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概述

发布时间:2023-05-06 15:05:01浏览次数:120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思维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只有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思维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我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这种思维就概括了“正常运行的计算机”这一事物的共同特征。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所以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二)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人类还没有真正搞清宇宙形成的奥秘,但可以根据宇宙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来推测它的形成。同样,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 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三)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例如,人们过去认为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是原子,后来发现原子还可以分为质子、中子等。在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奥秘时,人们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建、改组和更新。 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人们在设计新的计算机程序时,不是简单地把头脑中有关的原理和经验统统呈现出来,而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课题的性质、材料的特点等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提出种种可行的方案,然后进行检验,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可行方案。所以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二、思维的种类 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的。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例如,自行车出了毛病,不能正常骑了,问题在哪里?人们必须通过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才能确定是车胎没气了还是轴承坏了,找出故障进行修理,才能排除故障。这种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就是直观动作思维。3 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观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动作停止,他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观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观动作思维水平高。 2.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 路。这样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阿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某种推理、判断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例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的经验,认为“果实是可食的植物”,“鸟是会飞的动物”,这些都属于经验思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是,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或曲解的结论。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例如,我们说“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是理论思维的结果。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而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例如,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迅速辨别出罪犯;科学家对某些偶然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或假说等。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四)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例如,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丁。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例如,如何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回答这样的问题人 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思考,想出诸如增加植被、减少环境污染、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措施。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但究竟那种答案最好,则需要经过检验。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因而称之为常规思维或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新的大型工具软件的开发,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折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