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赏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6:21浏览次数:26陆游《书愤》赏析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父亲陆宰是一位学者和藏书家。生活于国家沦丧,山河破碎之中的陆游,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从父亲及其朋友们那里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长辈“相与严及国事,或裂毗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自诩戴王室。”这对少年陆游的思想影响非常深刻,使他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大志。同时,在这个有教养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又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这些对于他后来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起到了的良好的熏陶作用。“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1210 年 1 月 26 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在高昂的爱国主义音调中结束了他一生的歌唱。二、《书愤》赏析前四句为第一层,追述“早岁”的理想抱负。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北望中原气如山”总写诗人“早岁”的理想抱负。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有如山涌,又如高山之岿然不动,是那么的强烈,那么的坚定。但必须注意到的是这种豪情壮志乃是建立在“那知世事艰”之上的。“世事艰”指恢复中原之事,不断受到投降派的阻挠、排挤与打击。写出了作者人生的坎坷,融进了无限的辛酸。陆游诗中“马一鸣而辄斥”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也是世事艰的见证。虽然受到次次打击但始终壮心不已,“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锵有声”,“腰间羽箭久雕翎,太息燕赵未勒铭”,都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早岁那知世事艰”言外之意而今才知“世事艰”,隐含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结构上这句也有统领全诗的作用。“那知”二字,偷漏出一种人生的悲凉。“气如山”慷慨激昂,雄气勃勃。颈联“楼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紧承上联,又具体而形象的设释了上联。正由于不知道世事的艰难,当年年轻气盛的诗人才萌生了要建立像在瓜洲渡击溃金兵和收复大散关那样功业的雄心壮志,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这两句也隐括了诗人过去的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 1161 年)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将刘铸、虞文允等在瓜洲(今江苏邢江县的长江北岸)率兵拒守,结果金人内部发生哗变,完颜亮为部下所杀,金兵溃退,上句即指此。下句说的是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 1172 年),作者正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参加王炎军幕,驻南郑,积极筹划北伐,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在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与金兵发生遭遇战。在大散关前线,他说“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嵘峨下临贼。”(《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又说:“马蹄初喜踏梁州,大散关头又一秋。”(《归次汉中境上》)。可见他一生中最得意这段军旅生活,但是王炎
被调回首都临安(杭州)后,他的军旅生活也就停止了。“铁马秋风”言军容壮盛,兼有失去恢复良机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郁愤。北望中原,浩气如山,但是两次都因投降派的干扰破坏,抗战事业不能进行到底,真是“早岁哪知世事艰”了。后四句为第二层,写现实生活中理想破灭的郁愤。额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理想破灭的郁愤,少年时以捍卫国家,扬威边地的名将自许,而结果美好的愿望却落了空。“塞上长城”是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说檀道济被害,临死时怒骂宋文帝说:“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以南朝宋名将檀道济自比,是希望能像檀道济那样杀敌建功。“空”白白的,包含着诗人无限的感慨和悲愤在内。“镜中衰鬓已先斑”指诗人的现实境况,也是理想破灭后的生动写照。“空”“已”对比强烈,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理想追求破灭后的悲愤哀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赞叹诸葛亮坚持北伐,以表明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出师表》中有“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平生心事,故引以言志。因为出师,才上《出师表》,赞赏《出师表》正所以赞赏出师。另外,赞扬《出师表》千载无与伦比,除了“一字不可删”外,主要还是借以指责偏安江左一隅的人,那些不起来反抗而安于逸乐、醉生梦死之辈。陆游一直到死“但悲不见九州同”,把这个遗恨留给了后人。一个诗人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感受,和雄豪奔放的性格是绝对写不出这样感愤的爱国篇章的。三、艺术特色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可以从山之凝重、不可动摇,联想到坚忍不拔,无可动摇之志。这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接着两句便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虽无一个动词出现,但在读者面前就呈现着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诗人通过今昔之对比,从而突出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隐含着一种愤懑的情绪。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因而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 ,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这是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最后,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对于一个志在立功却怀才不遇,光阴蹉跎而难以作为者来说,能不幽愤哀伤吗?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中那郁积之“愤”在字里行间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爱国之情将永远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四、结论《书愤》之“愤”,愤中含悲,愤中含优,愤中含着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不仅是诗人的绝笔诗,也是他的遗嘱;是他一生政治抱负的总结,爱国思想的结晶。或者也是他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最大的感伤了!参考文献:[1]戴煜.艰之所在愤之所指试析陆游《书愤》[J].中文自修 2016 年 05 期[2]程斌.品析《书愤》的意、情、志[J].文学教育(下)2017 年 02 期[3]朱东润.出师一表真名世读陆游诗《书愤》[J].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8 年 0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