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改革思路
发布时间:2023-05-22 10:05:13浏览次数:22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改革思路中国的改革起步于农业,30 年间,中国农村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迁。在我们回顾和总结 30 年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之时,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是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人民公社、统购统销和户籍制度成为导致城乡分割体制的“三驾马车”,而农村改革的重心便围绕着如何挣脱三驾马车的缰绳。无论从时间上还是逻辑上,抛弃人民公社制、实施家庭承包制都是改革的起点。它的直接成效是改善了农民的激励机制,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积极性,带来农业生产力的迅猛增长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进一步看,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民在获得剩余索取权后,自然需要通过市场流通的方式交换剩余农产品,集市贸易、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奠定了统购统销体制变革的硬件基础;生产力提高减少了农业中劳动力的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踏上城市化的征程、谋求新的机会,户籍制度改革虽然长路漫漫却终究不可逆转。从改革的成效看,“三驾马车”的前两驾已寿终正寝,户籍制度的撤销却欲进又止。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对城市偏向福利政策的保护,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自 80 年代末又重新扩大。这一现象推动中国进入到城乡统筹的全面改革阶段,新一轮“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了。改革的征程不知还有多远,但沿途的风景已柳暗花明:30 年前我们为脱贫而战,30 年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已站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高度。改革的步伐是不可能停止的,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很自然的涉及到城镇化,这也是新农村建设
的逻辑延伸,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小城镇建设所要关注的课题之一。因些十分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在这里有理论的需要也有现实的需要。一、小城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选择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 121 占据绝大多数。由于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时间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了大量闲暇的时间,也可以说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很自然外出,流向大中城市,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亿多人流向大城市。这么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在给城市补充必要的劳动力外,同时也增加了这些城市的负荷,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新农村建设,就要探索一些模式,这时小城镇建设就提上日程。首先,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转移和消化农村富裕劳动力需要建设小城镇。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要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中国今天存在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中国所谓‘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多年来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大中城市的发展会吸收和容纳一部分劳动力外 ,大量的还得靠众多小城镇就地或就近吸纳消化。因为“劳动力过分向大城市流动,带来了交通、住房、就医、就学等后疑症。大城市也呈现气喘吁吁的负重感,局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空气非常污浊,加剧了阶层断裂,加大了贫富不均,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而小城镇“因为‘船小好调头’,资源丰富,无论在公共福利、宜居程度等更能得到良性发展,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雅,文化味更浓,人情味更香,深得群众喜欢”。
其次,构建合理区域城镇体系也需要发展小城镇。就区域城镇化体系而言,不能把以发展大中城市为取向和以发展小城镇为取向的城市化,看做是两种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城市化模式,而应当把它们放在同一系统中加以对接和融合。区域城市化运动,一方面是大中城市向周边的扩张和辐射,另一方面是农村自身的城镇化,这二者互补互动,构成区域城市化的双向运动,直至融为一体的发展。这种区域城市化,不是把“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和“离乡不离土”的“候鸟式”城市化割裂开来,推向极端。事实上,区域城市竞争力的强弱,不仅仅在于大中城市的规模和集聚效应,还在于区域城镇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于区域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结构。旧。总之,不论是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转移和消化农村富裕劳动力,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合理区域城镇体系等方面都需要发展小城镇。可见,新农村的建设是围绕小城镇建设的目标,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逻辑延伸和战略选择。二、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率已从 1978 年的 18%增长到了 2007 年的 45%,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大力助推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30 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将使中国的城市化率在 2010 年达到 50%,这意味着,届时中国总人口中的一半将工作、生活在各类城市和城镇中;2020 年达到 60%,从而使中国进入基本城市化阶段;2050 年则将达到 75%,实现高度城市化。⋯这个宏伟目标实现要基于国情,我国的农业人口众多,实现这样高度的城市化,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是不可能,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该是小城镇占大多数的城市化,这也是国情所决定的。
在产业演进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进程,但其主要还是表现为一个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在产业演进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般规律,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实践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邓小平同志从另外一角度指出农村改革要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第二次是土地规模经营。不错,没有规模经营,农民收入不可能大幅增加。所以农村今天改革的重点,应转向规模经营,有三件事刻不容缓:一是农业人口非农化。农民不减少,规模经营无从下手;二是城镇化。不加快城镇化,农业劳力转不出,非农化则纸上谈兵。三是明细耕地产权。耕地流转,前提是农民要有产权。若产权不归农民,转让不合法,规模经营则只能纸上谈兵。这三条,是当下三农问题的牛鼻子,若紧抓不放,农村改革必有大成。三、小城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选择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地理位置转移、职业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改变。首先,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问题贯穿中国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现实的情况是,解决“三农”问题,仅靠农村是没有出路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表明,振兴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建设农村必须繁荣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才有利于实现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逻辑的包涵着小城镇建设。
其次,城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城镇化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镇化能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参考文献:〔1〕陈荣昌,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小城镇发展试论,2010.〔2〕郑卫锋,李城镇化与和谐社会,2009.〔3〕刘克梅,城市发展应摒弃“特大崇拜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