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720]《设施园艺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8:48浏览次数:48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园艺 课程名称【编号】:设施园艺【0720】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大作业命题和要求:(请同学们在以下题目选择试题作答,选作试题满分为 100分)1. 塑料大棚有那些类型?以其中一种常见低成本类型为例,说明其主要构成部分。( 30分)答:1、按棚顶形状分可分为拱圆形塑料薄膜大棚和屋脊形塑料薄膜大棚两类。 2、按骨架材料分:竹木塑料薄膜大棚、钢架混凝土柱塑料薄膜大棚、钢架塑料薄膜大棚、水泥塑料薄膜大棚、水泥玻璃纤维塑料薄膜大棚、全塑塑料薄膜大棚、钢塑塑料薄膜大棚、可拆卸式钢管大棚等。3、按连接方式分:单栋塑料薄膜大棚、双连栋塑料薄膜大棚、多连栋塑料薄膜大棚等。例:竹木结构大棚竹木结构大棚结构组成有:立柱、拱杆、拉杆、压膜绳、棚膜及门窗等 6 部分。规格为跨度 6~14m,高 2.2~2.7m,长 30~60m。每栋生产面积 333~666.7m21、立柱 起支撑拱杆和棚面的作用,纵横成直线排列。大棚内横向有立柱 2~3 排(6~8m)或 4~6 排(8~12m),纵向柱间距为 1.5~2.0m。安排时立柱需埋入土中 30~50cm,以增加强度。2、拱杆 是大棚的骨架,决定大棚的形状和空间构成,还起着支撑棚膜的作用。一般用 Φ3~4cm 的竹竿或宽约 5cm、厚约 1cm 的毛竹片等。一般拱间距 0.8~1.1m。3、拉杆 纵向连接拱杆和立柱,使大棚骨架成为一个整体,常用 Φ3~4cm 的细竹竿。4、压膜绳或压杆 固定于棚膜上拱架间,起压平、压实和绷紧棚膜的作用,两端与地锚相连,使膜呈瓦沟状,以利排水。5、棚膜 有 PVC 薄膜、PE 薄膜、无滴膜、转光膜等。当棚膜的宽度不够时,可以用电熨斗进行热粘接(结合处要求重叠 5cm)。(1)规格:棚膜可用 0.1~0.2mm 厚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薄膜和- 1 -
0.08~0.1mm 的醋酸乙烯(EVA)薄膜。一般的需膜量为 100~120kg/667m2。(2)覆盖方式:① 1 块膜覆盖(全覆盖) 用压膜绳固定,风小地区可不用或少用压膜绳。 ② 3 块膜覆盖(肩部通风) 交接处重叠 20~30cm,用压膜绳固定。 ③ 4 块膜覆盖(肩部通风+顶部通风) 6、门、窗 大棚两端各设供出入的大门,顶部可设出气天窗,两侧设进气侧窗。2. 设施园艺生产对覆盖材料的要求?(30 分)答:(一)透明覆盖材料 透明覆盖材料的最主要的功能是采光,满足设施内作物对光量和光质的要求。 1、透光性 波长 350~3000nm 的可见光,近红外线透过率要高,而 350nm 以下的紫外线透过率要低,波长大于 3000nm 的红外线区域透过率低。紫外线促进薄膜氧化,加速老化。 2、强度 能抗日晒,风、冰雹的冲击力,雪的压力,安装时的拉伸力,使用中的磨损。 3、耐候性:即防老化能力。包括①强光和高温下的变脆而自动撕裂;②光衰减,造成透光率下降,以至于不能满足设施生产的需要,失去使用价值。 4、防雾、防滴性 即无滴(防结露)性能,又称流滴性能。园艺设施内常是一种高湿环境,当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就可能成雾或结露,降低透光率,影响室内增温效果,同时雾滴和露滴还会造成作物茎叶濡湿,诱导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5、保温性 即覆盖材料的红外阻隔能力。设施园艺生产要求覆盖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以减少冬春能源消耗。 6、防尘、耐磨、阻燃性 (二)不透明覆盖材料(内、外覆盖保温) 主要用于温室和塑料棚的外覆盖保温,如草苫、草帘、纸被、保温被等;也有用于温室和塑料棚的内张材料,如薄型无纺布、塑料薄膜等。 不透明覆盖材料要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好的防水性能;不透明覆盖材料还要求质轻光滑、柔软;不透明覆盖材料还要求结实耐用。5. 请介绍园艺设施内调节设施空气温度的措施。(40 分)答:对设施内温度的基本要求是:①维持作物生育适宜的温度;②温度空间分布均匀;- 2 -
③温度时间变化平缓。设施内温度的调控包括保温、加温和降温 3 个方面。 (一)保温 1、保温原理。在不加温情况下,夜间保护设施内空气的热量来源是地中供热,热量失散是贯流放热和换气放热。因此保温的途径就是增大保温比、增加地中供热、增加地表热流量、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等的热量散失。2、保温途径及措施。(1)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 ①设施散热途径 A)经过覆盖物的围护结构传热(70%~80%); B)通过缝隙漏风的换气传热(10%~20%); C)与土壤热交换的地中传热(≤10%) ②保温覆盖的保温原理 A)减少向设施内表面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B)减少覆盖材料自身的热传导散热 C)减少设施外表面向大气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D)减少覆盖面的漏风而引起的换气传热。 ③保温措施 A)增加保温覆盖的层数; B)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覆盖材料; C)提高设施的气密性。 (2)覆盖材料和覆盖方法 即改进覆盖材料和增加覆盖物的层数。主要用以下方法提高保温的效果(二)加温 1、加温目的与要求 (1)目的:补充散失的热量,使设施内维持一定的温度。 (2)要求: ①设备容量能经常保持室内设定温度 ②设备和加温费尽量少 ③室内温度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平稳 ④遮荫少,占地少,便于栽培作业。- 3 -
2、加温管理技术 (1)加热的方式和特点① 燃煤 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运行成本低;运行平稳但燃烧的自动控制性能差;易污染环境。 ②燃油 设备投入小,但运行成本较高;可自动控制。 ③燃气 设备投入较小,运行方便,但受气源影响。 ④电热 设备投入小,运行成本较大,无污染。(2)配热的方式和特点 ①热水 用 60~80°热水循环加温,或由热水变换成热气吹入。升温慢但加热缓和,停机后保温性能好。(三)降温 1、降温的原理及途径 保护设施内的降温最简单的途径是通风,但在温度过高,依靠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园艺作物生育要求时,必须进行人工降温。根据保护设施的热收支,降温措施可从减少进入的太阳辐射能、增大潜能消耗、增大通风换气量三个方面考虑。 2、降温措施 (1)增大自然通风量 自然通风与设施的通风窗面积、位置、结构形式等有关。但在室外气温超过 30℃时,单纯的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 (2)遮光降温:①遮阳网,②白色无纺布,③表面涂白 (3)屋面喷淋 在玻璃温室的屋脊设置喷淋装置,水分通过管道小孔喷于屋面,既减少透光率,又能吸收投射到屋面的太阳辐射能,一般可使室温下降 3~4℃。此法成本低,方法简便,但易生藻类及形成屋面水垢。 (4)蒸发降温 原理是利用水转化成水蒸气,显热转换成潜热时,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室内湿度较高时,蒸发降温的效果较差;同时要求不断将湿气从室内排除,才能达到降温的效果。主要形式有: ①湿帘排气法 在温室北墙设置湿帘,并在对应的南墙安装轴流风扇。工作时风扇将室内空气强制抽出,形成负压,同时水泵启动,将湿帘淋湿,室外空气通过多孔湿帘表面时,大量显热变为潜热,理论上可使室内温度降低到湿球温度(实际要高 2~3°)。- 4 -
一般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湿帘降温效果越大。 ②细雾喷散法 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温室旁侧底部向上喷,另一种是从温室上部向下降雾。要求细雾的雾滴大小在 50μm 以下,对蒸发冷却才有效;同时也要有换气扇,以达到及时排出湿气的目的。 (5)强制通风 大型连栋温室因其容积大,需要强制通风降温。 (四)变温管理 依据作物生理活动中心将 1d 分成若干时段,并设计出各时段适宜的管理温度,以促进同化产物的制造、运转和合理分配,同时降低呼吸消耗,这样的温度管理方法,叫四段变温管理法。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四个时段,一般以白天适温上限作为上午和中午增进光合作用时间带的适宜温度,下限作为下午的目标气温,傍晚 4~5h 比夜间适温上限提高 1~2 度以促进运转,其后以下限温度作为通常的夜温,尚能正常生育的最低界限温度,作为后半夜抑制呼吸消耗时间带的目标温度。-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