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02-08 09:02:32浏览次数:19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语音发展规律的特点有哪些?(1)条件性: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如汉语“见”母的字,“该、干、公、记、金、居”在古代都读[k]音,普遍话里,凡[k]在 [i]、[y]前面的都读作[t ] ,“该、干、公”不在[i]、[y]前仍然不变。  (2)时间性:古代汉语的[a]音在吴方言变成了[o],因此,普通话的“嘛”[ma]、“拿”[na],上海话读成[mo]、[no],这种演变过程早就结束了,所以在以后进入吴方言的新词就不再发生类似的变化,如吴方言从普遍话吸收的“卡”[ka]、“他”[ta]等都不受这规律的制约。  (3)地区性:现代北方方言区入声韵母消失,但在福建方言中却保留下来。ng 不能做声母,福建可。二、汉语词类发展的现象有哪些?(1)古汉语的名词、形容词、数词可以做动词用,如“佗脉之”,“范增数目项王”。  (2)古汉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做定语或状语。如“齐人三鼓”,先秦两汉的“一羊二牛三马”用法逐步消失。量词发达是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又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一口猪”“一头牛”,为什么不能说“一口牛”?不学又无法表数。如“火柴”的量词 ,量词的修辞效果:“一弯新月”“一叶扁舟”(3)出现了一些构词词缀,如前缀“阿”“老”等,后缀“子”“头”“者”等,构词词缀的产生和发展,使汉语构词增加了一种新的派生词构词法(附加法)。近代以来,为了吸收西方的科技成果,翻译西方用派生法构成的术语,汉语中又陆续增加了好些能产的构词词缀,如“ -化”“-性”等。三、汉语新词产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利用现有的构词材料和复合方法构造新词。如“激光、电视、承包、电热杯”等,都是用原有词根复合而成的。利用汉字的造字方法构造出来的新词很少;而且一般只出现在化学中,如“镭、钛”等。  (2)外借法,“迪斯科”“巴士”是分别借英语 disc 和 bus 的音,有时还在外借词后加上汉语语 素,使词义明朗化,如“嬉皮士”是在借英语 hippy 的音之后再加“士”表示是人,同样“爱滋病”是在借 Ads 之音后加上“病”,使人一看就明白其义。(3)旧词新用。如革命(《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原是词组,改朝换代之意,旧词新用后意义也起了变化。四、语义演变的结果有哪些?(1)词义的扩大  指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  (2)词义的缩小  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如“禽”的本意是鸟兽的总称,后来变为专指鸟类  (3)词义的转移由原来表示某类现实现象的词义转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如“权”原指黄华木,现指权利。“涕”原指眼泪,后转指鼻涕。    有时转移后的词义与原意差距甚远,如英语“marshal”现为“元帅”,而在十四到十八世纪却意为“马夫”。  词义的转移可推溯出其发展过程,如“nice”原是无知愚蠢之义,后派生出吹毛求疵之义,又演变为精确、细致,现为“好”。  (4)词义的增加单义词发展为多义词,义项增加了。如:快:迅速锋利;慢:速度钝;清:水清声音清脆清音;浊:水浊声音重浊浊音。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