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上人教版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5-07-25 07:07:32浏览次数:1
七年级上人教版生物期中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虫 B.钟乳石 C.机器人 D.珊瑚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3、由口、咽、食管、胃、肠、肛门和肝脏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4、下列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 B.松树 C.桃花 D.叶肉5、以下四种生物中,哪一种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 A.衣藻 B.变形虫 C.草履虫 D.珊瑚虫6、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壁7、植物体中具有制造养分和储藏营养物质功能的组织是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8、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 ) A.需要营养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排出废物 D. 进行生长 9、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鲫鱼的环境因素? ( )A.河流中的水 B.河水中的温度 C.河岸上吃草的羔羊 D.河流中的动物10、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 ( ) A.阳光充足 B.温度适宜 C. 外界干扰 D.自动调节能力11、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 ( ) A.25℃和 0℃ 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 D.有光和无光12、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 A. 绿色植物 B.食肉动物 C. 食草动物 D.浮游动物 13、如果你的眼皮是双眼皮,决定这一形态的是细胞中的 ( ) A.细胞核 B.基因 C.DNA D.染色体14、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植物 B.细菌 C.病毒 D.动物 15、下列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只大雁 B .一只小鸡 C.一朵花 D .一条水沟16、人的体细胞内含有多少染色体? ( ) A.23 条 B.46 对 C.36 条 D.23 对17、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鼠妇的数量是 10 只,不用 1 只的原因是( )A.减少误差 B.数量多便于观察 C.便于计算 D.好玩18、利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 ) A.切片 B.临时装片 C.涂片 D.永久装片19、一块完整的骨(如肱骨)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0、骆驼能在沙漠中正常生活是 ( ) A .骆驼不怕炎热 B .骆驼可不喝水 C .骆驼不怕大风 D .对环境的适应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1、生物生存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水、 、 和 、 和 2、地球上适合生物生活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具体包括 的底部、 的表面和 的大部分,总称为 。3、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________,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4、DNA 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断叫 。DNA 是 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 形的梯子。5、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 43000 个细菌,所以可以用来 。6、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按照一定的 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 、 、 、 、 组成。三 把结构和功能用线段连接起来(满分 8 分)⑴   上皮组织 A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 B 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 C 保护、分泌肌肉组织 D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⑵   细胞膜 E 动力车间 线粒体 F 控制物质进出 叶绿体 G 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 H 使光能变成化学能四、识图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比较图,据图分 析回答:(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比较, 都具有(B)(C) (D) 三个结构,而 且功能基本相同。(2)在结构上相比,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结构中的(A) 和(E) 。2、下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根尖是由[1 ] [ 2] [ 3] [4 ] 组成的;(2)[1]起到 的作用;(3)[2]具有很强的 能力;(4)根就是靠[ 2]的细胞 的增加和[ 3]的细胞 的增大逐渐地生长的;(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 。五、问答题(满分 16 分)1.生态系统⑴ 在空格内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 物 生物部分 :动物生态系统 :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 ⑵ 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如 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这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2.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下面是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人类征服疟疾病的历程疟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 19 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时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在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时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病。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⑴ 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观察(提出问题)、 、 、 、 、表达和交流。⑵最后一自然段生物是 、 、 、 ⑶ 疟原虫是一种 细胞生物,肝炎病毒与它相比,病毒没有 结构。 答案一、选择题AABCD BABCD CABCD DABCD二、1、阳光、空气、营养物质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2、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3、无机盐 有机物 4、基因 遗传信息 螺旋 5、净化污水 6、器官 次序 7、茎、叶、花、果实、种子三、连线题1、上皮组织 C 结缔组织 D 肌肉组织 A 神经组织 B 2、细胞膜 F 叶绿体 E 线粒体 H 细胞核 G 五、识图题(一)1、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2、细胞壁 液泡(二)1、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2、保护 3、分裂 4、数量 体积 5、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六、分析说明题1 (1)生产者 消费者 阳光 空气水等 (2)城市等 生物圈 2、(1)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2)人 蚊子 疟原虫 麻雀 (3)单 细胞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2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