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612]企业战略管理考核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22 10:10:57浏览次数:10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经济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企业战略管理 【061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问题:1. 试述企业战略管理的五项任务(20 分)。答:战略管理过程,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五项相互联系的管理任务: 1、提出公司的战略展望,指明公司的未来业务和公司前进的目的地,从而为公司提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清晰的描绘公司将竭尽全力所要进入的事业,使整个组织对一切行动又一种目标感。 2、建立目标体系,将公司的战略展望转换成公司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 3、制定战略、达到期望的效果。 4、高效、有效的实施和执行选择的公司战略。 5、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采取完整性措施,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执行。2. 试述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途径(20 分)。答: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以低价购进原材料,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建立高效率的经营管理体制,努力降低各种费用。低成本企业经过长期的成本竞争,有可能将一般性企业赶出市场,从而扩大其市场份额。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利用较低的经营成本和费用,在维持较低价格水平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利润。 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个。 (1)从规模中获利。按照迈克·波特的观点,企业一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制约于规模经济或规模的不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不同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更大范围活动的能力,或产生于从更大的销量中分摊广告费用和科研费用的能力。 (2)价值链分析与整合。价值链分析法,即运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确定与成本管理有关的价值活动。 (3)重视流程再造。企业的流程,就是企业完成其业务获得利润的过程。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中,以流程再造的思路解决问题,必须登高望远,站在企业外面,先看看企业运作的流程哪些是关键,并使之尽量简洁、有效,必须扬弃枝节,过程如果不合理,就应重新设计企业流程;再看看企业是否以流程作为企业运作核心,如果不是,将企业再造成围绕流程的新型企业。3. 试述同心多元化战略的适用条件(20 分)。答: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下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 1 -
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多元化适用条件分析 (1)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前提是将主业做好,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主业上,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生存基础,企业应该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的基础之上逐步多元化,一方面主营业务的实力为多元化提供了风险缓冲,另一方面,主营业务的成功会助推多元化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使得多元化更容易成功。 (2)企业的财务结构稳健,财务状况较好。毋庸置疑的是,财力支持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基础,一个处于财务危机的企业不可能实施多元化,而正在实施的多元化也可能由于资金链断裂招致失败。所以企业只有在较好的财力保障下才可以实施多元化,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较低;剩余资源较多;资产流动比率较高;现金流较为稳定;有稳定的资金筹措来源。(3)原主业所处生命周期位置 企业实施多元化需要结合原主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位置进行考虑,若原主业还未到达成熟期,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则没有必要急于实施多元化。若原主业进入了成熟期衰退期,已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或已进入规模不经济状态则可以考虑实施多元化战略。(4)外部条件是否具备多元化战略需要仔细考察宏观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经济和产业政策、市场情况,如果准备进入的行业和产品供不应求,行业内竞争不太激烈,对于这样的行业和产品就应该及时进入,以抢占市场先机。故实施多元化需要整体性眼光和变化性眼光。如果企业无视环境变化,一味追求多元化,反而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危机。 (5)企业领导人有驾驭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过程的能力。除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考量以外,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也不能忽视,实施多元化一个潜在的要求是领导人要具备经营多元化的精力和能力,并且可以很快适应新领域并在其中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发展战略。4. 试述企业战略调整的基本过程(20 分)。答:(1)战略分析阶段;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两部分。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下列因素或力量:即政府—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企业所处行业中的竞争状况。目的: 是为了适时地寻找和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以及对企业来说所存在的威胁,做到“知彼”,以便在制定和选择战略中能够利用外部条件所提供的机会而避开- 2 -
对企业的威胁因素。企业的内部环境即是企业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企业所具备的素质,它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技术、市场营销、财务、研究与开发、员工情况、管理能力等。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所具备的优势或弱点,以便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各种资源。(2)战略选择及评价阶段;战略选择及评价过程实质:是战略决策过程---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以及选择。一个跨行业经营的企业的战略选择应当解决两个基本的战略问题:一是:企业的经营范围或战略经营领域,即规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明确企业的性质和所从事的事业,确定企业以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哪一类顾客的需求;二是:企业在某一特定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即要确定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要在什么基础上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3)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企业的战略方案确定后,必须通过具体化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战略及战略目标。一般来说可在三个方面来推进一个战略的实施:其一:是制定职能策略,如生产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策略等 。在这些职能策略中要能够体现出策略推出步骤、采取的措施、项目以及大体的时间安排等;其二:是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构建, 以使构造出的机构能够适应所采取的战略,为战略实施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其三:是要使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与所执行的战略相匹配,即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贯彻既定的战略方案。在战略的具体化和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实施进行控制。这就是说将经过信息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如二者有显著的偏差,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当由于原来分析不周、判断有误,或是环境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而引起偏差时,甚至可能会重新审视环境,制定新的战略方案,进行新一轮的战略管理过程。5. 试述目标集中竞争战略(20 分)。 答: 目标集中竞争战略又称聚焦战略,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或瞄准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进行密集性经营。它有产品线聚集战略、顾客聚集战略、地区聚集战略。 使用这个武器去竞争,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集中使用企业所有的力量和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目标,于是能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可以针对竞争对手最薄弱的环节采取行动。当然它最大的风险在于企业付出很高的代价,抵消了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的成本优势,而且众多的竞争者容易模仿这一战略,瓜分细分市场的利润,一般来说,退出成本和代价往往很高。 探求企业竞争战略是针对整体行业范围内而言的,而集中化战略则强调细分市场 ,它追求专业化经营某一市场空间,寻求“小而专”的发展模式,在小市场中占有竞争- 3 -
优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于某一细分市场的客户,控制一定的产品势力范围。 很多公司开始也有明确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环境诱惑,不知不觉偏离了发展方向 ,追求规模,追求大,结果是资源有限而又分散致使不少公司分身乏术,丧失优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消亡。因此,砍掉不擅长业务,专注自己优势领域,走专业化和精细化的道路,是企业获取这种非对称式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集中化战略的精髓在于企业可以比行业内的其他对手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 ,也就是在小市场中独树一帜。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采取集中化战略切入市场无疑是一种选择。在资本底子不足,技术水平不甚完善,中小企业切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全,而要“小而专”并向“小而精”方向前进,逐步形成自身专业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要求: 所有五个题目都需要作答,不仅写出答案要点,而且要求适当分析论述。要求言之成理、条理清晰。-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