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题答案
发布时间:2023-06-26 10:06:35浏览次数:47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 )角度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A、狭义的 B、广义的 C、具体的 D、抽象的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A、物质 B、意识 C、实践 D、存在3、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 D、产品交换关系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D、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5、商品经济是一种以( )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形式A、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 B、生产使用价值 C、自给自足 D、社会分工6、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全部资本 D、固定资本7、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是( )的产物。A、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8、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中,商业利润本质上是( )。A、商业资本家让渡给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B、商品销售价格和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 C、流通领域的产物 D、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9、毛泽东思想产生于( )时期。A、改革开放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0、坚持( )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A、 民营经济 B、私有制 C、 公私合营 D、公有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2 至 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矛盾特殊性的情形有( )。A、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C、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D、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中,包含着( )的基本形式。A、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 C、相对真理 D、绝对真理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主要有( )。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严重的两极分化C、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D、可以使得商品的价格偏离商品的价值越来越远5、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可以消除竞争 B、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C、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但垄断能使竞争变得简单和缓和 D、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6、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 )两重性。A、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B、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C、私人性质的社会劳动 D、社会性质的私人劳动7、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 )等。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C、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相互间的关系是( )。A、一脉相承B、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 C、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D、各自独立自成体系9、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当代历史( )的伟大历史转折。A、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C、从一党执政到多党参政D、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10、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C、私营企业主D、个体户三、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领域坚持唯物主义,可一到历史观上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带有主观性。( )4、要达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要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5、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6、商品经济是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8、既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又要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 )9、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以人为本。( )10、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 )四、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 、根据对哲学基本 问题第一 方面的不 同回答, 哲学可划分为两个 对立 的基本派 别:___________和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有两对,它们是: 矛盾运动和 矛盾运动。3、生产商品的 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4、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阶段和 资本主义阶段。5、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 为中心,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 这两个基本
点。五、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2、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3、资本主义垄断产生的原因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5、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六、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1、运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原理来分析说明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B. 2、C. 3、A. 4、C. 5、A.6、B. 7、A. 8、D. 9、B. 10、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2 至 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B.C.D. 2、A.B.C.D. 3、A.B. 4、A.B.C. 5、B.D 6、A.B. 7、A.B.C.D. 8、A.B.C. 9、A.B. 10、A. B.C.D.三、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 2、√ 3、× 4、√ 5、×6、× 7、√ 8、√ 9、× 10、× 四、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具体、抽象
4、自由竞争、垄断5、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五、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答:首先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然后再稍加阐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确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答:首先说明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然后再稍加阐述。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源配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配三个层面,而且对这三个层面的作用各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通过价格的波动来调节、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第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的实际收入不同,价值规律可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3、答:首先简要说明资本主义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再稍加阐述。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
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4、答:首先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点,然后再稍加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人民的行为规范问题。5、答:首先概括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然后再具体阐述。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六、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1、答:首先说明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基本规律,然后揭示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最后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基本规律。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由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的具体认识发
展过程也是无限的。 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每一步的探索与实践,都使得我党加深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今 后这个过程还将长期进行下去 ,在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中,推动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