一共才那么一点钱。说是具体每人分多少,由各单位领导按每人每月工作表现去确定,要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还要求搞什么‘重赏重罚,承认差距’哩。可是谈何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总共就那么一点点,还玩得出什么花样?照说这奖金也不多,有啥好计较的?可要是一个钱不给,他就认为这简直是侮辱,存心丢他的脸。唉,难办!一个是咱厂穷,奖金拨的就少二是咱中国人平均主义惯了,爱犯‘红眼病’。”最近,李科长却跟人们谈起了他的一段有趣的新经历。他说:“改革科室奖金制度,我琢磨好久了,可就是想不出啥好点子来。直到上个月,厂里派我去市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一期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有一天,他们不知打哪儿请来一位美国教授,听说还挺有名,他给咱们作了一次讲演。”“教授讲美国有位学者,提出一个新见解,说是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不能太依靠高工资和奖金,那叫啥保健因素。又说:钱并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你说怪不?什么都讲金钱万能的美国,这回倒说起钱不那么灵了。这倒要留心听听。”- 3 -
“他说,能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很多,按其重要性,他列出了一长串单子。我记不太准了,好像是,最要紧的是‘工作的挑战性’这个洋名词。照他解释,就是指工作不能太简单,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要艰巨点,得让人动点脑筋,花点力气,那活才有干头再就是工作要有趣,要有些变化,多点花样,别老一套,太单调。他说,还要给自主权给责任,要让人家感到自己有所成就,有所提高。还有什么表扬啦,跟同事们关系友好融洽啦,劳动条件要舒服安全啦什么的,我也记不准、记不全了。可有一条我是记准了工资和奖金是摆在最后一位的,也就是说,最无关紧要。”“你想想,钱是无关紧要的!闻所未闻,乍一听都不敢相信。可是我细想想,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所有那些因素对人说来,可不都还是蛮重要的吗?我于是对那奖金制度不那么担心了,还有别的更有效的法宝呢。”“那教授还说,这理论也有人批评,说那位学者研究的对象全是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这类高级知识分子,对其他类型的人未见得合适。他还讲了一大堆新鲜事。总之,我这回可是大开眼界啦。”“短训班办完,回到科里,正赶上年末工作总结讲评,要发年终奖金了。这回我有了新主意。我那科里,论工作,就数小李子最突出:大学生,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聪明能干,工作积极又能吃苦,还能动脑筋。于是我把他找来谈话。” “别忘了我如今学过点现代管理理论了。我于是先强调了他这一年的贡献,特别表扬了他的成就,还细致讨论了明年怎么能使他的工作更有趣,责任更重,也更有挑战性……瞧,学来的新词儿,马上用上啦。我们甚至还确定了考核他明年成绩的具体指标,最后才谈到这最不要紧的年终奖金。我说,这回年终奖,你跟大伙儿一样,都是那么多我心里挺得意:学的新理论,我马上就用到实际里来了。”“可是,小李子竟发起火来了,真的火了。他蹦起来说:‘什么?就给我那一点?说了那一大堆好话,到头来我就值那么一点?得啦,您那套好听的请收回去送给别人吧,我不稀罕。表扬又不能当饭吃!’”“这是怎么一回事?美国教授和学者的理论听起来那么有道理,小李也是知识分子,怎么就不管用了呢?把我搞糊涂了。”问题:(1)试回答案例中美国教授提到的激励理论是什么理论?论述该理论并分析李科长- 4 -
在运用该理论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根据案例提到的激励理论,你认为应如何解决“长虹水泥厂”的奖金激励问题?答:(1)该案例中美国教授提到的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说”,该理论认为企业员工不满意与满意的因素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因素。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它的改善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有关,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它的改善可以使员工感到满意并且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李科长运用该理论时存在的问题有:①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过分地割裂开来,过分强调激励因素的作用,没有意识到保健因素是基础,没有保健因素做支撑,激励因素也难以发挥作用;②搞平均主义,忽略了公平。(2)不要把奖金拿来搞平均主义,这样它就成为了保健因素,要合理地设立奖金制度,把奖金与工作效益、工作成果挂钩,使它成为激励因素,这样才能激励优秀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满意程度。-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