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07 14:10:08浏览次数:6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63】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选做 4 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以及富于创造性。3、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5、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答:总规律: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过程,它体现了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到无限。6、什么是改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答:改革指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特点是自上而下,非暴力。7、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答:党的群众观点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什么是剩余价值?其实质是什么?答: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必然会产生剩余价值, 其本质是把劳动力看作商品用来交易之后所产生的价值盈余。9、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答: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10、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 1 -
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二、论述题:(选做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1、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先掌握理论;(2)联系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及国内处政治经济形势,各种社会思潮和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3)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答:(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答: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最明智选择。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不够富裕,发展任务及其繁重的情况下,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没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环境容量,也没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多,人口多又要发展,因此,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一问题对我国比对其它国家来说要严峻得多和现实得多。现在大家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这种共识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这是我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走出经济效益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世界各国对比中完善自己的必然结论。我国面临着比其它国家更加严峻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我国人类活动强度过大,人口数量负担过重,资源承载能力过高,生态环境相对脆弱。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 2 -
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认识--实践"和"群众--领导--群众"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6、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答:坚持马哲的观点,即辩证的,社会的,历史的和唯物的观点和方法论。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7、如何正确而科学地认识民主的本质。答:所谓民主,其本质就是强调“民主至上”,然而民主,必须从质和量的两个角度来看待。从质上讲,民主应该是代表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公意”,从量上上讲,民主应该是体现社会绝大多数人意愿的“众意”。只有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民主。所以,民主应该是国家权力的民主、制度形态的民主、公民权力的民主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人民权力的有效实现,又保证国家权力的健康运行。8、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 3 -
的纵深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三、分析题:(2 题必做,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答: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寿命的快速提高,正是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的巨大努力。同时,它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全面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的影响。2、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阐述重大危机是考验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效能的试金石。中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面对疫情危机,迅速科学作出决策,实行高效有力的危机应对。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短时间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危机应对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国上下令行禁止、统一行动。中国共产党 460 多万个基层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筑起一座座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在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难关头,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全国- 4 -
3900 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 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 400 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广大党员自觉捐款,为疫情防控斗争真情奉献。注重在疫情考验中锤炼党员干部,检验为民初心和责任担当,对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领导班子作出调整补充,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对敢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党员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立起了鲜明导向。历经疫情磨砺,中国人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风雨来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对中国共产党更加拥护和信赖,对中国制度更加充满信心。——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说明我国能够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胜利的政治优势是什么?答:(1)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最高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只有这样,不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还是遭遇社会突发重大事件问题时,都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2)人民性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群众优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奋斗目标,才能以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眼光去思考、应对和把握社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3)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格局多样化、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命运休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将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公共健康卫生安全事件,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采取一系列应急方案和策略,做好世界性的防范和传播,不仅是对一个政党、国家、社会治理能力好坏的重要考验,也是一个政党执- 5 -
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发挥新时代媒体融合机制下话语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作用,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