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3]《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西南大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9 09:09:54浏览次数:26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课程名称【编号】: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095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论述题(共 5 小题,任选 2 小题作答,每小题 50 分,共 100 分)。二、直流串励电动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1.电枢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部分,由铁心、绕组、换向器和电枢轴组成。(1)电枢铁心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压装在电枢轴上。(2)电枢绕组一般都采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裸体铜线绕制而成,电枢绕组嵌在硅钢片的槽中。为了防止裸铜线绕组间短路,在铜线与铜线之间、铜线与铁心之间,用绝缘纸隔开。电枢绕组各线圈的端头均焊接在换向器上。(3)换向器的作用是连接磁场绕组、电枢绕组和电源,并保证电枢产生的电磁力矩方向不变。由铜片和云母片相间叠压而成,压装在电枢轴上。(4)电枢轴除了安装铁心和换向器外,还制有螺旋槽或花键槽,以便安装传动装置,电枢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起动机前后端盖上。2.磁极磁极用来产生电动机运转所必需的磁场,它由铁心和磁场绕组并通过外壳组成(1)铁心用低碳钢制成,并用螺钉固定在电动机外壳上,通过外壳构成磁回路。(2)磁场绕组套装在每个磁极铁心上,它通常也是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裸体铜线绕制,匝间用绝缘纸绝缘,外部用玻璃纤维带包扎。(3)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常见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4 个绕组相互串联,一种是 4 个绕组两串两并。(4)磁场绕组一端接在外壳的绝缘接线柱上,另一端与两个非搭铁电刷相连。3.电刷电刷与电刷架的作用是将电流引入电动机。电刷一般用铜粉和石墨粉压制而成,以减小电阻同时增加耐磨性。电刷装在电刷架中,借弹簧压力紧压在换向器上。三、简述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答: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 4-1 所示,它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1.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标称电压为 12V,其作用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2.点火线圈功用是将 12V 的低压电转变为 15~25kV 的高压电。3.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组成。(1)断电器由触点副和凸轮组成(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等),其功用是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当触点闭合时,一次绕组中有电流流过,当凸轮旋转使凸角顶开触点时- 1 - 初级电路便被切断。(2)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分电器盖上有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同的旁电极。当分火头旋转时,它上面的导电片依次和旁电极接通,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分别传到各缸火花塞。(3)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触点间的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提高二次电压。(4)点火提前机构由离心点火提前机构和真空点火提前机构组成,当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4.火花塞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并在其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5.附加电阻作用是改善点火特性和起动性能。6.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等的通断。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轴连同凸轮一起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凸轮转动时,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当触点闭合时,接通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当触点分开时,切断初级绕组的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当火花塞的电极间隙被击穿时,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在点火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当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流过初级绕组的电流称为初级电流 i1,其电路是: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开关”接线柱→附加电阻→“开关”接线柱→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接线柱→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此时初级电流 i1 增长,但由于初级绕组中产生了一个与初级电流方向相反的自感电动势,它阻碍初级电流的迅速增长,使初级电流 i1 按指数规律增长。2.触点分开,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当断电器凸轮转过一定角度后,便将触点顶开,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 i1 迅速下降到零,它所形成的磁场也迅速消失,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都产生感应电动势。初级绕组匝数少,产生 200-300V 的自感电动势,次级绕组由于匝数多,产生的互感电动势高达 15-20KV。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在触点分开时,将作用在触点之间,并击穿触点间隙形成火花,使初级电流 i1 通过触点间的火花放电而继续形成通路。初级电流 i1 不能迅速断流,就会造成铁心中磁场的下降速率减小而使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动势降低。此外,触点间的火花会很快烧蚀触点,使点火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在断电器触点之间并联一个电容 C1,使触点分开瞬间,初级绕组中的自感电动势迅速向电容 C1充电,减小触点火花,提高了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动势。同时,次级绕组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将向分布在次级电路中的分布电容 C2 充电。分布电容 C2 是分布在高压导线与高压导线之间、高压导线与机体之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电容,相当于在次级绕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3.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2 - 当增长的次级电压达到火花塞的击穿电压时,就使火花塞电极间隙击穿而形成电火花,使次级电流 i2 迅速增加,次级电压急剧下降。-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