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08 09:10:46浏览次数: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课程名称【编号】: 《中国旅游地理》 [1191]   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单选题1.A 2.A 3.B 4.B 5.A 6.A 7.A 8.A 9.A 10.C二、判断题1.错 2.对 3.错 4. 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三、问答题1.答(一)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构成各式各样的自然景观,并雕刻着各种自然景观。如水以海洋、湖泊、河流、瀑布、冰川、积雪、云雾等形式呈现于大自然之中。1、水景有许多本身极有旅游价值,并因此形成独特的风景名胜。如中国哈尔滨的冰雕、加拿大魁北克。2、水是大自然的雕刻师。如形成了岩溶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3、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4、水是大自然的空调器。(二)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某些人文资源中要常常利用水来装饰。如园林。(三)水是重要的旅游交通组成要素。2.答:1、把自然环境改造成居住环境:那么早期人类是如何选择自然环境作为自己的居住环境的呢?人类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往往是择地而据,依山傍水,以利于生活、生产。如西安半坡村遗址(图 3)、湖北屈家龄、上海马桥、浙江的河姆渡(图 4)就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典范。2、把自然环境改造成古代政治中心。那么早期人类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呢?(1)自然条件优越;(2)区位良好;(3)交通便利;4)物产富饶。3、宗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也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作。(1)古陵墓选择在地势高阜、环境优美的山丘和山前地带,或依山而建,或据山为陵。如唐代十八陵选择在渭北山前地带、北京的十三陵(图 7、图 8)亦是依山而建。(2)我国园林多居环境优美之所,借自然山水风光,取自然原料加工,模拟自然景观,配以楼台亭阁、曲桥、幽径,造成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的综合环境,如北京颐和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代表。(3)我国的宗教寺庙多位于环境幽静、景色怡人的名山幽谷,建筑依山地形巧妙布局,亭台殿阁高低错落,与自然风光融合一体,给人以雄伟高深之感。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 1 - 四、综合分析答:形态美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其次也会引起人们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反应。黄山“鲤鱼背”体现了形态美的险黄山有松、石、云、泉“四绝”,为世间少有,更兼都集中于一山,难怪黄山素有“天下奇”之称了。体现了形态美的奇。-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