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888]《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8 09:07:08浏览次数:47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动物医学 课程名称【编号】: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0888】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问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100 分) 1. 市场检疫监督的要求包括哪些内容?答:市场检疫监督的要求如下:1、要有检疫证明进入交易市场出售的家畜和畜禽产品,畜主或货主必须持有检疫证明、预防注射证明,接受市场管理人员和检疫人员的验证检查。无证不行进入市场。当地农牧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无证不行进入市场。当地农牧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家畜出售前,必须经当地农牧部门的畜禽防检机构或其委托的单位,按规定的检疫对象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凡无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者,由动物检疫人员补检、补注、重检,并补发证明后才可进行交易。凡出售的肉,出售者必须凭有效期内的检疫合格证明和胴体加盖的合格验讫印间上市,凡无证、无章者不准出售。2、市场上禁止出售下列动物、动物产品(1)封锁疫点、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2)疫点、疫区内易感染的动物。(3)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4)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其产品。(5)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6)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或污秽不洁、混有异物和其他感官性状不良的肉类及其他动物产品。3、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易凡进行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在有关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尤其是农村集市上活畜的交易 。交易市场在交易前、交易后要进行清扫、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粪便、垫草、污物要采取堆积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止疫源扩散。4、建立检疫检验报告制度任何市场检疫监督,都要建立检疫检验报告制度,按期向辖区内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检疫情况。5、检疫人员要坚守岗位市场检疫监督,对检疫员除着装整洁等基本要求外,必须坚守岗位,秉公执法,不漏检。2. 动物防疫法中疫病的分类原则是什么?答:《动物防疫法》是以“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作为动物疫病的分类标准,符合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的实际情况。本法依据分类标准,将动物疫病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 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动物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3. 运输检疫有何意义?答:运输检疫的查证验物工作可促进产地检疫的开展,也可防止因运输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由于运输过程中,动物相对集中,互相接触感染疫病的机会增多。同时,由饲养地转变为运输,动物的生活条件突然改变,一些应激因素造成抗病能力减弱,极易暴发疫病。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能把疫病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因此,做好运输检疫工作对防止动物疫病远距离传播,促时产地检疫开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4. 动物检疫处理工作中,针对传染源的处理措施有哪些?答:在动物检疫处理工作中对传染源的处理措施包括(1)调查疫情;(2)报告疫情;(3)检疫隔离;(4)封锁疫点疫区;(5)淘汰病畜禽;(6)治疗病畜禽;(7)合理处理尸体。5. 哪些措施属于进境检疫的处理措施?答:隔离期满后,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应根据现场检疫、隔离检疫和实验室检疫的结果签证放行或实施检疫处理,未发现检疫对象的,按下列原则处理:(1)进口或过境的动物或动物产品,在入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检验后,签发《检疫放行通知单》或加盖“检疫放行章”放行。(2)由国外寄入的邮包在包裹上加盖“检疫放行章”或签发《检疫放行通知单》放行。入境旅客携带的动物或动物产品,随检随放。发现检疫对象的,按下列原则处理:(1)感染有国外明确规定的检疫对象和应检疫病的动物不准进口。(2)发现检疫对象以外的疾病,应将检疫结果通知报检人,由货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发现检疫对象和应检疫病的进口动物,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报检人按规定处理。患严重传染病的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全部退回或限期扑杀,并销毁尸体。患一般传染病的动物,作扑杀处理或退回,同群动物采取有效防疫措施后,运往指定的饲养场由当地农牧部门监督货主隔离饲养并负责检疫。(4)进口动物产品经检没发现有检疫对象或应检疫病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并监督报检人按下列原则处理:A. 对能达到彻底消毒的产品,在消毒后放行。B. 对无法有效消毒的产品,作整批退回或销毁处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