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青年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0 17:07:05浏览次数:49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青年学【0321】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述题(共 5 题,10 分/题,共 50 分)1.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有哪些?答: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青年 ,从而揭示出的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系统的理论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严整世界观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认识、研究青年的理论指南,培养、教育青年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为: 第一,指导科学地认识和研究青年; 第二,指导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青年问题;第三,指导科学地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青年的影响。2.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发展特征?答: 一是发展内容丰富。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青年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一是认知、智能方面的发展,一是个性、人格方面的发展。二是内部矛盾激烈。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矛盾动荡性,社会性进一步增加等特征。三是心理过程自律。青年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展开心理上新旧反映之间的斗争,进而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自律性“的特点。3.青年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答: 通常而言,青年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社会实践。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抓好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三大环节。学校是青年社会化的正式组织,是青年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师德师风等建设,建构课堂互动、课外交往中的青年社会化模式。同辈群体是以感情、兴趣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青年社会组织,对青年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大众传媒包括广播、影视、网络、通信、报刊、书籍等,已经渗透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有必要努力完善大众传媒体系,控制信息内容、创新传媒方式等,促进正能量的弘扬与传播。青年的社会化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是区分青年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准。4.青年文化具有哪些特征?答: 第一,年文化的延续性;第二,青年文化的反抗性;第三,青年文化的多元性;第四,青年文化的层次性;第五,青年文化的超前性;第六,青年文化的变动性。5.青年发展内容有哪些构成?答: 青年发展的内容由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构成。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是指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上升前进的变化状态和过程。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青年世界观、青年人生观、青年法纪观、青年政治观等。青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是指青年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加知识积累、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娴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青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要求青年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动,使学习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自觉行为,不断追求真知,提高能力。青年身心素质的发展,是指青年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逐步形成的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的变化状态和过程。主要包括:青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和青年心理素质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作用? 答: 一、革命时期的先锋队作用青年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对旧的落后思想意识反应敏锐,深恶痛绝。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最乐于倡导各种新思想、新事物,最愿意变革。在革命运动中,青年总是站在斗争的前列,起着先锋队的作用。青年运动在革命时期的先锋队作用主要表现为: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中国青年运动是同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富有热情,乐于与人交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强烈追求真理,有条件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是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热情传播者和支持者,是社会改革的最积极的拥护者,是革新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青年是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最积极拥护者,是生力军。青年运动对于促使旧的生产关系解体,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加速反动统治的灭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建设时期的突击队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运动以改革、完善社会,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为主要目标。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在保家卫国、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等各项重大活动中发挥着突击队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青年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孕育崇高的突击队精神。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业历程中,铸就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年突击队精神,这就是“艰苦创业,崇尚实干;善于学习,锐意创新;拼搏奉献,争创一流”。三、改革时期的创新队作用- 1 -
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青年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为自身利益实现,积极参与社会、改造社会,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中,在对外开放、特区建设中,在实施科教兴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起着创新队的作用。促进社会观念的更新。青年运动接触面广,内容深刻,影响面大,一旦兴起就声势浩大,很容易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迅速扩散,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激起人们对传统观念的深刻反思,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培养输送大批创新人才。青年运动把成千上万的青年通过实践推向社会舞台,经受风雨的吹打,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促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以上是从积极意义上讨论了青年运动的社会作用。从另一方面看,青年运动亦有消极的一面。由于青年的某些弱点,会使青年运动走向反面或倒退,给社会发展造成挫折或失误。因此,应积极引导青年运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等。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表现,青年运动是整个人民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未来发展趋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政治运动色彩弱化。青年运动将以文化、思想、改革等运动为重要形式,青年不仅关心改革、参与民主,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学习、思想解放,重视对传统的革新。追求实现自身权益最大化。青年运动将在为实现自身权益,争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方面而发展。表现方式日趋建设化。青年运动是要促进和完善现在的社会制度,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自身的权益。更加开放多元发展化。当代中国青年运动顺应世界青年发展的要求,逐步打破封闭善,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态势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形成多元共存、多元共处的局面。三、论述题(2 小题选做 1 题,共 20 分)1.结合实际谈一谈青年教育的方法论要求?答:青年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说,有多少影响着青年精神世界的渠道,就有多少教育青年的方法,并且教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一般意义上讲,青年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一是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理论学习法,就是因疑解惑,通过阐述基本概念、观点、思想、理论去说服人和教育人的方法。二是实践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就是通过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和新知、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锻炼体魄和心声的教育方法。三是文化涵育法。文化涵育法,就是利用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氛围对青年实施影响和教育的方法。四是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即引导青年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工作实际,严格解剖自己,克服缺点错误,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逐步达到自我完善,成为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人的方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