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9]音乐与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22 15:08:44浏览次数:53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课程名称【编号】:音乐与文化 【0839】 A 卷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述题:(共 4 题,20 分/题,共 80 分) 1、 简述民族乐器的分类法。 答:吹、拉、弹、打。2、简述十二木卡姆的音乐结构。 答:新疆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形成于公元十世纪到十三世纪,公元十五世纪走向成熟繁荣.是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古西域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珍贵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3、 简述黄自创作的民族特点。 答:黄自(1904—1938),上海人。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毕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在介绍西洋近代音乐理论、培养专业人材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早年曾赴美学习音乐。回国后在沪江大学上海音专专任作曲理论教授,教务主任.几乎担任了该校全部音乐理论方面课程的讲授。他教学认真,具有很高水平,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作曲家。另还创作了交响音乐、室内乐、清唱剧和歌曲等 94首作品。其中《怀旧》与《长恨歌》等是我国在交响乐和清唱剧方面较早的尝试;他的歌曲《玫瑰三愿》、《点绛唇》、《南乡子》、《天伦歌》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抗敌歌》、《九 ·一八》、《旗正飘飘》是我国最早的抗歌曲,在民族解放战争期间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他的作品涉及范围较宽,大部具有较高艺术质量。以艺术歌曲数量最多,也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和成就其中或以古诗词为题材,他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原诗的含意,井给予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刻画。其中以《点绰唇》及《南乡子》最突出。 《点绎唇》的音乐气势宽广、情绪明朗乐观,具有一定民族风格。艺术歌曲中以现代词为题材的以《玫瑰三愿》较好。黄自的艺术歌曲中还有一部分是以现代人的诗词作为题材的,其中《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这三首是专供音乐会演唱的独唱曲。在这些作品中,他注意了发挥演唱技巧的特点,对钢琴伴奏的运用与和声的处理等都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体现出他的独特创作个性:用严谨的形式、洗练的笔调、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和声语言来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和内在的激情。此歌的词作者龙七当时正在国立音专讲授文学。1932 年 3、4 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到校上课,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此写下《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托感慨,经黄自作曲后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第一段是叙事性的,音乐明朗安静,短短的引子之后是一个方整的乐段第二乐段的旋律比第一乐段更华彩丰富,音乐情调平静优雅,表达玫瑰的愿望略显热情。4、简述说唱音乐的分类。 答:(1)八分法: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2)四分法:鼓曲、评话、快板、相声; (3)五分法: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牌子曲类、琴书类。 (4)二分法:牌子曲类(讲唱文学中的“乐曲系” )和鼓书类(讲唱文学中的“诗赞系” )。前者是由唱曲子发展而来,后者由说书发展而来。二、论述题:(共 1 题,20 分/题,共 20 分)1、我国民间音乐的形式风格特点。 答:民间音乐,是广大劳动者创造运用的音乐,主要含民歌、器乐、戏曲、说唱、歌舞五大类。劳动者虽无高深的文化修养,但他们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音乐创造都是有感而发,因而具有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加上集体的智慧和世世代代的积累,民间音乐大都是沙里淘金的精品,形式短小精炼,风格清新活泼,意象生动深邃,有动人心弦的巨大感染力。- 1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