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导学资料4
发布时间:2023-10-19 22:10:25浏览次数:8 《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导学资料 4各位同学,大家好。又过了一个月时间,不知道最近同学们有没有坚持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们要认真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参考教材,理解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并要结合练习题进行复习,真正掌握课程内容。练习题很重要,一定要会做,并举一反三。现在,我们开始第四阶段内容的学习。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第六章 聚会礼仪拟定会议主题。会议的主题,即会议的指导思想。会议的形式、内容、任务、议程、期限、出席人员等,都只有在会议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据此一一加以确定。拟发会议通知。它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标题,它重点交待会议名称。二是主题与内容,这是对会议宗旨的介绍。三是会期,应明确会议的起止时间。四是报到的时间与地点,对交通路线,特别要交待清楚。五是会议的出席对象,如对象可选派,则应规定具体条件。六是会议要求,它指的是与会者材料的准备与生活用品的准备,以及差旅费报销和其他费用问题。起草会议文件。会议所用的各项文件材料,均应于会前准备完成。其中的主要材料,还应做到与会者人手一份。需要认真准备的会议文件材料,最主要的当数开幕词、闭幕词和主题报告。要安排好与会者的招待工作 。对于交通、膳宿、医疗、保卫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应精心、妥当地做好准备。要布置好会场。不应使其过大,显得空旷无人;也不可使之过小,弄得拥挤不堪。对必用的音响、照明、空调、投影、摄像设备,事先要认真调试。需用的文具、饮料,亦应预备齐全。要安排好座次。排列主席台上的座次,我国目前的惯例是: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座高于右座。凡属重要会议,在主席台上每位就座者身前的桌子上,应先摆放好写有其本人姓名的桌签。排列听众席的座次,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按指定区域统一就座。二是自由就座。在会议进行阶段,会议的组织准备者要做的主要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项。进行例行服务工作。在会场之外,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对与会的年老体弱者,还须进行重点照顾。此外,必要时还应为与会者安排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在会场之内,则应当对与会者应有求必应,闻过即改,尽可能地满足其一切正当要求。精心编写会议简报,举行会期较长的大中型会议,依例应编写会议简报。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凡重要会议,不论是全体大会,还是分组讨论 ,都要进行必要的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一种书面材料。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主持者、记录在内。在会议结束阶段,一般的组织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项。(1)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2)处理有关会议的文件材料。(3)为与会者的返程提供方便。一般而言,与会人员在出席会议时应当严格遵守的会议纪律,主要有以
下四项内容。1、规范着装;2、严守时间;3、维护秩序;4、专心听讲。第七章 餐饮礼仪中餐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 ,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 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 2、4、6、8,右手边为 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 2、4、6 席,右边为 3、5、7 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西餐当装饰配料上到你面前时,用餐匙取一部分放到自己的黄油盘里。如果没有黄油盘,就放在自己的主食盘里。永远不要把装饰配料直接放入口中。如果你想在上面加盐,就在盘中配料旁边撒一点。用手拿着配料蘸着吃。橄榄吃进嘴里时,把核先吐进凹紧的手中,再放入盘子里。腌泡菜配三明治吃时用手拿,配肉吃时用刀和叉。莳萝,欧芹和水芹作为餐食的一部分是要用叉食用的。它们也可以用手拿着吃,但如果上面盖有色拉配料或酱汁的话,就不要用手拿了。薄柠檬片是做装饰用的;柠檬角或柠檬半要挤出汁来。用叉轻轻地扎刺肉质。将汁挤入需要调味的食物中,(有些饭店用乳酪布将柠檬半罩住,以防汁液四溅)。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非常值得的。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地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4、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辞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7、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8、不可在餐桌边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万一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 9、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有时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也许会引以为荣。 10、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 酒时,如不要,可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11、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12、进餐时应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选自我
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13、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地,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14、进餐过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人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二、重难点讲解应酬的技巧与规则重难点讲解:人生在世少不了迎来送往的应酬,有必要的和无必要的,各有各的说词。细一琢磨,总觉得大多是浪费时间,消费人的精力。过年过节,婚丧喜庆等都需要应酬,至于应酬为了什么,心里总有应酬的道理。有人应酬为了工作,有人应酬为了人情;有人工作是为了应酬。应酬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应酬。当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如今的请客吃饭就是革命,就是工作。谁都知道事情要靠人来做,人事关系和社会关系就不能不由人来应酬了。哪怕是不情愿的,人熟面熟,工作或事情的需要,有利益有机会有人情关系,怎能推辞?甚至哪怕再卑躬屈膝,总有人愿意或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世俗之人,少不了要做世俗之事。是浪费也好,是消费也罢,免不了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需要应酬。哪怕是做不三不四的人,说不痛不痒的话,吃不邀不请的饭,拿不明不白的钱。混子也有混子的应酬,至于为官者和名人,就更不用为应酬在消费中度日来认识自己了。在混杂的关系中,他们似乎更无奈、更庸俗、更离不开他们的官场和名利。应酬也是随人摆布,很多是缺少道德风范,失去做人的风度,一应百应,有酬多酬捞酬,被利用的人不在少数。应酬也有个“度”字,尽量少应酬,有的可以不应酬。这完全是靠自己要有一颗素心,平静而理智地珍惜自己的时间,用自己掌握的时间去做去学更多东西。要觉得人生有很多应酬是在浪费我们的生命和精力,要在生活和应酬中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很好明白在应酬中不被别人左右的人,一定能或是左右别人的人。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左右别人,而是为了在应酬中左右自己,掌握自己。做到能拒绝应酬,也能接受应酬,把应酬的其它色彩挥之即去,招之即去。 选自《千华随笔》第 35 页。应酬技巧邀请对方应酬的时机,是“觉得可以在公司以外的场合见面时”,太早邀请会使对方提高警戒心。应酬的目的要明确。接近对方,加深彼此的交情,随目的不同,场所也不一样。在对方心情尚未放松时,就搬出工作的话题,此乃下下之策,徒增对方的警戒心而已。必须要等对方内心已充分松懈,再找机会谈论工作。不能因为花钱应酬,就急于想要回收。记住,客户是应酬的“主角”。
不要常常轻易邀约“一起吃个饭吧!”约定必须尽可能赶快履行。不要令对方觉得无聊。事前调查对方的兴趣、喜好、交际方式(喜不喜欢饭后再到其他娱乐场所等)、回家时的交通问题等。自己没有才艺,就专心扮演听众的角色,即使不胜酒力,也不可以破坏气氛,偶尔喝一些即可。买些家庭用品或太太们会喜欢的小礼物,让对方带回去,这礼物可令对方更加满意。翌日必须向对方道谢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应酬规则强迫性的邀请是禁忌。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态度自然地邀请。自己一方的主人,原则上和对方职务相称,或高于对方。如果对方是经理,我方也是经理;如果对方是普通业务员,那么我方也以普通业务员对应。座位错误会令主宾不悦,让应酬失败。◎定食(日本料理):面对入口正中央是主宾位置,其次重要的顺序依次为主宾的左、右,主人靠近入口处。◎中餐、西餐:主宾是距入口内侧的位置,其次为左右顺序,和定食一样。◎吧台:众人在左右,将主宾围在中央。◎计程车:司机后的位置为主宾,其次为后侧靠车窗、中央位置,接待的一方坐在前面。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不要强邀对方再去另一家酒店喝酒。◎尽可能到对方熟悉的地方,但不能让对方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