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入园记个案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03 09:07:14浏览次数:40小明入园记个案研究报告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步。对他们来说,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及长辈,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都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的渡过初入园的焦虑期,愉快的上幼儿园,这是每个幼儿教师而临的课题。一、案例描述小明,女,2006 年 6 月出生,2009 年 9 月出开始在其他幼儿园入学,9 月 14 日家长要求转入我园。家长在报名时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孩子从小由爷爷带大,在家活泼开朗,但也很自由,想干啥就干啥,同时怕见陌生人,在外面非常胆怯。也说了要求转园的原因:自从上幼儿园这两周,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白天在幼儿园哭,眼睛皮都揉破了,晚上回家也哭哭啼啼,非常缠人,可能是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总是哭的缘故,老师说一整天 .上百遍地念叨着同一句话"我耍找我爷爷,"年轻老师缺乏了耐心,吓唬了孩子,可能还让孩子罚站了,所以现在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上幼儿园。二、个案主要事件:9 月 14 日晚上,班级老师对小明进行了家访,了解了小明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并针对小明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建议:为减轻孩子入园焦虑心理,和家长约定先巾家长陪一起上幼儿园,再过波到缩短孩子在园的时间,并用相机记录孩子在园的情况。(9 月 15 日-18日)第一天一早,小明爷爷带着小明来了,一上午孩子小手没有和爷爷松开过,她背的小书1
包也不肯拿下来。小朋友们唱歌、游戏她只是低着头,老师试图接近她,想拉小明的手,但她立即要哭,老师只好放弃。可能是换了环境也可能是有爷爷陪在身边,尽管孩子一步不肯离开爷爷,但没有大哭大闹,家里人非常满意了。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吃午饭,家长、老师都没有强求。第二天,她的情绪比以前有了好转,一整天都没有哭,只是表情还很忧郁、无助,不肯和其他小朋友玩。其间我们想尽办法转移她注意,可管怎样她的视线总是米膂离开过爷爷。爷爷的陪读然让小明停止了哭声,但她对爷爷更加依恋,为此我们协商改换妈妈来陪读。妈妈--来我们就对小明说"妈妈只能坐在后而看,你要认真听老师.上课,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这样妈妈才愿意来陪你。"小明点点头。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把半 H 活动内容安排的丰富有趣,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喝水、入厕了,眼光敢正视前面了,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她也敢抬头看了,并且愿意在幼儿园吃午饭了。在手工课上,小明看见孩子们在用彩色纸做"糖果",她也愿意尝试做,老师立刻教她怎样搓纸、怎样"包糖",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她,对于她的进步给她贴了贴画"小红花"。我们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放松了好多。通过家长适当或短时间退出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小明逐渐熟悉并旦喜欢老师。第四步,家长逐步退出。我们告诉小明妈妈要去单位请假,离开一小段时间,但会按时回来,让她有所期望。同时用丰富多样的游戏及活动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有小伙伴2
共同游戏的快乐。第五步,在孩子基木适应幼儿园生活、能独立上幼儿园时及时给予鼓励、赞许。这样做便于幼儿愉快地度过新入园的适应期。3.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帮助幼儿尽快喜欢这个集休新奇的事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活动室墙面的布置以及活动室各区域的设置,应为幼儿创设安全、丰富、多彩 、幼儿感兴趣。宽松的精神环境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以真诚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而不能够为孩子不停的哭闹而采取恐吓或变相体罚(如罚站)等方式。要在和孩的交往中,逐渐建立感情,让孩了对我们老师产生依恋,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指导策略及案例启示对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具有--定的指导性和推广性。不足之处对个案的分析显得比较单薄,仅从儿童依恋心理、家庭教养环境两方而进行了分析。实际上入园适应问题,和幼儿的性格、气质、情绪情感等心理各方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园物质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粟在分析时做到更加全而细致,并旦以此为基础再提出指异策略,会更加饱满和有说服力。三、案例启示1.教师付出真诚、亲切、自然的爱,真正做到“老师像妈妈”,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依恋,多给予孩了抚慰、多亲近他们,用真情唤起幼儿的心声,让孩了生活在温暖、平等、宽松的3
环境中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2.争取家长配合,建立家园共育的桥梁。家长与幼儿园双方需共同努力,在沟通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才能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评语本文选取了入园初期明显存在分离焦虑和入园适应问题的-一个小女孩为案例。在个案研究中,老师通过家庭访问,制定了“家长陪同上幼儿园,缩短孩了在园时间,相机记录在园情况,老师重点关注”的基本策略。通过一段时间家园的共同努力,个案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该案例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幼儿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和入园适应是一线教师应尤其关注的问题, 也是幼儿健康和落发展的关键一一步,针对该问题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也非常恰当。案例描述生动,分析比较恰当,行文顺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