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2年《火灾防治技术 》( 第1次 )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5:51浏览次数:28第 1 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1. 采用留煤柱护巷时,不但浪费煤炭资源,而且遗留在采空区中的煤柱也给( )创造了条件。 A. 自燃 B. 瓦斯爆炸 C. 煤与瓦斯突出 D. 煤层爆炸2. 对于非阻燃橡胶带,一维燃烧蔓延速率在( )之间。 A. 1.0~2.6m/h B. 2.0~3.8m/h C. 0.72~3.6m/h D. 0.53~3.6m/h3. 煤炭自燃或自热、可燃物燃烧会使环境( )升高,井可能使附近空气中的()降低。 A. 温度、氧浓度 B. 粉尘、氧浓度 C. 瓦斯、氧浓度 D. 温度、风速4. 根据氧耗量计算燃料消耗速率时在未达到燃烧动态平衡时,即火源下风侧氧浓度在( )(富燃料燃烧)或( )(富氧燃烧)之间的数据时,误差较大。 A. 2%、15% B. 5%、15% C. 2%、20% D. 5%、20%5. 对于焦煤、瘦煤和贫煤 C2H4 出现的临界温度为( )左右。 A. 130℃ B. 110℃ C. 140℃ D. 150℃6. 波兰、俄罗斯曾应用地面温度测定法探测煤层露头的自燃火区范围,探测深度在( )。 A. 30~60 m B. 30~50 m C. 40~50 m D. 20~50 m7. 发火期愈短的煤层自然发火危险程度愈( )。 A. 大 B. 小 C. 多 D. 不确定8. 对于( ),以选用 mNa2O•nSiO2作阻化剂最佳,Ca(OH)2次之。 A. 褐煤 B. 高硫煤 C. 烟煤 D. 无烟煤9. 紫外线火焰探测器用于探测明火,在其监测范围内出现明火( )后,即发出火灾报警,切断输送机电源并启动蛋白泡沫发射系统,喷射泡沫灭火。 A. 3S B. 5S C. 10S D. 15S10. 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 )系统或设备,并保持其状态良好。 A. 抽风 B. 压风 C. 反风 D. 排水11. 许多火灾是( )点燃的,在液体和粉尘流动中产生的静电源可能是容易忽视的点火源,还应考虑摩擦生电的可能。 A. 电源 B. 光源 C. 热源 D. 辐射源12. 火源发生在煤壁裂隙内,可采取打钻(孔深( ))压注泥浆、石灰乳、阻化剂的灭火降温方法。 A. 3~10m B. 3~5m C. 3~8m D. 5~10m13. 自燃倾向性较弱的煤在氧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风化现象,风化了的煤一般( )发生自燃。 A. 不会 B. 会 C. 不确定 D. 都14. 封闭火区构筑防火墙的时间取决于火区内空气的( )是在上升还是下降。 A. 氧气浓度 B. 氮气浓度 C. 氢气浓度 D. 一氧化碳浓度15. 动力设备(如电动机、泵、压缩机等)的破坏往往由( )故障引起,但常常是因故障引起的火灾直接造成的。 A. 电气或机械 B. 电气 C. 机械 D. 电气或设备16. 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 ),可认为火开始熄灭。 A. C2H4、C2H2 B. CH4、C2H2 C. C2H6、C2H2 D. C3H8、C2H217. 电动机由于主要通风机功率的大幅度上升,在风网中个别支路的风向有可能( )。 A. 停滞 B. 逆转 C. 改变 D. 滚退18. 使注氮管内介质(即氮气)的流动范围在( )。 A. 1.5~2.5m/s B. 2.0~2.5m/s C. 1.0~2.5m/s D. 1.0~2.0m/s
19. 所有解决疑难问题的基础方法是( )。 A. 变化分析法 B. 类比法 C. 科学分析方法 D. 统计法 20. 胶体水溶液中 SiO2浓度越高,凝胶越好,强度也越大。胶体强度与促凝剂用量无关。一般基料浓度(总量比)应小于( )。 A. 8% B. 10% C. 11% D.9%21. 煤层自然发火期是自然发火危险期在( )上的量度,发火期( )的煤层自然发火危险程度愈大。 A. 吸氧量、愈长 B. 吸水量、愈短 C. 吸氧量、愈短 D. 吸水量、愈长22. 挖除可燃物挖除煤炭需要爆破时,应对炮眼采取注水降温措施,炮眼温度不得超过( )。 A. 45℃ B. 40℃ C. 35℃ D. 30℃23. ( )成立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的行政执法主体发生了变化。 A. 国家安全监察局 B.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 煤矿安全监察局 D. 安全监察局24. 技术组的组成一般由( )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选派 1 名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组长。 A. 3~8 B. 3~10 C. 6~8 D. 5~825. 事故抢救工作结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配合事故调查组,并组织当地( )保护好现场,不经事故调查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A. 救护队 B. 抢救人员 C. 公安部门 D. 指挥员26. 火灾时期发生冒顶堵塞风路,或构筑密闭使风网风阻( )。 A. 改变 B. 减小 C. 增大 D. 不改变27. 煤体中外在水分没有全部蒸发之前很难上升到( ),这就是水分大的煤炭难以自燃的原因。 A. 120℃ B. 110℃ C. 150℃ D. 100℃28. 根据混凝土构件温度( ),外观无变化,强度增加。 A. 100~200℃ B. 100~250℃ C. 100~300℃ D. 150~400℃29. 鹤岗新一矿在实行无煤柱开采前,煤柱火灾占矿井总火灾( )。 A. 70% B. 55.5% C. 75% D. 65%30. 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 )。 A. 硫化氢 B. 瓦斯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31. 在下行风路中产生火风压,其作用方向与主要通风机作用风压方向( )。 A. 不确定 B. 停止 C. 相同 D. 相反32. 实践证明,唯有抓住火灾( )的时机,才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扩大,并予以扑灭。 A. 潜伏期 B. 初起 C. 发展阶段 D. 燃烧阶段33. 加大旁侧支路的风阻,尽量减小火灾所在巷道回风段的( )。 A. 风阻 B. 风量 C. 风速 D. 阻力34. 当火风压等于主要通风机分配到该分支压力时,该分支的风流就会( )。 A. 不确定 B. 相同 C. 停滞 D. 相反35. 当火风压大于该分支的压力时,该分文的风流就会( )。 A. 反向 B. 相同 C. 停滞 D. 不确定36. 因巷道冒顶等原因造成火源下风侧风阻( ),导致主干风路火源上风侧风量( ),沿程各节点压能( )。 A. 增大、增大、降低 B. 增大、减小、降低 C. 减小、减小、降低 D. 增大、减小、升高
37. 因火风压的作用使高温烟流流经巷道各点的压能( )。 A. 不确定 B. 不变 C. 增大 D. 减小38. 在灭火行动上要果断迅速,不能犹豫不决,更不允许( )。 A. 武断 B. 麻痹 C. 迟疑拖拉 D. 大意39. 当火灾发生在( )或总回风流中时,应考虑停风与反风,但首先应注意瓦斯的情况。 A. 井筒 B. 大巷 C. 进风 D. 总进风40. 主干风路风阻及其产生的火风压一定时,风量( ),越容易( )。 A. 越大、反向 B. 越小、反向 C. 越小、相同 D. 越大、相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 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1. A 2. C 3. A 4. A 5. D 6. B 7. A 8. B 9. A 10. C 11. A 12. 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B 18. C 19. C 20. D 21. C 22. A 23. B 24. A 25. C 26. C 27. D 28. C 29. B 30. D 31. D 32. B 33. A 34. C 35. A 36. B 37. C 38. C 39. D 4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