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9035]《财政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03 16:09:26浏览次数:54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课程名称【编号】:财政学【903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问答题(请选择其中任意 3 题作答,每题 20 分,本题满分 60 分)1.简述财政的职能。答: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3、调控经济职能。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3.简述税收的特性。答: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国家颁布的税收法律 、法令为依据进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无偿性/非直接偿还性。税收的无偿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征税并不直接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共商品或纳税人分享相应的公共商品利益为依据,即不具有"等价交换"的性质,就国家与纳税人的具体关系而言,国家向纳税人征税是无偿的,而纳税人消费公共商品也是无偿的。二是指国家所征税款为国家所有,不需要直接归还给纳税人,即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税收的这一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不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从各自的意义分析均具有有偿的特征。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按事先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征税对象、征收标准和课征办法等实施征税。5.简述社会保险的含义及特征。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特质帮助的制度。- 1 - 特征:1、保障性。保障性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在其失去劳动能力或暂时中断生活来源之后的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2、法定性。法定性就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待遇的享受者及其所在单位,双方都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不能自愿。法定性,是实现社会保险的组织保证,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时获得生活保障,安定社会秩序。3、互济性。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险按照社会共担风险原则进行组织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 、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机构要用互助互济的办法统一调剂基金,支付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再分配,使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生活得到保障。4、福利性。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福利性质。5、普遍性。社会保险实施范围广,一般在所有职工及其供老的直系亲属中实行。二、论述分析题(共 1 题,共 40 分)1.简述预算平衡论不同思想,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答:预算平衡,是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讨论,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即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1)年度预算平衡论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衰退之前的正统预算原则。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是主张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反映在对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解释上,这一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实行平衡的预算,而且要实行严格的年度预算平衡。(2)大衰退的产物:周期预算平衡论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西方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把政府干预经济提上了议事日程。反映在预算准则上,就是所谓周期预算平衡论的产生。周期预算平衡论的出发点,是主张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是年度平衡,而是在控制经济周期波动的条件下,作预算周期平衡。- 2 - 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赤字。这时,财政赤字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这既可直接扩大投资和消费,补充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又可间接地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盈余。财政盈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这既可直接压缩投资和消费,抵消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旺,又可间接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上述情况下,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曲线的效力。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平衡。只不过这时的预算平衡,不是年度平衡,而是周期平衡。即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繁荣时期的盈余可以抵消衰退时期的赤字。因此,从年度看财政预算是不平衡的,但从一个经济周期看财政预算是平衡的。(3)功能财政论功能财政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提出的。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而不应仅仅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具体而言,勒纳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平衡预算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财政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而不是预算平衡。经济生活中,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的问题本身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或持续的经济衰退相比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已经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点放在通过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这就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铺平了道路。-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