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06 09:06:08浏览次数:44
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保险公司大力宣传、积极营销、产品创新和提高投资能力是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发展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家财险;发展困境;产品创新;发展对策一、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发展面临困境自 1980 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作为“老三险”之一的家庭财产保险发展缓慢, 2014 年以来,其业务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2 年至 2014 年连续 3 年保费收入年均降幅达 21.05%。据《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5 年全国非寿险市场保费收入为 1580.4 亿元,比 2014 年增加 23.4%,而家财险下滑势头依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家庭财富逐步积累,然而 ,家财险的市场却越来越小,实属反常。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家财险产品:一类是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分为普通型和组合型。普通型综合保险是最为传统的产品,包括主险和附加险。组合型综合保险是将普通型的主险和附加险进行不同的搭配组合,打包销售,如人保的“金锁”。目前,组合型保险的保障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家庭财产、家庭第三者责任外,还为家庭成员的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提供保障,如平安的“吉祥三保” ,有的还涉及宠物责任、监护人责任、家政服务人员责任、家政服务人员意外和临时租房费用等。组合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近年来产品创新的成果,也是目前家财险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但总体销售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二类是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集保障、储蓄和投资于一体,保户交保险投资金,保险公司以投资收益的一部分作保费,保险期间,保户可获保险赔偿,保险期满,保户领回保险投资金并可获投资收益。2000 年 12 月,华泰财险推出国内首只投资型家财险“居安理财”,早期的投资型家财险都为固定利率产品,收益率一般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由于收益免税和它的保险保障功能,与银行存款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很受消费者欢迎。但这类产品,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和退保的风险:银行利率下调,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与产品的预定收益率倒挂,出现利差损,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银行利率上调,产品的预定利率低于银行利率,保户退保,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2004 年后我国进入加息周期,固定利率产品失去了市场。2004 年 6 月华安保险推出了全国首个联动利率产品华安金龙收益联动型家庭财产保险,随后,联动利率产品逐步成为投资型家财险市场的主体,其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同步调整,分段计息,较好地防范了利率风险和退保风险。不管是固定利率还是联动利率产品,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投资型家财险的期限比较短,一般为 3-5 年,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了限制,因而产险公司并没有爆发出对投资型产品的热情。 三类是专项保险,如房屋保险、民用液化气保险等,目前主要是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简称房贷险),以前,购房者贷款买房时,必须购买房贷险,保险公司由贷款银行指定,房贷险赔付率低、业务风险小,各保险公司为了抢业务,付给银行高额手续费,近年来,房贷利率连续调高,许多购房者到银行提前还贷,同时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在退还购房者保费后,当初向银行交纳的高额手续费并不能收回,业务亏损严重,加上目前银行不再强制贷款人投保房贷险,房贷险由各家保险公司争抢的肥肉,转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少保险公司主动收缩甚至退出房贷险市场。以上三类产品的经营都不理想,家财险的发展陷入困境。二、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发展的对策(一)保险公司要重视家财险的经营虽然,我国家财险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发达国家的经验预示了家财险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发达国家,家财险的投保率已达 70%,美国甚至高达 95%,而我国多数地区家财险的投保率尚不及 5%,特别是我国家财险面对的是一个有着 3 亿多家庭的潜在市场,保源十分丰富,家财险发展空间巨大。从长远看,办好家财险不但会为产险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优化业务结构和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同时,借助家财险的示范效应,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可为其他财产保险的开办打下良好基础。保险公司要有长远眼光,提高对家财险的认识,抱定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切实投入精力,办好家财险。(二)进行产品创新一是完善保障型产品。保险公司应认真分析本地的风险状况和客户的需求,研发出具有广泛保障范围、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家财险产品。可借鉴美国 HO 系列保单,进一步扩大家财险的承保范围和保障程度。根据客户的需求,可将现金、金银珠宝、首饰、邮票、字画、古玩、艺术品等财产纳入保障范围,根据近年来楼市的火爆和家政服务业的兴起,可推出装修险、搬家险,家政险,让家庭“享受”全方位的保障。另外,综合保险的保障虽然全面,但有强行搭配之嫌,保险公司可从附加险中挑出一些针对性强、责任独立的险种,如盗抢险,作为专项保险承保,客户担心什么损失,就买什么保险,完全自主。二是开发投资型产品。我国居民重储蓄、轻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财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实物资产的比重下降,银行存款、有价等金融资产的比重上升。投资型家财险兼具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的双重功能,迎合了我国居民防范家庭财产风险和家庭财产保值增值的双重需要,也有利于产险公司聚集一部分社会闲置资金,提高巨灾年度的偿付能力。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也表明,在具有储蓄偏好的国家,发展投资型家财险是做大做强非寿险业的有效途径。(三)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通过宣传增加居民对家财险的了解,让居民意识到家庭财产风险的存在,知道家财险与政府救灾 的区别,觉得购买家财险是必要的。宣传推广的手段应多样化,如在大灾现场召开理赔现场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理赔案例,开办家财险知识讲座,节假日在市区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家财险知识有奖竞猜,柜台和保险销售人员散发家财险宣传单,建立保险知识网站等,提高居民保险意识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因此,宣传应长期进行,持之以恒,逐步渗透。参考文献:〔1〕王绪瑾.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新企业,2012.〔2〕马国强.发展家庭财产保险对策.中国保险,2013.〔3〕郑功成.财产保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