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答案·初中音乐

发布时间:2024-06-08 10:06:43浏览次数:15
2021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编)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面旋律的拍号是()A. B. C. D.2.下列哪个曲式结构是回旋曲式()A.ABABAB B.ABACAD....AC.ABCBA D.AA1A2A3A43.下列谱例采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A.倒影 B.变奏 C.模进 D.重复4.下面谱例中第 3 小节运用的是哪个和弦()A.Ⅴ7 B.Ⅴ C.Ⅴ D.Ⅴ25.下面谱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A.室内乐 B.无伴奏合唱C.管弦乐 D.艺术歌曲6.六代乐舞又称“六乐”,是古代雅乐的典范,其中歌颂大禹治水的乐舞是()A.《云门》 B.《咸池》 C.《大夏》 D.《大濩》7.下面谱例出自吕其明的哪部作品()A.《旗正飘飘》 B.《红旗颂》 C.《雨花祭》 D.《祖国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视唱、探究等方法,熟悉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与“换头合尾”。3.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鱼咬尾”这一民族音乐旋律发展手法并体会民族调式的风格,了解“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简单了解“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2.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春江月夜恬静优美的意境。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欣赏了二胡独奏曲。那么我们想想把所有的民族乐器放在一起合奏是不是别有特色?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展示民族乐器的图片和民族管弦乐队的位置图,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民族管弦乐队)通过大屏幕的图片以及题目,大家能联想到什么?请欣赏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一首有标题的音乐作品,你能通过标题想象一下它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学生:春天、江水、花朵、月亮。教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张若虚,他用诗的语言描写过春天、江水、花朵和月亮。(板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今天我们来探讨民族器乐是如何来描绘这些情景的?【设计意图】用歌曲音频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要素及音乐的表现形式。(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演唱版,学生聆听,并设置问题“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教师总结:歌曲旋律优美,给人以宁静悠远、舒适缥缈的感觉。2.复听歌曲。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设置问题:歌曲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乐曲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续写离别相思之苦。3.“鱼咬尾”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乐谱,并提问: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举手发言:每一句的尾音与后一句第一个音一致。教师总结并讲解鱼咬尾的特点。“鱼咬尾”是前一乐句的结束音和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为同一个音或相差八度的音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春江花月夜》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给人以连绵不断的感觉。【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和聆听《春江花月夜》,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等,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为后面的学唱环节打好基础。(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小声哼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教师出示歌词,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3.教师教唱旋律,学生集体学唱旋律部分;4.填词演唱,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旋律的连贯性,感受“鱼咬尾”的创作特点。【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唱歌曲,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意蕴以及“鱼咬尾”的创作特点。(四)拓展延伸教师播放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和西洋交响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学生将二者与演唱版进行对比,说一说学生最喜欢的版本和原因,分享给大家。【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欣赏的方式,在整首作品演唱结束后,顺势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民乐版和西洋乐版与本课学习的声乐版作比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欣赏的版本并介绍给大家,不仅巩固了本课的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思考和辨析,提升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能力。(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春江花月夜》,感受了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也学习并了解了一种歌曲创作手法“鱼咬尾”,希望课下同学们能搜集更多运用“鱼咬尾”创作手法的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下课!五、案例分析题34.【参考答案】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如下:(1)首先,刘老师在接到学校通知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要在家进行线上课后,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歌颂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义务工作者的网络歌曲。刘老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括。刘老师紧贴时事,选择当下热门歌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2)其次,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突出音乐特点”的课程基本理念。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刘老师在选好歌曲之后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这一做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六、课例点评题35.【参考答案】此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中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1)课例中的优点评析如下:①首先,课例中很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材料中教师在带领学生熟悉“国王”、“王后”、“航海”的主题旋律时,每次都引导学生聆听、模唱不同主题的旋律,这一做法符合“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②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音乐与体验音乐,在本课的展开阶段中,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这一做法符合“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课标中指出,在音乐课程中,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材料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三个不同主题旋律的过程中,每次都会询问学生听完乐曲后的感受。这一做法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2)课例中的缺点评析如下:①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有违“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单一,没有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整体把握,也没有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音乐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学生只是一味的聆听音乐和模唱主题片段,教师并没有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该做法有违“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③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的机会,只是在学生聆听、模唱后,自己讲述作品的相关故事。这一做法有违“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 念。改进建议:(1)在感受不同主题旋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次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中的音域、速度等入手理解音乐。(2)展开阶段除了聆听及模唱的教学方法以外,可采用表演或即兴编创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理解音乐内容。(3)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学生分享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8.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首作品()A.《纳西一奇》 B.《翻身的日子》C.《唱支山歌给党听》 D.《黔岭素描》9.竹笛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下面哪首乐曲是梆笛的代表曲目()A.《喜相逢》 B.《姑苏行》 C.《鹧鸪飞》 D.《秋湖月夜》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京剧武场伴奏乐器的是()A. B. C. D.11.下面谱例的旋律出自歌曲《山不转水转》,其旋律取材于哪首民歌()A.《小白菜》 B.《茉莉花》 C.《走西口》 D.《杨柳青》12.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哪首作品()A.冼星海《二月里来》 B.贺绿汀《游击队歌》C.任光《渔光曲》 D.聂耳《码头工人歌》13.下列谱例中的旋律出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它借鉴了哪种民间音乐风格()A.木卡姆 B.花儿 C.长调 D.堆谐14.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这一区域的民间音乐主要采用下列哪种音阶()A.五声音阶 B.大调音阶 C.七声音阶 D.小调音阶15.下面谱例中的节奏是拉丁美洲的哪种民间舞蹈节奏()A.桑巴 B.探戈 C.伦巴 D.恰恰恰16.下列哪位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A.维克斯 B.帕瓦罗蒂 C.多明戈 D.卡雷拉斯 17.下面谱例所示的演奏形式由哪位音乐家所确立()A.C.P.E.巴赫 B.海顿 C.莫扎特 D.贝多芬18.下面谱例出自巴洛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其中旋律下方数字指示的是() 6 7 6 6 7 A.曲式 B.节拍 C.踏板 D.和弦19.缺20.下图是画家莫奈的《睡莲》,下列哪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与它属于同一种艺术风格()A.拉威尔 B.威尔第 C.肖邦 D.比才2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识读乐谱”领域()A.用声音、语言、动作表现节奏B.跟随老师唱出乐谱C.认识常用音乐记号D.用人声模仿自然界的声音22.奥尔夫常把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短语组合在一起进行朗诵教学。这种组合形式称作()A.音乐织体 B.和声基础 C.节奏基石 D.调式色彩23.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根本就是‘数’,美就是数的和谐与比例,例如,音乐的音高、节奏都是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各种不同数量的比例会产生不同的美。”此观点体现了哪种美学观()A.形式主义 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 D.存在主义24.缺 25.“期末到了,王老师请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本学期学过的几首歌曲,按照时代或风格的不同分类把歌曲串烧给大家表演,作为期末成绩。”这属于哪种评价方式()A.客观式测验 B.形成性评价C.口头提问 D.表现性评价.26.下面谱例的指挥图示是()A. B. C. D.27.在欣赏《春节序曲》时,下列哪个活动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A.听音乐,想象秧歌表演的动作B.观看秧歌表演视频C.哼唱主题,模仿秧歌表演D.讨论观看秧歌表演的感受28.下面谱例出自一首混声合唱作品,其中①③声部的缩写是()A.S.与 T. B.A.与 B. C.S.与 A. D.T.与 B.29.如图,定音鼓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30.为了发现音乐与艺术以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老师需要向学生布置一次作业。下列哪种活动符合这一教学主题()A.要求学生自选一个戏曲唱段,模仿学习后在课堂上表演B.要求学生将老师弹奏的单声部旋律用谱子记录下来并模唱C.要求学生排练一首室内乐作品D.要求学生自制简易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31.将下列谱例发展为 8 小节乐段。 要求:(1)运用“重复”的旋律发展手法。(5 分)(2)所写的乐段为上下句乐段。(5 分)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15 分)32.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根据以上材料写出调式调性。(5 分)(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曲式结构图。(10 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5 分)3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春江花月夜》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了解“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 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 2 个课堂提问。(15 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 分)春江花月夜教学提示:鱼咬尾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其特点是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相同,这种形式犹如鱼儿互咬尾巴。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34.案例: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特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后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 分)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5 分)3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课例名称】《大海和辛巴德的船》(选自交响组曲《天方夜谭》)【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大海和辛巴德的船》【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活动,理解作品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2.能够分辨三个主题旋律。(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熟悉“国王”主题旋律。(1)聆听第一个音乐片段。师: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情绪或人物?生:威严、冷酷的人。(2)教师呈现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哼唱主题旋律,并说明此旋律描述的人物形象“国王”。2.熟悉“王后”的主题旋律。(1)聆听第二个音乐片段。师:这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情绪或人物?生:优美、委婉、犹如诉说故事……(2)教师呈现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哼唱主题旋律,并说明此主题描述的人物形象是“王后”。(3)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取材于《天方夜谭》的故事,讲述了苏丹王和舍赫拉查德的故事。3.熟悉“航海”主题旋律。(1)聆听第三个音乐片段。师:这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情绪?生:恐怖的、滔滔海浪……师:这段主题旋律与之前哪条旋律相似?生:旋律来自第一段“国王”主题。师:很好。(2)教师说明该段为“航海”主题,描述王后为国王讲述“航海家辛巴德”的故事,国王沉浸在故事中,仿佛此刻自己置身于大海中。4.聆听全曲描述故事情景。学生根据上述学习的主题,聆听、分析和描述音乐的故事情节,教师最后讲述完整故事。(后略)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本题考查旋律拍号的辨析。根据旋律所示节拍的特点可知,每小节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且被划分为两个音组,每组 3 拍,共 6 拍,故该旋律的拍号为 拍。2.B【解析】本题考查回旋曲式的曲式结构。同一个主题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若干新材料(或原材料的引申演变)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叠部(或称主部),各插入部分依次称为插部一、插部二等。其结构为 A+B+A+C+A+D......A,其中 A 表示的是叠部,B、C、D 等表示的是插部一、插部二、插部三等。故本题选 B。3.D【解析】本题考查旋律发展手法。A 选项倒影是原型中的旋律以某一音为轴作等距离上下翻转,使音乐形成反向翻转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B 选项变奏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C 选项模进即模仿进行,它是将主题模式或某一乐汇、乐节、乐句的形态,在不同的高度上模仿出现,可视为重复手法应用到不同的高度上,故亦称移位重复。D 选项重复分为严格重复和变化重复。严格重复就是将音乐主题或任何已经出现过的旋律(可长可短)紧接着照原样重复。变化重复就是只重复前面旋律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可以是句首、句腹、句尾)进行变化。题干谱例中第三、四小节和第五、六小节只有第一拍稍有变化,其他的音没有变,属于重复的发展手法。故本题选 D。4.A【解析】本题考查和弦的辨析。根据题干谱例可知旋律出自贝多芬的《C 大调第三钢琴奏鸣 曲》的第一乐章。谱例中无调号,主要和弦为 C-E-G 和 G-B-D(-F),分别为 C 大调的主和弦与属和弦,由此可以判断旋律为 C 大调。其中第三小节的和弦为 G-B-D-F,为 C 大调的属七和弦,故本题选 A。5.A【解析】本题考查音乐形式的判断。室内乐又称“重奏音乐”。室内乐的重奏形式按声部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也可以按演奏的乐器种类划分为“弦乐重奏”“木管乐重奏”“铜管乐重奏”等。观察谱例可知,第一行谱例中的谱号及英文分别是高音谱号和小提琴;第二行谱例中的谱号及英文分别是中音谱号和中提琴;第三行谱例中的谱号及英文分别是低音谱号和大提琴。由此判断谱例所属的音乐形式为室内乐。故本题选 A。6.C【解析】本题考查六代乐舞的内容。A 选项《云门》是黄帝时期的乐舞,以云为图腾,祭祀天神;B 选项《咸池》是尧时期的乐舞,以水、鱼为图腾,祭祀地神;C 选项《大夏》是夏代的乐舞,歌颂的是大禹治水的功绩;D 选项《大濩》是商代的乐舞,歌颂的是商汤伐桀的功绩。故本题选 C。7.B【解析】本题考查吕其明的代表作品。通过视唱谱例可知,旋律出自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红旗颂》由吕其明创作于 1965 年春,该旋律是作品中歌颂红旗的主题片段,在国歌主题的引子结束后,弦乐组齐奏出“红旗”主题,这个颂歌般的主题宏伟而宽广,象征了拨云见日,万众一心的气氛。8.C【解析】本题考查旋律辨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题干谱例为朱践耳创作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主题旋律。这首歌歌词简单、质朴,旋律深情、激昂,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建立新中国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故本题选 C。9.A【解析】本题考查乐器梆笛的代表曲目。明清以来,笛子被用于多种戏曲音乐伴奏,渐渐分出梆笛与曲笛两种。梆笛以主要伴奏梆子腔而得名,音域稍高,音色明亮,常用舌上的技巧,富于节奏、装饰音型的变化,善于表现活泼轻快、刚健豪爽的情绪,具有北方音乐的特点。民间艺人冯子存是北方梆笛的主要代表人物,整理、改编和演奏梆笛曲《喜相逢》和《五梆子》,这两首曲目也是梆笛的代表曲目。BCD 三个选项均是曲笛的代表曲目,故排除。10.D【解析】本题考查京剧武场的伴奏乐器。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按乐器的性能,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的伴奏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小锣、铙、钹等。A 选项中的乐器为大锣,B选项中的乐器为小锣,C 选项中的乐器为单皮鼓,三个选项均为京剧武场的伴奏乐器。D 选项为非洲鼓,不属于京剧武场的伴奏乐器,故排除。11.A【解析】本题考查歌曲所运用的题材。歌曲《山不转水转》本为 1991 年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由张黎词、刘青曲、那英演唱,曾在 20 世纪 90 年代传唱一时。歌曲运用了民歌《小白菜》的基础音调,并在《小白菜》音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奏,节奏变得更为紧密,旋律层次也更加丰富,将原先质朴、沉闷的风格变得活泼生动。12.D【解析】本题考查作曲家及旋律辨析。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谱例选自聂耳的《码头工人歌》。一九三四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聂耳和田汉合作创作了小型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的压迫和劳役,表现了码头工人的觉醒,起来进行反抗和斗争,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顽强不屈的形象。13.C【解析】本题考查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创作风格。《草原小姐妹》是根据蒙古族儿童龙梅、玉荣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创作的,由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和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创作。题干谱例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乐章《草原放牧》的片段,《草原放牧》采用了长调的创作风格,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14.A【解析】本题考查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总的来说,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在东亚普遍存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故本题选 A。15.D【解析】本题考查恰恰舞的典型节奏。恰恰恰是古巴的一种舞蹈,音乐的节拍通常为 拍,恰恰舞的基本舞步有 5 步,步伐节奏为慢、慢、快、快、慢,慢步一拍一步,快步一拍二步。步法和音乐的关系是第一步踏在舞曲每小节的第 2 拍,第 5 步踏在舞曲下一小节的第 1 拍。题干谱例为 拍,前三拍为四分音符,第四拍节奏密集,符合恰恰舞的典型节奏型。 选项 A,桑巴的音乐特点是 拍,音符短促的滚动节奏,重音在第二拍。选项 B,探戈的音乐特点是 拍的哈巴涅拉的摇曳节奏,切分音是其独特而鲜明的特征。选项 C,伦巴被称为爱情之舞,是拉丁舞项目之一,舞曲节奏为 拍。伦巴舞每小节有 3 步,第 2 拍和第 3 拍各走一步,第 4 拍和第 1 拍共走一步,音乐重拍是第 1 拍。16.B【解析】本题考查著名歌唱家的国籍。A 选项维克斯是加拿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B 选项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C 选项多明戈是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D 选项卡雷拉斯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他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合称为“世界三大男高音”。四个选项中只有帕瓦罗蒂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故本题选 B。17.B【解析】本题考查海顿的相关知识。根据谱例可知,该谱例第一行为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二行为第二小提琴演奏,第三行为中提琴演奏,第四行为大提琴演奏,由此可知其所示的演奏形式为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重奏形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编制形式。确立了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的是作曲家海顿,他也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18.D【解析】本题考查巴洛克时期的记谱法。根据题干谱例可知,该旋律出自科雷利的《f 小调三重奏鸣曲》(作品 3 之 9),旋律下方的数字与符号为通奏低音。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另有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的高声部,而两者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数字,对需要演奏的和弦加以指示,由演奏者用键盘乐器和其他演奏和弦的乐器即兴演奏。故本题选 D。19.缺20.A【解析】本题考查印象主义时期作曲家拉威尔的相关知识。莫奈为法国印象派画家。西方主要音乐流派中的印象派音乐,指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现代音乐流派。它渊源于法国印象主义绘画。主张表达艺术家瞬息间的印象,以表现色彩为主,重视音乐对于意境的描绘,表现自然界光和色的变化,追求朦胧飘缈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和拉威尔。B 选项威尔第是 19 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C 选项肖邦是 19 世纪波兰浪漫主义作曲家;D 选项比才是 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曲家。21.D【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识读乐谱”领域。其中 1~2年级学段为“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 年级学段为“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7~9 年级学段为“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选项不符合题意。22.C【解析】本题考查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节奏法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从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他一开始由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入手,让儿童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从童谣中提炼出简单的节奏型,作为“节奏基石”。故本题选 C。23.A【解析】本题考查毕达哥拉斯的音乐思想体现的美学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他们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现声音的质的差别(如长短、高低、轻重等)都是由发音体方面数量的差别所决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思想,故本题选 A。24.缺25.D【解析】本题考查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与生活或现实情境相似的真实性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策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展现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描述符合表现性评价的内容,故本题选 D。 26.B【解析】本题考查旋律拍子的辨析。根据题干谱例可知,该曲是由王立平作词作曲,原为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曲。歌曲将大海、故乡和母亲三个意象巧妙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以海员为代表的军人和游子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以及为之奉献的精神。其为 拍的旋律,对应的指挥图示为 B 选项。27.C【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内容。根据题干可知只有 C 选项中“哼唱主题模仿秧歌表演”强调了题干中所述“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A、B、D 三个选项均停留在“聆听”“想象”“观看”“说说”等欣赏与感受层面,都缺少具体的“体验与实践”活动。故本题选 C。28.A【解析】本题考查王洛宾《青春舞曲》的赏析。视唱谱例可知该曲为王洛宾创作的《青春舞曲》的旋律片段。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女高音声部 Soprano,缩写为 S.;女低音声部 Alto,缩写为 A.;男高音声部 Tenor,缩写为 T.;男低音声部 Basso,缩写为 B.。题干中的①③声部分别代表的是女高音声部 S.、男高音声部 T.。故本题选 A 选项。29.C【解析】本题考查管弦乐队中定音鼓所在的位置。题图中①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所在位置;②为低音提琴所在位置;③为定音鼓所在位置;④为单簧管和大管所在位置。故本题选 C。30.D【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相关内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D选项体现了音乐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的关系,ABC 三个选项均是音乐学科的内容。因此答案选 D 选项。二、音乐编创题31.【参考答案】三、音乐作品分析题32.【参考答案】(1)视唱并观察谱例,可知该旋律为 C 自然大调。(2)通过视唱旋律可知该曲为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的第一段,曲式结构名称为带再现的一段体结构。曲式结构图如下:a b b14 4 5四、教学设计题33.【参考设计】一、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原曲是琵琶文曲代表作品之一,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的《今乐考证》。1923 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其改编为丝竹合奏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至今沿用此名。乐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八次变奏及尾声构成,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变奏曲。乐曲第一段是引子及主题呈示部分,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抒情、优美,婉转如歌,描绘出夕阳西下、泛舟江上,游船箫鼓齐鸣的动人情景。第二段至第九段进入主题变奏部分,作“换头合尾”式的变奏,即变奏的部分集中在每个乐段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基本相同。这样,既有变化对比,又有重复统一,不断推动音乐向前发展。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典名曲的欣赏,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