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东阿阿胶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5 09:06:47浏览次数:47
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东阿阿胶为例一、东阿阿胶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一)东阿阿胶集团简介1990 年前后,东阿阿胶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信誉。为了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困境,东阿阿胶先后兼并了几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集团总结了阿胶人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提出了“上下一条心,老少一家人,全厂一盘棋,奋力攀高峰”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在东阿阿胶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阿胶人在这种企业精神的感召下,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加班加点,为集团的早期创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些甚至与当时的有些观念严重相背,“一条心、一家人、一盘棋”的企业精神对广大员工来讲,其本身应该具有的功能如凝聚、导向、激励、控制和辐射功能根本就无从谈起,以至于在这种企业精神的长期影响下,面对更多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各种工作很难协调,工作停滞不前,因此,这种企业精神己经严重影响了阿胶事业的发展。(二)东阿阿胶集团企业文化的现状1.文化建设过多重视表面现象,缺乏实质内涵东阿阿胶在塑造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忽略了其内涵。过于频繁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唱歌、跳舞、,没有注重活动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东阿阿胶对企业文化建设以各种方式进行了宣传,提出了“质量第一”、“技术至上”等口号,但却没有相 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像样的研究开发机构来支持,我们只能说这些活动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本身。2.轻视学习,观念落后学习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木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东阿阿胶员工干部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相比,缺少学习机会,在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这样,经营管理知识少,致使信心不足,决策管理能力不适应新变化。不重视学习就会形成认识落后、行为低效的恶性循环,企业应在这方面多做些努力。3.企业文化的层次偏低民营企业文化层次的高低是由企业文化的类型决定的。从我国近些年的情况看,民营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家族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这四种类型。企业文化依照其对物质生产力推动程度的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最低层次、次低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四等。目前安仁热电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产生的文化力不强,对物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较弱,只有转变到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并最终达到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后,才能使民营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 ,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力,为企业的持久、快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二、东阿阿胶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企业精神方面在当代企业,必须把人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企业只有持续地以人为本,不断地创造解 决人的需要,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益。长期以来,企业只是简单地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人们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而在此同时,却不考虑每个人的需要,致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仅仅是流于形式,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实行以人为本的结合,已成为企业精神文化塑造的一个新任务。(二) 企业制度方面阿胶集团组织机构长期以来采用直线职能式,这在企业发展规模尚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是适合的,职能部门能直接指导生产部门的工作,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能够很好的协调工作,在阿胶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职能部门的职能越来越多,他们就缺少与生产部门的衔接,以至于工作出现了很多脱节。如今企业己发展成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单单靠这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就很难保证工作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的新的组织机构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单单靠领导者个人的思维已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必须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力度和范围。三、东阿阿胶集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注重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坚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广阔的文化复合体,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物质文化为例,它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东西,往往能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因而似乎最容易取得实效。 近些年来,随着 CIS 在我国一些企业的导人,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用统一的标识、符号、色彩等物质文化对企业进行“包装”,以使企业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光进行“外包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使企业做到“形神兼备”。(二)在共性中突出个性企业文化无疑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本观念、服务观念等等。但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更主要是体现在它们的个性例如,“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实践,应当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日本的大荣百货以“让利顾客”实现以人为本,索尼以“先锋精和”实现以人为本,本田以“年轻人优先”实现以人为本,松下以“产业报国”实现以人为本,西武以“关怀人”实现以人为本,东芝以“勇猛经营”实现以人为本。同样是以人为本,但是企业的特殊性不同,企业强调的侧面也不同。实践证明,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往往都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构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三) 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存在着不少问题并陷入一些误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当多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短期行为,并投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能够有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资产投资。这种无形资产投资的特点是:投入决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 、长期的投入,才能逐渐培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投入的回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一次完成,而是有滞后 、不断回收的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树立企业文化的战略意识。 (四)培养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事实证明,只有企业家具备了较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管理水平和胆识风度,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强大的推动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判断力、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培养他们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创新以及认真实干而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当今国内外市场瞬息万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种态势决定了任何一个企业已经创造的高新技术、一流产品、高市场占有率和独有的优势都不会是永恒不变的,而困难和压力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创造和保持领先地位,就需要强化忧患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过,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永不满足地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当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命运和灵魂,它就无往而不胜。五、结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之魂。当前,企业竞争已进入多元战略时代,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有优秀的业绩,更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来支撑。重视企业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成为企业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1〕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 月第 1 版. 〔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年 9 月.第 40—47 页.〔3〕王瑞祥.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明,2014 年第 9 期:第14—20 页.〔4〕赵文明.中外企业文化经典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年 6 月第 1 版.第 6 页.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3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