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950]《数学教育评价》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9 09:09:14浏览次数:5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数学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 数学教育评价 【0950】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任选如下 5 题中的 2 题做答,每题 50 分。1、据报道,第四轮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于 2017 年 9 月在上海启动,英国派遣 70 名教师至上海交流两周,同年 11 月和 2018 年 1 月上海分别派遣 34 名和 36 名小学数学教师至英国交流。实际上,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开启之前,英国教育部曾派出代表团访问上海,参观中小学和师范院校,实地考察中国学校的数学教学方法。英国专家团来中国“取经”旨在提升本国数学教育质量。此前,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比赛中屡获佳绩,相比之下,英国学生的成绩则逊色很多。 请进一步查询相关信息,并结合你自己的教学实践评价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质量。答:教育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观启蒙和创新能力培育, 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提升民族创造力的基础性工程。并且, 建立贯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使受教育者获得关于知识产权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意识以及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对未来中国创新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升、消费者尊重知识产权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市场良好的创新及生产经营秩序维持都有基础性意义。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自世纪之交前后就在部分地区开启了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及政策推进, 产生了许多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构成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知识产权素质惠及受教育者发展的生动案例, 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但前期探索由于国家顶层设计的缺位和实践共识不足, 使得全国的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发展极其不平衡, 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示了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工作指导的必要性和政策扶持的需求:诸如, 教育目标的把握问题, 某些教育探索存在“激进创新”的功利化倾向;教师素质问题, 中小学师资的知识产权专业素养整体偏弱、亟待提升;教学内容与方式问题, 知识产权教育尚未科学、有机融合到学生心智发展、素质养成的全过程;教学保障问题, 学校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体系、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高质量教学资源提供等问题亟待完善。目前, 我国的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 教育目标正确、教育内容完善、学段有机衔接、载体丰富多元、教学常态开展应是教育实践推进的基本要求 ;而使中小学生通过知识产权基础教育, 获得关于知识产权之价值体认、责任担当以及运用知识产权工具促进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应是工作追求的基本目的。为此 , 以下基本思路可供参考。1.科学的教育理念:时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教育理念的时代性体现为, 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实践能够反映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强国的新时代需求, 肩负起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启蒙与培育、创造力激发及能力提升的新使命;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则反映在, 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应符合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的- 1 -
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 力求教学活动的有益、有趣、有效, 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理念的民族性呈现为, 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应从国情社情和地区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 体现知识产权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地域特征, 将中华文化作为精神纽带熔铸于民族创造力发展与知识产权文化价值观塑造之中。2.易行的教育模式:链接式、融入式、体验式本着降低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工作推进难度的设想, 在不对中小学现行课程进行大改革的前提下, 推荐更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模式:链接式、融入式和体验式结合的教育模式, 即构建知识产权基础教育与学科链接的基本框架, 根据学科关联性确定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重点连接学科;凝练知识产权教育内容, 将其分解融入中小学相应学段相关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教学过程中;设计、组织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体验环节及活动, 让中小学生在反复、生动的体验中发现、感悟、反思, 内化形成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品质。3.可持续的教育机制:协同化、常态化、去功利化这里强调的是知识产权基础教育活动中的资源管理协同化、教学实践常态化和目标考核的去功利化。资源管理协同化强调知识产权基础教育以受教育者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和能力提升为基本目标, 在此导向下, 一是实现教育资源协同, 与学校现有义务教育课程、创新教育及其他课程教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场馆等社会公共设施, 并引导家庭、企业、社团的重视和参与;二是实现教育管理协同, 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会同相关部门应立足共同发展目标, 形成知识产权基础教育政策及实施等管理层面的协同配合。教学实践常态化的具体要求是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 推进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形成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和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目标考核的去功利化, 主张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以价值观树立及能力提升为主要价值导向, 功在当下、利在未来, 应科学设计知识产权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避免片面追求创新成果的产出数量等急功近利倾向。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给出了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评价的具体建议,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当前的现状并给出如何落实的建议。答:1. 应试中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数学解题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运算能力训练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逻辑能力的提升,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就是以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这三大能力为主线进行教育目标设置的.2.注重积累方法。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不进行仔细的思考和分析, 直接就开始机械般的计算了, “会而不对”或者“对而不畅”的错误现象经常由此产生, 实际上, 学生很多运算错误都是因为算理和推理不明而造成的.现今的高考试题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核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定义、平面几何知识、数形结合、整体代换、合理选用参数等数学思想与基本策略进行解题才能简化解题过程并提升运算能力.3.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主动探索解题中的“为什么这么做”往往比最终的结果与解题方法的直接呈现更为重要, 因此, 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选择等方法 , 过程中应将一些细节都能一一展现: (1) 能展现学生思维与科学思维之间的桥梁并促成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2) 能展现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并因此促进学生领略思维方向、方式、策略等的转变.4.重视纠错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因遵循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具体体现为 : (1) 应- 2 -
将学生所犯的错误视作其认知与思维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2) 提倡学生自主检查与纠正错误并引导其探索与实践;-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