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郴州配送中心车辆成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02 11:09:15浏览次数:47关于湖南郴州配送中心车辆成本分析 摘要: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道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但是有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眼前的营运收入,轻视运输成本的核算;只注重新型车辆的使用,轻视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否则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本文从湖南郴州配送中心概况入手,进一步对成立成本目标成本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几点控制车辆成本的建议,以期能对公司的车辆成本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车辆,运营,管理,成本,分析对专业汽车运输企业而言,车辆是实现运输生产的装备。因此,要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提高车辆的完好率,确保出车率和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加强车辆运营管理,减少尾气排放和避免车辆的早期磨损及异常损坏,降低维修成本这关系到企业能否安全生产、增产节支,是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1 配送中心基本情况1.1 员工构成2012 年截止 1 季度,员工共计 31 人。其中管理人员 5 人,(原有职工 2 人;大学生2 人;子女工 1 人);社聘驾驶员 21 人,后勤 3 人,修理工 2 人。1.2 运力构成现有营运车辆 15 台,营运实载车吨 261 车吨,其中:东风 18 吨车辆 2 台,总吨位36 吨;欧曼 16 吨车辆 2 台,总吨位 32 车吨;东风 19 吨车辆 6 台,总吨位 114 车吨;欧曼 20 吨车辆 1 台;总吨位 20 吨;欧曼 22 吨车辆 2 台,总吨位 44 吨,小额配送车 3台,总吨位 15 吨。1.2 市场基本情况郴州销售分公司所辖油库 1 座油库为广东 353 油库,该库 0#、93#资源相对稳定,97#主要出自衡阳油库和湘潭油库。加油站 42 座,目前配送的加油站 40 座(大华、中南长旺加油站停业)。2012 年上半年配送量 3.96 万吨;平均运距为 146 公里。由于郴州配送中心将 3 台 11 吨车辆进行停驶,基本上就停止了外销机构用户的配送。1.3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货运量(万吨)与 全 年 货 运 量 相比(万吨)计划 实际 相比% 年计划 相比%合计4.50 3.96 88.08 9.00 44.04东 风11T0.11 0.05 51.28 0.42 12.82欧 曼16T0.82 0.66 80.30 2.15 30.75东 风18T0.57 0.49 86.81 1.03 48.16东 风19T1.91 1.76 92.40 3.71 47.47欧 曼0.37 0.41 112.56 0.56 72.87
20T欧 曼22T0.73 0.58 79.59 1.13 51.512012 年上半年完成货运量 3.96 万吨,货物周转量 578.72 万吨公里,实现经营收入410.94 万元,运行频次 1.20 次,平均运距是 146 公里,里程利用率是 49.64%,吨位利用率 113.5,利润-18.48 万元。2012 年二季度货运量完成 2 万吨,相比计划减少 0.25 万吨,相差 11.11%,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今年全国经济下行,社会成品油需求降低,加油站销量低。2.二季度油品价格高,影响了成品油的需求。2 目标成本构成分析在运输车辆总成本是由周转量、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构成。变动成本的性质就其成本总量来说,是随行驶里程或周转量增、减而增减的成本。但在单位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不随行驶里程或周转量的变动而变动。2.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性质就其成本总额来看是不随行驶里程或周转量增加或减少的成本。但本单位本公里成本或单位吨公里成本中包括的固定成本份额却随行驶里程和完成周转量成相反方向变化。完成车公里或吨公里越多,该项费用在单位成本可占的比重越少。否则该成本车公里或吨公里越少,则该费用在单位成本中可占的比重越大。生产量超过生产设备的最高生产能力或企业原有的管理能力量,企业耍继续扩大生产,固定成本就要有较大的增加,而适应新的生产规模后、又保持相对的稳定。在固定成本增加时,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要相应增加直立固定成本增加到最大限度时,固定成本的绝对数都会比在固定成本提高前的限界点逐步上升。待固定成本保持相对稳定后单位成本又渐趋下降。2.2 车辆构成变化与运输周转量的关系车辆是运输企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由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牌、不同吨位、不同结构的车辆组成。车辆构成的关系发生变化,对运输产量、成本会产生影响。车辆构成变化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全部车辆中不同吨位、不同燃料剂、不同类型、不同厂牌车辆间相互比例,各种技术等级车辆间的相互比例所发生的变化对周转量的影响。车辆效量变化构成了对周转量的影响因素是平均吨位,车吨产量及车辆平均敷,其中平均车数是受各种车辆增、减的数量和时间变化所影响的。其中包括增加计划外车辆的平均车数和减少计划外各种车辆平均车数。同时也与增加、减少计划外车辆数与其参加的营运车日有关。车辆平均技术等级变化时也对周转量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各技术等级车辆平均总吨位占全部车辆平均总吨位的比例大小也是对周转量的增减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各技术等级车辆等级越高占全部车辆平均吨位越大周转量就越多。2.3 车辆构成与目标成本关系产量变化后的成本增加或降低率是由固定成本占计划总额中的比重大小而变化。其中单位成本变化率和生产量完成率也相互影响。固定成本在成本总额中比重越大、产量变化后使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份额相差愈大,因而产量变化对成本影响幅度相差也愈大。当产量完成计划时,成本变化率为零。产量超额完成计划时,成本变化率为负值:从而表示产量变化影响成本降低、否则影响成本升高。因产量增加后固定成本份额随产量提高而降低。3 车辆配置与目标管理应考虑的因素车辆增减要考虑到固定资产的增加时企业在一定时期固定成本的增长到极点的情况下,
企业本身所承担的支付费用和自有资金、资金贷款的偿还能力和期限,应当是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周转运行。否则将使企业滑到破产的边缘。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技术管理能力和企业现有场地条件及本地区运输路面条件的可行性,同时对运输车辆与运输机械配套使用经济里程,运输里程的合理规化。要考虑到本地区运输量的区域,分配情况和增长趋势及是否有足够的运量。要考虑到购进车辆所需的附属设备、配件供应储备和本企业库房能源筹条件。在目标管理分解项目中,单车完好率的高低、标明了管理好坏的程度、车辆完好率的高低是影响周转量的核心主要技术指标,是保持车辆参加营运日历数的可靠保证,是生产力发挥潜在力量的根本,是反映运输车辆营运周转量增减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在市场竟争中,能否生存的最重要技术指标,而周转量的多少是企业,目标经营管理水平好坏的标志。4 车辆成本控制途径4.1 强化责任管理要搞好单车成本的控制,首先要解决职责分工问题,根据不同运输单位、不同车辆管理状况,明确对应的职责和分工。单车责任管理,主要是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两大部分,技术方面,运输单位主要包括专业机动部门和本单的机动安全实施负责。成本管理的主要部门是财务和班组,同时,成本管理的核心也是技术管理,是生产管理在经营领域的延伸另外,单车成本管理的分工协作方面,既赋予一定的权限,又要规定各自承担的责任,并与物质利益挂钩,做到奖惩分明,运用经济手段做好成本控制,为单车成本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单车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规范运输车辆的核算程序和不同车辆(类型)成本项目构成的差异等。4.2 优化技术,规范流程单车成本控制,重点是抓好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各项定额,健全原始记录,是搞好单车成本控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它们与成本的关系尤为密切。车辆出勤记录不准确,原始记录就不实,成本核算就失去了可靠的依据;没有定额,就无从考核与对比分析。4.2.1 建立车辆明细档案管理车辆建档。车辆进入企业后,首先由设备管理人员按车型、车辆自编号建立档案,注明车辆名称、车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投产日期、原值、折旧方法、折旧率等。车辆购建后投入使用要记录行驶公里数,保养维护时间、内容、责任人。车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其维修、大修技术改造都要进行文件化管理。4.2.2 单车成本生产控制根据车辆维修档案记录、车辆的新旧程度、行驶的公里数以及运行状况,首先对每台车制定修理费支出限额,根据每台车的修理费支出限额,进行严格的考核;其次是做好车辆的正常保养工作,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以避免配件的非正常损坏;再次是车辆的故障因人为因素造成,其发生的修理费应有责任人承担;最后要严格的控制车辆的外出修理,加大内部修理的工作量,对车辆的修理要实行层层把关,特别是车辆的外修更是如此。对于修理的车辆首先要通过机动部门的认真检查,并确定修理范围,然后由单位主管领导签字认可方能修理。对于没能得到机动部门同意,擅自出修所发生的修理费,财务部门不予受理。制定单车材料消耗定额,加大单车材料核算考核力度,严格执行材料的收发制度,大搞修旧利废,采取各种成本挖潜措施。根据百公里耗油标准,核定单车燃油定额,加大单车燃料核算考核力度,消除燃料流失的现象。鼓励职工搞小改小革,对在小改小革中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4.2.3 成本控制效益评价通过推行指标分解、否决,增强了广大职工对单车成本控制工作的认识,改变了那种认为“管理是领导的事”“算账是财务的事”的观念,职工由管理的对象变为管理的主人
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普遍增强。在成本管理大讨论中,既踊跃献计献策,又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在材料使用方面以旧代新,以修代新的多了,在车辆修理方面,司机能修的不到队上修,队上能修的不到队外修,从大到几万元的修理费小到 2 元钱的保险管都是斤斤计较,应省尽省、应得尽得。4.2.4 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在我公司 12 年上半年运输成本中,运行材料(燃油、润滑材料、轮胎)的消耗占很大比重,在实行了费税改革后,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 40%左右,其中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约占 25%~30%,润滑材料的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 1%~3%,轮胎消耗约占 10%~15%。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降低燃润料、轮胎等运输材料费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汽车的性能和汽车的使用是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节油的技术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与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节约燃油的根本。无论是节能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节油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油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驾驶和改善管理工作来实现。合理使用润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材料本身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功率消耗,降低燃料消耗,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3)轮胎的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使用轮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行驶阻力,减少油耗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轮胎的全面管理;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考核轮胎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情况。9.参考文献[1] 刘锐主编 ,汤定国主审《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年 9 月.[2] 吴再加《车辆技术管理对综合成本的影响》.交通企业管理,2009 年第 1 期.[3] 盛世康龙 《怎样做好车辆成本费用管理》.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1 年 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