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兽医公共卫生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7:01浏览次数:45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卷类别:网教 专业: 畜牧兽医 课程名称【编号】: 兽医公共卫生学 【101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题(共 10 题,任选 6 道题做,5 分/题,共 30 分)1.兽医公共卫生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性、比较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等与让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增进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经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 各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 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 3.微生态系统: 微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 (即基因)相互交流的统一的生物系统。 6.自然疫源性疾病: 有些疾病的病原体、传播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野生动物)在自己的世代交替中无限期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自然维持平衡状态,不依赖于人和家畜的参与。但是,对该病原体易感的人和家畜闯入此系统时就会感染发病,这种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动物检疫:动物检疫(animal quarantine)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国家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法定检疫对象进行认定和处理行政许可行为。 8.自然疫源地:由自然疫源性疾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域,称为自然疫源地(Natural focus)。这些地方主要包括原始森林、沙漠、草原、深山、沼泽、荒岛等。 二、简答题(共 5 题,6 分/题,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功能?答:(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服从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 1 - (1)能量流动是单向地、不可逆地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能量以光能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不再以光能形式而是以热能形式逸散于环境中。 (2)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即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时沿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顺序被逐步减少,呈递减规律,后者获得能量为前者所含能量的 1/10。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如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和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许多食物链错综复杂的交错在一起的。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交叉、相互联结,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 (3)“生态金字塔”: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答:自然因素:短时性、破坏性、局限性、特定性。如:地震、飓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互为因果,认为因果占主导作用,人对自然的干预力、干预规模的日益加大,造成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破坏。3.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是什么?答:动物检疫的范围是指动物检疫的责任界限。根据我国动物检疫有关法规的规定,凡在国内收购、交易、饲养、屠宰和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贸易、非贸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运载工具,均属动物检疫的范围。 1、动物检疫的实物范围 (1)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 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主要是家畜家禽和各种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动物产品包括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2)出入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出入境动物检疫的范围包括主要是动物、动物产品及其其他检疫物。动物是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兽、蛇、龟、鱼、虾、蟹、贝、蚕、蜂等。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动物水产品、奶产品、蛋类、血液、精液、胚胎- 2 - 骨、蹄、角等。其其他检疫物是指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动物性废弃物等。 (3)装载、饲养动物及产品的工具 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装载容器、饲养无、包装物以及运载工具,包括车、船、飞机、包装物、铺垫材料、饲养工具、饲草饲料等。 2、动物检疫的性质范围 (1)生产性动物检疫 (2)贸易性动物检检疫 (3)非贸易性动物检检疫 (4)观赏性动物检检疫 (5)过境性动物检检疫 4.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答:拟定流行病学调查表 → 确定调查范围 → 座谈询问 → 查看现场 → 收集流行病学资料→ 实验室检查 → 流行病学分析 5.人兽共患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答:1、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或各种寄生虫等。非生命性的公共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2、同一种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或多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并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或单向传染。 3、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性的,也可以是间接接触性的。 三、论述题(共 2 题,任选一题,40 分/题,共 40 分)1.兽医公共卫生在重大应急事件中的作用?答: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不受污染中发挥作用,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动物防疫与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通过动物医学试验促进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2.试论述发生一、二类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答:(1)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坚持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抓好平时补免,保证免疫密度和效果。 (2)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3)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体制改革。 (4)强化检疫监管,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5)强化动物卫生条件评估,加快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6)强化动物标识及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推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全程可溯管理。 - 3 - (7)强化兽药市场集中整治,落实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措施。- 4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