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8秋统计学 ( 第3次 )

发布时间:2023-08-16 10:08:22浏览次数:55
第 3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A. 连续型变量 B. 离散型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2. 分组数据中,若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都增加 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将( ) A. 增加 20% B. 不变 C. 减少 20% D. 无法判断3.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 小于 100% B. 大于 100% C. 等于 100% D. 小于或大于 100%4. 下列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预测的是( )。 A. 销售预测 B. 生产预测 C. 投资方向预测 D. 长期趋势预测5. 某单位有两个部门,1990 年甲部门,乙部门平均工资分别为 200 元,210元。1991 年甲部门职工在全单位职工中所占比重上升,乙部门所占比重下降,如两部门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该单位平均工资 1991 年比 1990 年( )。 A.提高 B. 下降 C. 持平 D. 不一定6. 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7. 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 5%,实际降低了 7%,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 ) A. 97.9% B. 98.2% C. 102.3% D. 140%8. 某生产小组有 9 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2,15,9,12,13,12,14,11,10。据此计算的结果是( ) A. 均值=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均值 C. 中位数>均值>众数 D. 均值>中位数>众数9. 对不同年份的产品单位成本(元)配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 =85-2.5t ,b= -2.5 表示( ) A.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平均增加 2.5 元 B.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增加总额为 2.5 元 C.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平均下降 2.5 元 D. 单位成本每下降 1 元平均需要 2.5 年时间10. 要对某市高等学校的科研所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 A. 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 某一高等学校的科研所 C. 某一高等学校 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的科研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 下列各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E. 典型调查2. 普查是一种( )。 A. 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 一次性调查3. 时间数列影响因素分解为( ) A. 趋势变动 T B. 季节性变动 S C. 周期性变动 C D. 不规则变动 I4. 统计分析按对管理的作用划分,可分为( ) A. 现状分析 B. 目标分析 C. 规 律性分析 D. 预测和决策分析5. 有关时点数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不可加性是指数列中各时点上的同一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 B. 指标数值的大小同时点间隔长短不存在依存关系 C. 时点数列指标的取值一般采用连续登记办法取得; D. 时点数列的指标可以采用扩大时距法寻求长期趋势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5 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1. 如果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r=0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 )2.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3. 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这种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4. 某厂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 8%,计划执行结果提高了4%;则劳动生产率计划仅完成了一半(即 4%÷8%=50%)。( )5. 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 10%,则本年的 1 元只值上年的 0.9 元。( )6. 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判定系数 越大,估计标准误差 也越大,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低。( )8. 两个数列的极差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就相同。( )9. 只有当一组数据的均值不为零时,才能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 ( )10. 加权指数中的权数仅仅是起到一种加权的作用。( )11. 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12. 相关系数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14. 统计现状分析就是就某个专门问题或专门现象进行的统计研究。( )15. 只有当样本相关系数的数值很小时,才有必要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某企业职工生产某种产品件数资料如下表所示 计算产品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2. 某集贸市场上市的 5 种活鱼的价格分别为: 4 元, 5 元, 8 元, 9 元, 11 元,试计算: (1) 5 种活鱼各买一斤,平均每斤多少钱? (2) 5 种活鱼各买 10 元,平均每斤多少钱?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简述均值的含义和其在统计学中的地位?2. 简述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关系。3. 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有何联系?它们在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时有何不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1. D 2. B 3. A 4. C 5. B 6. D 7. A 8. A 9. C 10. C 二、多项选择题(15 分,共 5 题,每小题 3 分)1. BDE 2. BCD 3. ABCD 4. ABCD 5. AB 三、判断题(15 分,共 15 题,每小题 1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四、计算题(20 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五、问答题(30 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1. 参考答案:(1)均值,Mean,也称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是集中 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均值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的基础。首先,从统计 思想上看,均值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必然结果。比如对同一 事物进行多次测量,若所得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因素的 偶然影响,利用均值作为其代表值,则可以使误差相互抵消,反映出事物必然性的数量特 征。其次,均值具有一些重要的数学性质,这些数学性质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同时也体现了均值的统计思想。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1)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2)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并且指标是通过标志的综合而得到的。 (3)标志和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题方案:根据知识点理清思路评分标准:回答全面得 5 分,不全面酌情给分3. 参考答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