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4]《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西南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5 09:09:05浏览次数:39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园林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0674】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问答题:任选 3 题作答。1、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地基有哪些类型?(20 分)答:1、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2、基础的作用和地基土的分类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处在建筑物地面以下,属于隐蔽工程。基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基础极为重要。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2、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20 分)答:(1)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一般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 、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就称为刚性材料。常用的有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基底宽 B 一般大于上部墙宽,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度。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允许范围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 α 表示。砖、石基础- 1 -
的刚性角控制在(1:1.25)~(1:1.50)(26o~33o)以内,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控制在 1:1(45o)以内。(2)非刚性基础。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 B 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做基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这样很不经济。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1)刚性基础的特点: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较低。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基底宽 B 一般大于上部墙宽,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度,受刚性角的限制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形民用建筑。 刚性角: 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2)柔性基础的特点: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大放角:砖基础的逐步放阶形式称为大放角。作用:增加基础底面的宽度,使上部荷载能均匀的传到地基上。3、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20 分)答:1、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按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纵墙和横墙。对于一片墙来说,窗与窗之间和窗与门之间的称为窗间墙,窗台下面的墙称为窗下墙2、按墙体受力状况分类在混合结构建筑中,按墙体受力方式分为两种: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自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至基础;二是隔墙,起分隔房间的作用,不承受外来荷载,并把自身重量传给梁或楼板。框架结构中的墙称框架填充墙。3、按墙体构造和施工方式分类(1)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墙,如空斗砖墙、空心砌块墙等。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 2 -
例如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其中混凝土起承重作用,加气混凝土起保温隔热作用。(2)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板筑墙是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例如现浇混凝土墙等。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墙等。二、综合题:必做题。6、某多层建筑,层高 3000,楼梯间开间 3300,进深 6000,梯间墙厚 240,试确定:(注意:列出计算过程和依据。)(40 分)(1)、踏步高 h,宽 b,梯段长 L,宽 B,梯井宽 C,平台宽 D1,D2。(2)、试画出第二层楼梯间平面,标明各尺寸。比例 1:100。(3)、试画出整体的楼梯剖面,比例 1:100。解:采用平行双跑楼梯的方式:步骤(1)根据建筑物性质选择踏步尺寸,计算踏步数;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初步确定踏步宽 b 和踏步高 h(注意:b≮bmin,h≯hmax,bmin 和 hmax 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建筑是办公楼,所以踏步高 h 的范围 140~160,选择 150mm、踏步宽 b 的范围 280~340,选择 300mm,层高 3 米,故 H=3000mm。踏步数:N=H/h=3000/150=20 步故每段楼梯为 10 步。确定踏步级数时,调整踏步高和踏步宽 b,用层高 H 除以踏步高 h,得踏步级数 n≈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 h(h≈H/n),用公式 b+h=450(mm),或 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 b。(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 a 和梯井宽度 C。 开间 3000mm,净开间 3000--240=2760m梯井宽度 C 的范围为 60—300,选 300mm段宽度 a=(2760—300)/2=1230mm(3)计算楼梯长 L 及楼层平台、中间平台宽度 D1,D2。净进深 B=进深 5400—240=5160m梯长 L=(N/2--1)b=9*300=2700mm平台宽度 D1+D2=净进深 B--梯长 L=5169—2700=2460mmD1=1230mm,D2=1230mmD1,D2 均应该大于等于段宽度 a,满足要求。- 3 -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 2m 的要求。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5)将(1)、(2)、(3)、(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 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