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785) 遥感概论
发布时间:2023-07-17 09:07:42浏览次数:4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国土资源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遥感概论【078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任选 4 道题目)1、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答:1、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和类型分类 ① 地面遥感:1.5~300m,车、船、塔,主要用于究地物光谱特征 ② 航空遥感:9~50km,飞机、气球,较微观地面资源调查 ③ 航天遥感:100~36000km,卫星、飞船、火箭、天飞机、空间站 2、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 ① 主动遥感:雷达 ② 被动遥感:被动接受地物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摄影机、扫描仪 3、根据遥感信息的记录方式分类 ① 成像遥感:以图象方式记录:航空性片、卫星图象 ② 非成像遥感:图形、电子数据:数字磁带、光盘 4、根据遥感使用的探测波段分类 ① 紫外遥遥:0.3~0.4μm ② 可见光遥感:0.4~0.76μm ③ 红外遥感:0.7~14μm ④ 微波遥感:0.1~30cm ⑤ 多波段遥感:0.5-0.6,0.6-0.7,0.7-0.8,0.8-0.9 5、根据遥感的应用领域分类:气象、海洋、地质、军事 2、分析为什么晴朗的天空中云呈现白色?答:①常见到的云或雾都是由比较大的水滴组成的,符合 d>λ 的条件,当太阳辐射碰到它们时,发生非选择性散射。 ②非选择性散射的散射系数与波长无关; ③云或雾之所以看起来是白色,是因为它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散射均是相同的。3、试举例阐述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答:地物的反射率随人射波长变化的规律,叫做地物反射光谱。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关系绘成的曲线(根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称为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①地物反射光谱是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础和依据:例子之所以能够在遥感资料上区分不同的地物,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如② 地物反射光谱是遥感选择工作波段的依据:如区分雪与植被,最好选取可见光为工作波段,因为二者在该波段内反射率差异大,成象后图象色调差异就大,容易辨别。 ③异物同谱现象:指不同的地物在某一波段范围内具有相似的反射光谱的现象。要求在判读遥感资料时,要综合使用多种判读标志进行。如松树与水杉,在可见光范围内成象的色调就非常一致。 ④ 同物异谱现象:同类的地物具有相似的反射光谱曲线、同类甚至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时间、健康、地点)反射光谱会有所不同、利用上述特征进一步了解地物的各种性质:如可以利用健康的植物与病虫害的植物在反射光谱上的不同而在遥感图象区分它们。 4、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怎样区分铁路与公路?答:5、比较航空相片与卫星相片的航向、旁向重叠?二、论述题(共 1 题,40 分)什么是遥感图象光谱效应?分析 TM 图象各波段图象的光谱效应。答:光学遥感所接收的电磁波辐射源是地物对太阳光的反射和散射,其波长主要分布在可见光、近红外区域。目前使用较多的光学遥感卫星有:美国发射的 LANDSAT的 TM数据分 7个波段,其中 6个波段波长范围为 0.45~2.35μm,空间分辨率为 30m,时间分辨率为 16d,其中 TM5对线性构造反映清晰,一个热红外波长范围为 10.4~12.5μm,空间分辨率为 120m,在揭示第四纪覆盖区的隐伏断裂及活动性构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用于地热制图、地质、制图等。多波段的传感器提供了空间环境不同的信息,以下以 TM 为例: TM10.45-0.52um 蓝波段:对叶绿素和夜色素浓度敏感,对水体穿透强,用于区分土壤与植被、落叶林与针叶林、近海水域制图,有助于判别水深及水中叶绿素分布以及水中是否有水华等。 TM20.52-0.60um,绿波段:对健康茂盛植物的反射敏感,对力的穿透力强,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按绿峰反射评价植物的生活状况,区分林型,树种和反映水下特征。在所有的波段组合中,TM波段-2的分类精度是最高的,达到了 75.6%。从单时相遥感影像的分类来讲,这种分类精度只相当于中等水平。但若从多时相图像的角度来看,这一精度则相当于在采用分类后比较法时,每一景图像的平均分类精度需达到 86.9%的水平②,而这种分类精度,特别是在山区,其实已经是比较好的了。 TM30.62- 1 -
-0.69UM,红波段: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反映不同植物叶绿素吸收,植物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与植物覆盖率,其信息量大多为可见光最佳波段,广泛用于地貌,岩性,土壤,植被,水中泥沙等方面。 TM40.76-0.96UM 近红外波段:对无病害植物近红外反射敏感,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水域测量,生物量测定及水域判别。 TM51.55-1.75UM 中红外波段:对植物含水量和云的不同反射敏感,处于水的吸收波段,一般 1.4-1.9UM 内反映含水量,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善研究,作物长势分析,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用长势的能力,可判断含水量和雪、云。在 TM7 个波段光谱图像中,一般第 5 个波段包含的地物信息最丰富。 TM61.04-1.25UM 远红外波段:可以根据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长势,差别表层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作温度图,植物热强度测量。 TM72.08-3.35UM,中红外波段,为地质学家追加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热蚀度,探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各光谱差异为:TM1居民地与河流菜地不易分开;TM2居民地与河流菜地不易分;TM3乡村与菜地不易分;TM4农田与道路不易分,乡镇,道路,河滩易浑;TM5县城与农田不易分;TM6村 庄 与 河 流 易 混 。 所 以 在 遥 感 的 类 型 提 取 上 , 一 般 采 取 : 城 市 与 乡 镇 的 提取:TM1+TM7+TM3+TM5+TM6+TM2-TM4乡镇与村落:TM1+TM2+TM3+TM6+TM7-TM4-TM5河流的提取:TM5+TM6+TM7-TM1-TM2-TM4道路的提取:TM6-(TM1+TM2+TM+-TM4+TM5+TM7)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