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人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8-31 11:08:47浏览次数:60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人的价值观目 录摘要 …………………………………………………………………………………引言导言绪论一、影片历史背景解读 ………………………………………………………………… 一 时代背景 ………………………………………………………………………二 历史的解读 ……………………………………………………………………二、影片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 一 姓名文化……………………………………………………………………… 二 信仰文化…………………………………………………………………………三、影片体现的文化价值观 …………………………………………………………… 一 自我体验永不放弃………………………………………………………………二 美国精神和追求成功的价值观 ……………………………………………… 三 天道酬勤走向成功………………………………………………………………四 奔跑与自力更生的价值观………………………………………………………五 永不言败始终如一………………………………………………………………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
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的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然而/人人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就难以融洽/整个社会也会缺乏凝聚力。于是/阿甘这个“ 温情”形象应运而生/他并没有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野心”/只是凡事都凭一种淳朴而又认真的天性而为/他对朋友尽心尽力/对爱人忠贞不渝。这种性格也许正是美国当代所缺乏而又提倡的吧。四 奔跑与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奔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上帝眷顾阿甘,赐给了他一双会跑的腿,最终能成为橄榄球明星。阿甘具有超常的奔跑能力,奔跑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阿甘跑遍美国、众人也跟随他跑。因为那正是美国经济大发展、美国信心的重塑和美国传统的重新寻回。美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的浓缩体现,是整个美利坚民族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阿甘的奔跑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执着以及对信念的坚定。阿甘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不幸和艰难,但上帝总是没忘记给他打开另一扇窗,每次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信念和执着让他化险为夷,帮他脱离困境,并最终助他成功。每个人无法得知自己的命运会如何,用阿甘母亲的话讲,需要自己用一生去探寻。通过阿甘和珍妮命运不同的对比,让观众感受阿甘一生的神奇色彩,同时可以从侧面体会当时美国社会的奇怪现象。珍妮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似乎归于平静,她重回绿茵镇使观众和阿甘都看到了希望,她本该重拾生活信心与心爱的人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珍妮选择再度离开,而真正开始幸福生活时,不久她就离开了人世。凄凉的片尾留给观众的回味太多。上天没打算给他们长久的幸福,珍妮最终死了。如果珍妮没有死去,她真的会喜欢这种生活吗?当代美国社会物质文明空前发达,而精神文明远远没有相应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冷漠,传统道德观出现了迷惘。在美国,种族歧视可以消解,战争可以结束,连低智儿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阿甘”的意义已远远超越所谓的“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它折射出的是人们文化价值观念需要重构。五永不言败始终如一坚忍不拔/始终如一是贯穿阿甘整个经历的一个性格特点/在对待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阿甘的智商仅有 /可是入伍不久便被教官称赞为智商有 H的天才大兵 J-42##K1H7J2##21#7。这绝对不是讽刺/也不是巧合/而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观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效应。在运动方面亦是如此/阿甘能成为顶尖级的乒乓球运动员/并参加中美乒乓外交/其性格特点潜能在体验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他的运动要诀便是无论发生什么事/眼睛都不要离开球+,-- 2 / ,- -/ 4/ 4 ; . . F -!!7。阿甘成为“ 体育英雄”后在社会上所得到的认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人对“ 英雄”的看法。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崇拜的对象有指挥千军万马赢得战争胜利的军事统帅/有在开拓西部地区过程中涌现出的传奇英雄/有白手起家、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 霍雷肖式”英雄。到了 H世纪/美国青年所崇拜的更多是体育明星、电影明星、歌星、经济奇才以及做出壮举的其他人。他们的成功与美国社会中对个人能力的肯定和靠个人奋斗而取得成功的尊崇息息相关。四、结束语《阿甘正传》中因低智而被人瞧不起的阿甘,受母亲的熏陶而坚强,因詹妮的鼓励而执著,切身感受詹妮和巴布等人毫无保留的善良,单纯而认真地履行和坚持“跑L福雷斯特,快跑LG的哲学,跑进了青春勃发的大学,跑遍了激情四射的赛场,跑出了战火纷飞的战场,5
成了明星,成了英雄,成了名人,成了人们争相崇拜的偶像。阿甘的实例告诉世人, MN1!;81-!7J4;,,-.O227M,命运在你自己把握之中,谁也无法替你决定。只要胸中有志,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成功是属于你的。6
参考文献[1] 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12- 17.[2] 齐文颖.美国史探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9- 123.[3] 张涛.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3- 106.[4] 林恩.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0-115.[5] 朱漱珍.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J].唐都学刊,2008:12-14.[6] 熊薇.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9(15):31-32.[7] 罗 艳 丽 . 《 阿 甘 正 传 》 : 美 国 传 统 价 值 观 的 呼 唤 与 回 归 [J] . 电 影 评 价 ,2006(19):18-21.[8] 高洁.论《阿甘正传》中的“奔跑”意象[J].电影文学,2010(04):22-23.[9] 刘晖.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38-39.[10] 张碧航.电影《阿甘正传》的英文原版人物话语特点分析》 [J] .电影评价,2006(04):25-29. 7
致 谢 词本人的毕业论文在网络教育学院国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自己二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在此,我要对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在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参考文献的作者们,在此表示感谢。经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我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理解,并使我对英语这个专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时,写作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上受益匪浅。8
摘要20 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通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人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本文旨在浅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一些美国人的价值观。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乐观主义 种族歧视 I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and human beings into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age, the medi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movies, and other more advanced form of 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Which movie is perhaps the most influential media. Movies reflects thelives views and values of people. Though the movie viewers will know the different nationalpeople’s way of life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life. We left a deep impression from the heroForrest Gump’s life experience of legend. Through this film we learn about the generation ofinheritance views and values including American optim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Key words: American Film Forrest Gump Optimism Racial DiscriminationII
导言价值观历来就是学者们认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学者一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焦点和方向中探索研究价值观,那么到底什么叫做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的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而美国人又有哪些价值观呢?本文将从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来分析美国人的一些价值观,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阿甘正传》浅析美国人的乐观主义,第二部分将从《阿甘正传》浅析美国人的种族歧视问题。电影《阿甘正传》主要描述的是一名叫 的一生,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川,父亲早逝,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 ,但凭借跑步的天赋,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中,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丹中尉。在一次战争中,布巴牺牲了,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船开始捕虾。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积累了大量资产,阿甘和珍妮青梅竹马,刚开始珍妮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愿意与阿甘一起,但经过许多事之后最终回到阿甘身边,并与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人的价值观一、影片历史背景解读一时代背景谈到这部影片就不能不谈到美国八九十年代开始的社会价值批判和重建思潮。这个思潮对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进行反思,倡导以保守主义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回归《阿甘正传》正是这次反思和价值回归运动的折射,它本身也艺术地反映了这种价值观念。谈到价值回归就不得不谈到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中坚力量。与一般的印象不同,叛逆和冲动从来不是美国社会历史的大主流。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保守和具有强大的宗教精神的上层社会。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价值回归运动正是主流意识对六十年代以来的流行文化和社会道德破坏现象的一次反动。唯有了解了这一文化背景,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在美国人民尤其是上流的保守主义社会阶层心中的深刻反响。影片把主角阿甘设定为智商为 的傻子,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出于美国社会的“反智”传统“,反智” !!!是属于对现代文明反思运动的一部分,常以嘲讽的方式批判现代文明的弊病,与理性主义!!!对抗,反思所谓的“理智精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对政治文化精英所倡导的现代文明采取叛逆态度《阿甘正传》带有反智的色彩,但主要的目的不在反对“精英”对社会的把持。把阿甘设定为傻子是对于现代人智商决定论的否定,是对社会观念的反讽;这样的“去智”设定反过来提倡生活的“大智慧”,同时可以增强戏剧性效果。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把阿甘设定为傻子可以以弱智的缺陷凸显阿甘的优势,即阿甘的品德和行为,这是需要突出的重点,这样的设定现实了编导的价值取向和匠心。阿甘妈妈的口头禅,"###做傻事才是傻子,包涵了对智商的否定和对道德、行为、结果的肯定。其三,片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历史的再解释进行价值批判,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目的性。弱智的视角和经历可以使编导对于历史和价值的批判建立在貌似客观的境地,使人有一种代入性的真实感,对编导的视角无以批驳。同时,阿甘的缺陷使他成为一般概念上的弱者,能够增强大众的接受和亲和程度。从影片的最终效果来看,弱智的角色设定是非常成功的,阿甘奇迹般的经历和成功都被大多数的观众认为理解和欣然接受,隐藏的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也毫无冲突感$如果将阿甘设定为普通人或知识精英,那也许就真的成为所谓的“励志片”了,其说服性和戏剧性都会大打折扣。二 历史的解读造阿甘的经历贯穿了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历史,他作为见证人参与了那一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六十年代的猫王、披头士、嬉皮士等流行文化,到越南战争,反战运动,水门事件,中美乒乓外交等政治事件。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笔墨重述了这些历史事件,使阿甘作为见证人和参与者,并以言行表达观点和见解,以一种独特的设定视角对完成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解释和反思。当阿甘作为全美橄榄球明星队队员受到肯尼迪总统接见时,由于喝了过多的汽水,当总统问他感觉如何时,阿甘说想要尿尿。当阿甘在厕所洗手时,肯尼迪总统及其弟弟的合影照片就放在厕所洗手池的香皂边,背后正是玛丽莲梦露的大幅亲笔签名照片。尿尿、厕所和照片暗示了总统兄弟与玛丽莲的非正常的暧昧关系,一般认为梦露正是由于在与肯尼迪1
兄弟的暧昧关系中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东西而被灭口,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绯闻。这一事件随着肯尼迪兄弟相继被刺杀而终成不解之谜。又如,阿甘成为越战英雄后,进入白宫接受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并被授予奖章,编导在这里加入了一个总统开玩笑问伤,阿甘脱下裤子露出屁股上的伤疤对准约翰逊总统的情节。我们都知道对别人露屁股是儿童恶作剧的行为,在这里通过阿甘的这种行为表示对约翰逊总统的嘲讽,以喜剧的方式表达对这位总统支持越战行为的否定态度。在对水门事件的描述中,尼克松总统推荐阿甘住到“水门饭店”,从而使阿甘在无意中撞破水门事件,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体现了对尼克松的挖苦。尤其是片中尼克松对阿甘说“%我的人会安排一切”,暗示了总统的自作聪明,极尽讽刺之能事。片中穿插了一系列政治、文化人物的被刺杀事件,这些事件作为那个时代社会进程的标志,凸显了那一时期社会和政治的冲突和混乱,显示了整合价值观的迫切性。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文化裂痕重重,而开展新的全民价值回归,需要对一些文化心理上的裂痕进行消解和弥补。这种消解通过一个弱者的角度并以娱乐为方式是最为合适的。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中一道深深的裂痕,缘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以及白人深刻的种族优越感《阿甘正传》站在白人的主流立场上对种族歧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解读,并试图弥合这一裂痕。影片以阿甘的名字的来源揭开了这个话题,阿甘被设定生在亚拉巴马州,这是美国南方种族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州,马丁 路德 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在此兴起。阿甘被以臭名昭著的 & 党创始人福雷斯特的名字命名,但他一贯采取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黑人 ,他与黑人巴布成为最好的朋友,他积极参与黑人的社区活动。这样,在种族问题处理上,影片贯穿了 & 党、黑人入学事件、黑人民权运动等历史事件,整体上以美国南方为背景 ,最终以白人、黑人的和谐的现状消解了种族歧视的历史。在《阿甘正传》中,种族地位的差异被解读为经济地位的差异,并以个人致富的“美国梦”作为解答的方法。巴布家世代捕虾为生,巴布的妈妈、奶奶都为白人煮虾。当阿甘发了财,成立起捕虾公司并依照自己的承诺把巴布的一份钱交给巴布的妈妈后,情况改变了,巴布的妈妈转而雇佣白人为自己煮虾。这一解答轻松娱乐,融合了“美国梦”的奇迹,能够使大多数观众满意。二、影片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一姓名文化.阿甘'(()"*%+,,-,./0#1-234!5-/!+-6#1#7"-#,,!#-,.75--##,/-#-!!!#-&&!8&!7#.,./-9-,2./70#--,#-,!!#-2-/,!!/:#9;7<我还是个婴儿时,妈妈给我取了内战英雄内森 贝德福德 福雷斯特将军的名字,是他创建了这个叫三 & 党的集团。”三 & 党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8 来源于希腊文,意为“集会”,&! 意为“种族”。因三个单词首字母都是 &,故称三 & 党。三 & 党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进步人士和黑人群众。影片中,追阿甘的汽车车头挂了明显的三 & 党旗帜,表明他们欺辱黑人以及像阿甘一样的人群。阿甘自叙了他的名字的来源,我们就不能不提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内森 贝德福德福雷斯特+-6#1#,=>=,他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反对北方军的一个骁勇善战的南方名将/他创立的战术现在还是美国军校学生学习的样板/这在南方尤其是阿甘的故乡阿拉巴马是引以为豪的。但这位阿甘口中的内战英雄除了创建三 & 党,还参与了另2
外一件与极端的种族主义有关的史事/即他指挥部下实行了遗臭历史的皮洛要塞大屠杀。阿甘的母亲说/用福雷斯特作为阿甘的名只是要告诉他“我们人人有时都会做出一些没道理的事情”。的确有许多事情“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如三 & 党的创立以及福雷斯特对此事的参与$福雷斯特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皮洛要塞大屠杀/与他的整个不凡的军事生涯相对照也确实是不可理喻的$同时阿甘的母亲给阿甘取名这件事本身也是难以解释的%美国人往往会选自己尊敬或崇拜的人的名字作为子女的名字,但阿甘母亲对福雷斯特将军远谈不上尊敬或崇拜。谈完了名,我们再来说一下阿甘的姓,?0@ 本意是笨蛋傻子,智力障碍者。对于?0@ 这个姓,一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它在影片中的语义双关,对于暗示人物阿甘的性格和命运,以及揭示电影的情节和主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应清楚美国人选姓的随意性。英美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例如圣经中的 # 亚当/)4 夏娃,姓在 世纪诺曼底征服后才出现,直到 世纪才广泛流行推广。美国人的姓的随意性体现在他们并不刻意避讳那些难听的或给人以不好的语义和心理联想的姓,例如来自职业的姓6-屠夫$反映个人的特征的姓 "-个子矮的$来自动物名称的姓 5!1狼$以器物的名称为姓的 3A棺材,甚至还有诸如 *坟墓,@毒药,(强奸者等怪异的姓。.布巴6?66%0.246:61#6!7@!!!6,:!;1-!##;.73.!4B'(()"*%0.7@!!!7对这段台词的解读,有评论认为 6 是对 6:61#6! 的昵称,这实际是对美国的姓名文化的误解。美国人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C自取名C姓,中间名有时会缩写,如 (!#57(2。而昵称则是亲朋好友间常用的亲切称呼,是在教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常有如下情况 %7保留首音节,如 D!#昵称为 D,如果本名以元音开头,则可派生出以字母 + 打头的昵称,如%)#,# 昵称为 +#。7结尾C或 .,如%称 * 为 *.。7采用尾音节,如%-. 昵称 *.。7由一个教名派生出两个昵称,如%#, 可派生出#. 和 D, 两个昵称。7不规则派生法,如%5!! 的一个昵称是 6!!,因此美国前总统 5!!EF3! 被亲切称呼 6!!3!。结合上述情况 6: 的昵称应该是 6.,或 6 亦或是 6 才对。那 么 6 到 底 是 指 什 么 呢 B 要 正 确 解 读 6 , 首 先 应 该 先 了 解 美 国 俚 语“#;G,这个词最初起源于美国南部,指白人农场中那些整天在烈日炎炎下劳作的人,这些人颈部总是被晒得发红,而且没受过什么教育,思想顽固,同时也是不可救药的种族主义分子,奉行性别歧视,对枪支、卡车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北方人把这个词作为对南方乡巴佬的泛称。而 6 这个 名 字 则 是 南 方 乡 巴 佬 中 很 典 型 和 老 套 的 名 字 。 虽 然“#;G带有贬义,但在美国被称为“#;G的一般是那些南部白人农民,比如农场主、牛仔等等,黑人是不会被冠以如此称谓的,因此 6 对自己竟然拥有白人专有的绰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他问阿甘“你能相信么BG。二 信仰文化阿甘与甲壳虫乐队的约翰 列侬接受电视台的同台访谈,当阿甘被问及“你对中国有什么印象”时,他说“,3-/-.42--7中国人从不去教堂G,约翰列 侬 随 即 反 问 “ +!2/B 没 有 宗 教 吗 G , 主 持 人 则 给 出 评 论 “ -#27难以置信G。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关于人与神的关系的探讨是贯穿始末的。阿甘始终相信上帝,3
与上帝同在,而且在片中上帝似乎也非常的眷顾这位年轻人。相反,丹中尉与上帝的关系是经历了很多风雨和坎坷的%从因为失去了双腿变得再也不相信上帝,愤世嫉俗,苟且偷生到 在 暴 风 雨 中 诅 咒 上 帝 , 与 上 帝 摊 牌 , 再 到 最 终 与 上 帝 的 和 解 #-,-#三个阶段,这也正是怀疑信仰、与信仰抗衡到信仰回归的过程。如果要深刻理解电视台主持人对于中国人不去教堂的惊愕反应和丹中尉与上帝的最终和解,就不能不提美国人的基督教信仰。美国的建国本身就与宗教信仰有关,自16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地,德国的马丁 路德、法国的加尔文成为改教后基督教新教的领袖。教内教民热切的要求净化教会,这些人便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想要摆脱与传统天主教有关联的一切,让《圣经新约》来决定教会的准则。而在当时国教专横的英国,清教徒受到英国政府与英国国教的迫害。他们怀揣着希望与梦想移民美洲新大陆,于 H 年乘坐“五月花号”登陆马萨诸萨州,建立普里茅斯公民自治团体,清教徒开始在美洲大陆上扎根,为“移民国家”美国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美国人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始祖亚当和夏娃犯戒%偷吃禁果,而耶稣通过牺牲自己来进行赎罪和拯救人类,因此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来赎罪,从而得到心灵净化和身心解脱的愉悦与欢乐,开始回归上帝的征程。三、影片中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一 自我体验永不放弃阿甘()。阿甘的名,俚语里有“呆瓜”的意思。这个富有寓意的名字真会注定阿甘一生的命运吗?阿甘的名字来自于美国的内战英雄,三 & 党的创始人内森I贝德福德I福雷斯特,他的母亲给他取这个名字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人们有时候会做一些不近情理的事情”。阿甘只付出不求回报,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遍了全美国,最终跑到了终点。阿甘的形象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主流性。“G7阿甘信守了承诺,最后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阿甘持有一股“傻劲”,做任何事都执着而投入。典型的阿甘用语“ "###(傻人做傻事)7G他的所作所为是偶然性的、无意识的,这种强调“傻人傻福”的偶然性的思想颠覆了人们所熟知的价值追求。这也正符合美国人推崇个人奋斗,即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只要亲自去尝试,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二美国精神和追求成功的价值观阿甘头脑简单、本性善良,做任何事都执着而投入,这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精神,这是一种对上帝奖励善良的希望。同时,它更包含了一种基调:向前,跑。这是阿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阿甘的一生是传奇的,但阿甘的坚韧是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所以他的淳朴执着造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这都归功于上帝的眷顾和垂爱,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阿甘始终无法捕到虾,于是前往教堂祈祷的场景;他从白宫的国会英雄,一步跨上反战的讲台,在台下看到了阿甘的詹妮大声呼喊着他,阿甘冲下讲台,两人穿过广场和人群,在万众欢呼中于独立纪念碑的映照池中紧紧拥抱在一起。在欧美文化语境中,无疑地暗示西方人接受洗礼的场景和寓意。最后他和他的儿子一起等校车的画面正是生命延续的表现,人生就像那片飘起的羽毛起起落落!三天道酬勤走向成功阿甘的执着、善良、忠贞在事业回报上结出了硕果/使他成为一代商业大亨。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想有某些相似。如阿甘在一次捕虾过程中遭遇了大风暴/其他的捕虾船只都遭受重创/唯独阿甘的船毫发无损/阿甘利用他的才智进而垄断了捕虾业/这也可以说是一种“ 天意”/是上帝回报给阿甘的一份厚礼。美国文化的主要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