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3-08-04 00:08:09浏览次数:50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模拟题一、单选题1.CPU 三种工作方式中,“中断”与“查询”、“扫描”相比,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执行效率较高,实时性较强B.执行效率较低,实时性较强C.执行效率较低,实时性较差D.执行效率较高,实时性较差[答案]:A2.D/A 转换器主要应用于:( )A.函数发生器和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B.函数发生器和输入过程通道C.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和输入过程通道D.输入过程通道[答案]:A3.测量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 )。A.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高B.输出抗阻高、共模抑制比高C.输入抗阻高、差模抑制比高D.输出抗阻高、差模抑制比高[答案]:A4.对于过程通道与存储器编址方式,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独立编址方式的优点( )。A.无需专门的 I/O 指令,指令系统的设计得到简化B.硬件设计方面得到简化C.CPU 可直接对 I/O 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丰富D.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答案]:D5.信号通路电气隔离的主要方式有( )A.变压器隔离、电容隔离、距离隔离B.距离隔离、电容隔离、光电隔离C.变压器隔离、电容隔离、光电隔离D.变压器隔离、距离隔离、距离隔离[答案]:C6.过程通道与存储器编址方式有( )种。A.1B.2C.3D.4[答案]:B
C.响应速度快且控制规律调整容易D.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控制规律调整容易[答案]:D56.对于数字控制器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的连续化设计方法,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连续化设计是直接在 z 域内设计数字控制器 D(z)B.连续化设计分两步进行: (1)设计连续控制器 D(s) ;(2)将 D(s)离散化为数字控制器 D(z)C.连续化设计分两步进行: (1)设计数字控制器 D(z) ;(2)将 D(z)连续化为数字控制器 D(s)D.连续化设计是直接在 s 域内设计数字控制器 D(s)[答案]:B57.在微型机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于利用现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周期短,性能有保障,但价格高,技术受制于人;B.开发周期稍长,性能有保障,对开发人员要求较低,价格较高C.价格较低,自主性较强,开发周期较长, 系统性能在较大程度上受系统开发人员水平制约D.价格低,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开发周期长,要求系统开发人员素质高[答案]:A58. 在微型机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于采用标准模块进行系统开发,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周期短,性能有保障,但价格高,技术受制于人B..开发周期稍长,性能有保障,对开发人员要求较低,价格较高C.价格较低,自主性较强,开发周期较长, 系统性能在较大程度上受系统开发人员水平制约D.价格低,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开发周期长,要求系统开发人员素质高[答案]:B59.在微型机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于采用单片机或单板机进行系统开发,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周期短,性能有保障,但价格高,技术受制于人B..开发周期稍长,性能有保障,对开发人员要求较低,价格较高C.价格较低,自主性较强,开发周期较长, 系统性能在较大程度上受系统开发人员水平制约D.价格低,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开发周期长,要求系统开发人员素质高[答案]:C60.对数字 PID 控制算法的改进,抑制微分饱和方法最可能是()A.采用不完全微分控制B.反馈控制C.前馈控制D.复合控制[答案]:A61.下面的控制器结构最可能是( )A.不完全积分 PID 控制器
B.不完全微分 PID 控制器C.前馈控制D.复合控制[答案]:B62.在对 PID 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时,下面整定顺序正确的是( )A.首先整定积分环节;再加入比例部分;最后加入微分环节。B.首先整定比例部分;再加入微分环节;最后加入积分环节。C.首先整定比例部分;再加入积分环节;最后加入微分环节。D.首先整定微分环节;再加入积分环节;最后加入比例部分。[答案]:C63.对于积分分离 PID 控制算法,其控制器输出如下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式中 a 为积分分离限值,过大,达不到积分分离的目的;过小,一旦被控量无法跳出积分分离区,只进行 PD 控制,将会出现静差。B.式中 a 为积分分离限值,过大,一旦被控量无法跳出积分分离区,只进行 PD 控制,将会出现静差C.式中 a 为积分分离限值,过小,达不到积分分离的目的D.以上都不对 [答案]:A64.对于微分滤波的 PID 控制的主要目,下面选项是合适的是( )A.消除高频干扰B.抑制积分饱和效应C.抑制微分饱和效应D.以上都不对[答案]:A65.对于扩充临界比例度法,需要得到临界比例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其方法是( )A.投入纯积分控制,使控制系统出现临界振荡。记下临界比例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B.投入纯微分控制,使控制系统出现临界振荡。记下临界比例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C.投入纯积分微分控制,使控制系统出现临界振荡。记下临界比例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D.投入纯比例控制,使控制系统出现临界振荡。记下临界比例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答案]:D66.对于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和扩充响应曲线法,都涉及到( )A.系统必须进入临界振荡状态B.控制度的选择C.必须使系统处于手动状态D.以上都不对[答案]:B67.扩充响应曲线法特别适用于( )A.时滞系统
B.允许进行临界振荡实验的系统C.不允许进行临界振荡实验的系统D.复杂控制系统[答案]:C68.施密斯预估控制器特别适用于( )A.有准确理论模型的时滞系统B.允许进行临界振荡实验的系统C.不允许进行临界振荡实验的系统D.没有准确理论模型的时滞系统[答案]:A69.不需要知道过程的任何特性,不受过程时间范围限制,对过程模型变化和干扰不敏感,仅需输入给定值,通用性好,可用于要求控制参数非线性、慢时变和随机过程。此外这种方法价廉、算法简单。这是下面哪种 PID 控制器整定法的特点?( )A.扩充响应曲线法B.变速积分 PID 控制算法;C.优选法D.PID 调节器自动整定法[答案]:D70.根据经验,先把其它参数固定。然后用黄金分割法(0.618)对其中某一参数进行优化,待选出最佳参数后,再换另一参数进行优选,直到把所有参数优选完毕为止。最后根据T、KP、Ti 、Td 诸参数优选的结果取一组最佳值即可。这是下面哪种 PID 控制器整定法?( )A.扩充响应曲线法B.变速积分 PID 控制算法;C.优选法D.PID 调节器自动整定法[答案]:C二、判断题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是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工业对象两大部分组成。[答案]:T2.在开环控制系统中,被控制量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对控制量一定产生影响。[答案]:F3.与闭环控制系统相比,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较好。[答案]:F4.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软件是指能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答案]:T
5.在巡回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直接参与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答案]:T6.监督控制系统与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区别是微机直接控制生产过程。[答案]:F7.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与巡回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微机直接控制生产过程。[答案]:T8.集散型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只具有集中控制系统的特征。[答案]:F9.最优控制的目的是使生产过程获得最好经济效益的控制。[答案]:T10.处理计算机工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直接利用差分方程,然后利用 Z 变换求解。[答案]:F11.处理计算机工控问题的一般思路对具体生产过程列出微分方程,利用拉氏变换得到代数方程,然后利用微分算子 S 与位移算子 Z 的关系求出此过程的 Z 变换,最后利用 Z 逆变换求出其解。[答案]:T12.不同物理系统写出的数学模型一定不相同。[答案]:F13.传递函数是指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 z 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答案]:T14.传递函数与输入量的大小和性质有关。[答案]:F15.传递函数可以反映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动情况。[答案]:F16.如果传递函数未知,则可通过引入已知输入量并研究系统输出量的实验方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答案]:T17.单位阶跃响应函数是指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量作用下的输出。[答案]:F18.系统的频率响应与正弦输入信号的复数比,称为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答案]:T19.若线性控制系统在任意的初始扰动作用下,其广义输出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则称系统稳定,否则,称系统不稳定。[答案]:T20.系统的准确性是指系统对平衡工作点的恢复能力。[答案]:F21.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的系数均为正值,则其特征方程式的根都在 S 的右半平面。[答案]:F22.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系数的符号有变化,其变化的次数等于该特征方程式的根在 S 的右半平面上的个数,相应的系统稳定。[答案]:F23.当开环系统由若干典型环节串联组成时,其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列为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之积。[答案]:F24.Nyquist 曲线不能通过实验得到。[答案]:F25.相角裕度是开环幅相曲线幅值为 1 时所对应的相角与 90 度之和。[答案]:F26.幅值裕度是在相角特性等于-90 度的频率处,开环幅频特性的倒数。[答案]:F27.幅值裕度实轴方向上反映了幅相曲线离临界点的远近程度。[答案]:T28.控制系统的校正,就是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尚未全部确定的情况下,按照给定的性能指标来最终地确定系统应有的结构形式及其响应的参数值.[答案]:T29.对于前馈校正,校正预处理信号只能是输入信号。[答案]:F30.在控制校正系统中,因各种校正方式可能产生冲突,所以只给采用一种校正方式。[答案]:F
7.进行 A/D 转换的第一个步骤是:( )A.保持B.采样C.量化D.编码[答案]:B8.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高是哪种器件的主要特点是( )。A.传感器B.A/D 转换芯片C.测量放大器D.D/A 转换芯片[答案]:C9.对于过程通道与存储器编址方式,统一编址方式没有优点( )。A.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B.无需专门的 I/O 指令,指令系统的设计得到简化C.C.硬件设计方面得到简化D.CPU 可直接对 I/O 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丰富[答案]:A10.常用的并行接口芯片有( )。A.8255AB.ISO10008031D.74LS373[答案]:A11.什么情况下在模拟量输入通道中可以不使用采样—保持器?( )A.输入模拟信号变化缓慢且 D/A 转换器转换速度相对很快B.输入模拟信号变化很快且 D/A 转换器转换速度很快C.输入模拟信号变化缓慢且 D/A 转换器转换速度相对缓慢D.输入模拟信号变化很快且 D/A 转换器转换速度相对缓慢[答案]:A12.对于如下所示的三运放测量放大电路,要求( )A.运放 A1、A2 的特性可以不一致,电阻 R3、R4、R5、R6 不必精密配合B.运放 A1、A2 的特性一致,电阻 R3、R4、R5、R6 要精密配合C.运放 A1、A2 的特性可以不一致,电阻 R3、R4、R5、R6 要精密配合D.运放 A1、A2 的特性一致,电阻 R3、R4、R5、R6 不必精密配合[答案]:B13.在可变增益放大器中,往往是通过改变上图中的( )实现增益可变的。A.R3
B.R4C.RGD.R5[答案]:C14.按工作原理区分,下列属于间接 ADC 的是( )A.并联比较型 ADCB.双积分型 ADCC.逐次逼近型 ADCD.计数器型 ADC[答案]:B15.双积分型 ADC 的特点,有( )A.抗干扰能力强B.转换速度高C.直接型 ADCD.以上都不是[答案]:A16.对于 ADC0809,其转换结束信号是由引脚( )发出的A.STARTB.EOCC.OED.ALE[答案]:B17.12 位 D/A 转换器 DAC1208 与 CPU 相联接时,在写入数据过程中,通常( )。A.先写入高 4 位,再写入低 8 位B.先写入高 8 位,再写入低 4 位C.先写入低 4 位,再写入高 8 位D.先写入低 8 位,再写入高 4 位[答案]:B18.测量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 )A.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高B.输入抗阻低,共模抑制比高C.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低D.输入抗阻低,共模抑制比低[答案]:A19.常用的锁存器芯片是( )。A.CD4051 和 CD4052B.74LS373C.8255A
D.ISO1000[答案]:B20.CD4051 属于( )A.中央处理器芯片B.存储器芯片C.多路开关芯片D.D/A 转换芯片[答案]:C21.对于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与 CPU 交换的信息,用来控制过程通道的启动和停止等信息,如三态门的打开和关闭、触发器的启动等信息属于( )A.数据信息B.地址信息C.控制信息D.以上都不对[答案]:C22.对于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与 CPU 交换的信息,反映生产现场的参数及状态的信息属于()A.数据信息B.地址信息C.控制信息D.以上都不对[答案]:A23.对于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与 CPU 交换的信息,反映过程通道的状态,如准备就绪信号等信息属于 ( )A.数据信息B.地址信息C.控制信息D.以上都不对[答案]:B24.干扰信号窜入电子系统的主要渠道中,由于电磁场在线路、导体、壳体上的辐射而引起的干扰属于( )A.过程通道干扰B.空间干扰C.供电系统干扰D.以上均不对[答案]:B25.在输入输出通道中,因 A/D 转换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保证转换的精度,在 A/D 转换进行时应保持待转换值不变,而在 A/D 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为保证上述
任务的顺利进行,需要的器件最可能是( )A.采样—保持器B.多路开关C.滤波电路D.反多路开关[答案]:A26.在输入输出通道中,( )的主要用途是把多个模拟量参数分时地接通并送入 A/D 转换器。A.采样—保持器B.多路开关C.滤波电路D.反多路开关[答案]:B27.( )的任务是把经计算机处理,且由 D/A 转换器转换成的模拟信号按一定的顺序输出到不同的控制回路(或外部设备)中。A.采样—保持器B.多路开关C.滤波电路D.反多路开关[答案]:D28.CD4097B 为( )多路模拟开关。A.16 通道单向B.16 通道双向C.4 通道双向D.双向双 8 通道[答案]:B29.CD4051 为( )多路模拟开关。A.16 通道单向B.16 通道双向C.4 通道双向D.8 通道双向[答案]:B30.凡在电路中起到通、断作用的各种按钮、触点、开关,其端子引出均统称为( )。A.模拟信号B.开关信号C.电压信号D.滤波信号[答案]:D
31.与权电阻网络相比,R-2R 梯形电阻主要优点是( )A.所用电阻种类较多B.所用电子开关数量较多C.所用电阻种类很少,只有两种阻值D.所用电子开关数量较少[答案]:C32.DAC0832 是( )A.8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B.16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C.12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D.8 位电压输出型 D/A 转换器[答案]:A33.DACl230 是( )A.8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B.16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C.12 位电流输出型 D/A 转换器D.8 位电压输出型 D/A 转换器[答案]:C34. DAC0832 外部引脚 ILE 的作用是:( )。A.片选信号线B.写输入锁存器C.输入锁存允许D.允许输入锁存器的数据传送到 DAC 寄存器[答案]:C35.DAC0832 外部引脚 XFER 是:( )。A.片选信号线B.写输入锁存器C.输入锁存允许D.允许输入锁存器的数据传送到 DAC 寄存器[答案]:D36.DAC0832 外部引脚 CS 是:( )。A.片选信号线B.写输入锁存器C.输入锁存允许D.允许输入锁存器的数据传送到 DAC 寄存器[答案]:A37.对于 DAC0832,使输入锁存器或 DAC 寄存器二者之一处于直通,CPU 只需一次写入即开始转换,这种工作方式属于( )
A.直通方式B.单缓冲方式C.双缓冲方式D.以上都不对[答案]:B38.对于 DAC0832,双缓冲工作方式(标准方式)的优点是( )。A.转换速度快B.转换精度高C.模拟输出始终能跟随输入变化D.数据接收与 D/A 转换可异步进行,可实现多个 DAC 同步转换输出[答案]:D39.下面哪一项是测量放大器的特点是( )。A.输入抗阻低,共模抑制比低B.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低C.输入抗阻低,共模抑制比高D.输入抗阻高,共模抑制比高[答案]:D40.采用各量级同时并行比较,各位输出码同时并行产生,因此转换速度快,转换速度与输出码位数无关,这是下面哪种 ADC 的特点?( )A.并联比较型 ADCB.逐次逼近型 ADCC.双积分型 ADCD.以上都不对[答案]:A41.每次转换需要 n+1 个节拍脉冲才能完成(n 为转换器位数),属于中速 ADC 器件。这是下面哪种 ADC 的特点?( )A.并联比较型 ADCB.逐次逼近型 ADCC.双积分型 ADCD.以上都不对[答案]:B42.抗干扰能力强。取样电压是取样时间内输入电压的平均值,转换速度较低。这是下面哪种 ADC 的特点?( )A.并联比较型 ADCB.逐次逼近型 ADCC.双积分型 ADCD.以上都不对[答案]:C
43.在硬件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转换速度最快的 ADC 属于下面哪一种?( )A.双积分型 ADCB.逐次逼近型 ADCC.并联比较型 ADCD.以上都不对[答案]:B44.对于 ADC0809 通常将( )A.把引脚 START 作为中断申请信号,向 CPU 申请中断;B.把引脚 EOC 作为中断申请信号,向 CPU 申请中断;C.把引脚 OE 作为中断申请信号,向 CPU 申请中断;D.把引脚 ALE 作为中断申请信号,向 CPU 申请中断;[答案]:B45.电耦合、磁耦合和公共阻抗耦合属于( )A.元器件物理噪声干扰B.热运动感应干扰C.尖峰或振铃感应干扰D.感应干扰[答案]:D46.设计电路板时,在高频电路中,地线阻抗变得很大,此时应尽量降低地线阻抗,应采用( )。A.单点接地法B.就近多点接地法C.导线与元器件间的电感影响较小D.以上都不对[答案]:B47.下面哪种原因不是过程通道产生干扰的原因:( )A.电耦合B.磁耦合C.公共阻抗耦合D.光耦合[答案]:D48.过程通道与存储器编址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其缺点是( )。A.无需专门的 I/O 指令,指令系统的设计得到简化 B.硬件设计方面得到简化C.CPU 可直接对 I/O 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丰富D.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答案]:D49.微型机设计方案的选择中,采用从底层开发,采用芯片自行设计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A.开发周期短,性能有保障B.对开发人员要求较低,价格较高C.价格低,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D.以上都不是[答案]:C50.传统 PID 控制算法的主要不足是( )A.适应性差B.算法复杂C.有饱和效应D.以上都不是[答案]:C51.对于对于具有纯滞后特性的系统,一般采用( )进行控制.A.PID 控制算法B.积分分离算法C.微分滤波D.施密斯预估控制技术[答案]:D52.PLC 在执行用户程序时工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排列顺序为( )A.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输入采样阶段B.输入采样阶段、.输入采样阶段、输出刷新阶段C.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D.以上都不对[答案]:C53.对于标准的 PID 控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微分控制在于改善稳态性能,积分控制在于改善动态过程性能B.微分控制在于改善动态过程性能,积分控制在于改善稳态性能C.微分控制在于改善稳态过程性能,积分控制也在于改善稳态性能D.微分控制在于改善动态过程性能,积分控制也在于改善动态响应性能[答案]:B54.对于利用模拟硬件电路实现控制器控制规律实现方面,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响应速度相对较快但控制规律调整困难B.响应速度较慢且控制规律调整困难C.响应速度相对较快且控制规律调整容易D.响应速度较慢但控制规律调整容易[答案]:A55.对于硬件电路平台与软件相结合,控制规律主要由软件实现,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响应速度快但控制规律调整困难B.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且控制规律调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