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发布时间:2023-04-30 12:04:15浏览次数:86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学不仅是在共时关系中存在的艺术样式,而且也是一种历时的形态,是伴随着人类变化和发展脚步的一种历史现象。我们前面分别把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经验形式,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进行的探讨,基本都是在静态视野下的分析和理解。文学有着自身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在它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中,透露着文学的历史本性,我们要想真正回答文学是什么,要想全面理解文学,就必须知道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演变受制于哪些方面的影响,文学的演变过程能够给我们提供何种启示,其中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重视。这一节,我们将用适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些必须讨论的问题。 一、文学的起源 了解文学的起源,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本质,认识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文学的价值取向。但是,从发生学角度来研究文学的起源问题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工作。这种繁难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久远。由于历史久远,我们能够掌握的事实或资料很少。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最早的【神话】 、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史前艺术就已经萌芽了。同时,我们作为现代人遥望远古的艺术,在理解上也存在许多困难。二是原始时代,文学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诗、歌、舞是三位一体的,甚至可以说,文学艺术常常是人的生产劳动或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因素。远古的人们对文学显然是没有任何自觉意识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根据有限的史料,克服各种困难深入研究了文学的起源问题,人们一直在努力并试图对文学的起源问题做出更为合理的答案。1、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历史上,人们曾以各种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多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模仿说在古希腊相当盛行,许多文艺家和理论家都发表过自己的模仿说思想。【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1]这就是说,模仿是人获得知识、生活和艺术产生的根源。亚里斯多德曾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2]这实际上在告诉我们,文学和艺术都是在模仿中产生的。亚里斯多德甚至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他说:“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3]把模仿视为人的本性,是在强调模仿并非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出于人的内在需要人类活动,是人的固有倾向的体现。关于文艺起源于模仿的观念,在中国的古代也是存在的,如《抱朴子》中记载:太昊“师蜘蛛而结网”;《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五代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笔法记》);清代的思想家【叶燮】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叶燮】:《原诗》)尽管古代中国人有这样一些关于文艺模仿论的看法,但与西方相比,模仿说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不大。模仿说是西方最有影响的一种文艺理论学说。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巫术说,是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一种艺术起源的观点,是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泰勒】认为野蛮人的世界观是一切事物都有人格化的神灵,一切现象都有生命,这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方式,是原始巫术的直接产生原因,同时也孕育了艺术等原始文化。【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中对原始巫术进行了描述,他说:“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前者可称为‘相似律’,后者可称为‘接触律’或‘触染律’。巫师根据第一原则即‘相似律’引申出,他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从第二个原则出发,他断定他能通过一个物体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曾被那个人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之一部分。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4]这些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相信事物的模仿或事物的图像同样是“有灵”的,它们之间或是因相似,或是因有过接触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由于这样一种观念,使得原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创造并举行了一些巫术仪式,以祈祷和保佑他们达到目的。一些原始舞蹈,现存的许多岩画都在共同说明着这一点。因此,持巫术说的学者们就认为,人类最早的艺术是在巫术观念的推动下,在巫术活动的过程中孕育出来的。 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是【席勒】和【斯宾塞】。在【席勒】看来,游戏是人的自由本质的体现形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5]所以,【席勒】认为,人在现实世界中常常要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束缚,当人有了剩余精力,在暂时摆脱了生存和其他现实关系的拖累之后,会出现游戏 的冲动,进而会进行游戏活动。但是,【席勒】并不把所有的游戏都视为艺术。他认为游戏和艺术虽然有类似的条件,但一般的游戏与作为艺术创造的游戏是不一样的。“审美的游戏”是在一定创造法则的参与下来进行的,这种理性的法则表现为艺术家的主动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这里蕴涵着审美的规律。总之,【席勒】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的游戏冲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起源是游戏。【斯宾塞】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宣泄,是人在无现实功利目的的心态下的一种生命活动。 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说是一个较有影响的说法,有许多人曾经相信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普列汉诺夫】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文艺起源于劳动这一观点。他在《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大量材料,论证了生产劳动与原始文艺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是从实用目的出发的,并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他坚信原始艺术是适应着生存需要或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如“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6]这里显然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艺术为劳动的一部分;另一个是艺术为劳动过程中的产物。鲁迅也曾表达过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观点,他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7]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是说文学是劳动的需要,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普列汉诺夫】是一个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上述关于文艺起源的劳动说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思想;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中“劳动说”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接受了【普列汉诺夫】关于文艺起源论的深刻启示,形成了他对文艺起源问题上的上述认识。【普列汉诺夫】和鲁迅的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观念,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看法,都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主导性地位。 我们在上面介绍的几种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观点,都具有明显的合理价值,因而它们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而它们也都各自存在着局限性。游戏说强调了文艺起源上的娱乐和审美功能的作用,强调了原始人精神需求上的原因,但这种说法忽视了原始文艺发生的实用目的这样一个事实。巫术说强调了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巫术活动相互渗透的关系。但巫术是否先于文艺产生,现在还无法确定;而且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已经发现有些原始艺术与巫术无关。模仿说强调了文艺对现实与外界的需要和依赖,但这种说法把人的模仿动因看作是人的“天性”显得很不具体,同时,模仿说本身对艺术发生过程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注意得显然不够。劳动说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活动入手来解释文艺的起源,体现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阐明了文艺起源的最终原因和基本动力,是相当可取的一种观点,但是,在解释艺术起源时,放弃或搁置艺术产生中的愉悦和审美等人的自由精神方面的原因也是一种局限,而且,仅仅把文艺的起源视为劳动也不是一种事实,实际上文艺的产生原因并不单一。基于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要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对上述观点进行反思。2、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人类的文艺不是产生于一种单纯要素的原因,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根源。原始文艺产生的这种整体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劳动是原始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实践在人类文艺产生上所起到的决定作用主要有两点根据:首先是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们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学艺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即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这些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马克思曾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8]这就是说,人的审美意识和美感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人通过劳动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得以实现这个前提,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审美能力是人在丰富复杂的劳动实践中渐渐地建立起来的。 其次,在事实上,许多原始艺术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要创造某种方式和手段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这些方式和手段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所谓艺术,尽管这些艺术还不很完善。正像【普列汉诺夫】说的那样:“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9]这说明,原始的音乐和诗歌是由于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表现的。我们前面引述的《淮南子·道应训》中的言论和鲁迅所讲的“杭育杭 育”派,都是原始艺术作为劳动的一部分这样一种情况。 第二,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劳动虽然是原始人审美意识和美感能力形成的最终和前提条件,原始艺术也常常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劳动并非是文学艺术产生的全部原因,即便在劳动中产生的艺术,也要经过人的精神活动的中介。原始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从根本上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但从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上说,原始思维本身就包含着我们现在说的审美意识,用【维柯】的话说,就是“诗性智慧”[10]。原始人的强大的感觉力和想象力,他们相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互渗和相通的观念,因无知而带给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惊奇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创造【神话】、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提供了直接的根据。如欧洲洞穴壁画中,中国的【《山海经》】中都有人兽同体的形象;考古发掘的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和纹样,已经明显表现出原始人的对称感、装饰感等。我们前面谈到的游戏说尽管有很多缺陷,但其中的合理成分就在于原始人的剩余精力的宣泄的确是艺术产生的各种原因之一;我们前面谈到的巫术说也是如此,是原始人精神欲求的体现,而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实际上已经包含着文学艺术的因素了。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活动,也有精神活动,文学艺术既是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产生,也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艺术的发生原因是以劳动为中心和前提的,但不仅仅是劳动,还包括人类的其他活动,尤其是作为文学艺术产生的直接原因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一句话,文学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多方面的生存活动。 二、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社会历史的变迁会具体地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性质和表现内容,会推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然而,当我们特别地注意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非同步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1、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如何理解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从总的情况看,社会的发展变化或迟或早地会造成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文学这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将会表现在文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产生的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也都是不同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在这些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也都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始社会阶段,社会还是以共同的群体关系来构成,既无生存活动的社会化分工,也无阶级的划分。在这种社会形态之中,社会中的任何活动都将由部族社会的所有成员普遍参与,同时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由所有成员共享的。对于文学艺术来说,由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其内容必然反映着人们共同的生活,表现着他们对世界共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现在能够通过我国的《弹歌》和【《山海经》】以及整个世界的古老传说,了解到原始人共同狩猎和劳动的场面和故事,这就是与原始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文学艺术世界。 由于必然出现的人类生存活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开始分化,出现了占有不同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社会集团,出现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这种社会形态的到来,造成两种变化:一是这种有阶级的、有劳动分工的社会现实,形成了矛盾和等级的社会现实,这就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反映对象以及经验来源。因而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里,文学就出现了许多反映阶级关系的内容。仅就《诗经》而言,反映对立阶级的矛盾的诗歌就有许多,像《硕鼠》、《伐檀》等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和感受,《山有枢》和《权舆》等反映了奴隶主们对生活的理解。二是社会中出于不同地位人们开始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关注点,乃至不同的生活趣味等等 ,这便造成了文学作者的分化,这种分化严重影响着处在不同社会阶级和阶层的作者关注和表现什么、如何理解和如何反映等选择。历史上出现的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五四时期的文化精英们坚持的反对贵族的文学,提倡平民的文学的主张,都是作者队伍在社会和职业、立场和趣味上产生分化的必然结果。甚至对同一种生活,同一种题材,会创做出差别极大的作品,如人们熟知的明代作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与清代文人俞万春的【《荡寇志》】,前者站在义军的立场上,后者站在官军的立场来描写同一段历史故事。可以说 ,社会的每一种变化都会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地在文学中得到体现。 其次,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对文学形式的影响虽然不像对文学内容那么大,但归根结底文学形式的变化是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结果。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对文学形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文学本身看,文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文学形式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文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新的内容要求有新的形式,而文学内容的变化是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为依据的。在诗歌的发展上,我国的诗歌如果从《弹歌》算起,那就是由二言到《诗经》的四言,又到五言再到七言。中国诗歌之所以有这样的形式变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需要更大的容量来表现越发丰富的社会生活,就是所要抒发展开的情思和感受更加细腻复杂。叙事文学也是如此,各民族的叙事文学都有一个源头,即【神 话】。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力量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只有丰富的想象,在幻想中创造能够主宰一切的神,并试图通过对神的顶礼膜拜得到神的帮助。于是产生许多【神话】传说。这说明,【神话】只能发生在远古蒙昧时代。当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后,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也有了一些认识,便开始对人本身和人所创造的神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对【神话】中的原有想象产生了怀疑。在《【荷马史诗】》中出现的【神话】与历史汇合,神开始世俗化,并走近历史,与人进行交往。【《山海经》】中的神,到了《尚书·【尧】典》中则“进化”为历史人物,成为【黄帝】、【尧】、【舜】、【禹】等华夏的祖先。 二是从文学的外部看,一方面社会要求文学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物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文学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在原始的宗教仪式中已经包含着一定的戏剧的因素,但那时的社会外部条件还不足以产生戏剧。真正的戏剧的繁荣需要有城市文明的条件。希腊戏剧虽然与农村的丰收庆典和酒神祭祀等节日歌舞和祭仪表演关系十分密切,如悲剧是在酒神颂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剧是在民间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希腊戏剧却是在那些节日庆典和祭神歌舞等表演进入城市后,与此同时受到雅典日趋复杂和活跃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推动下真正形成和繁荣的。中国的戏剧诞生在唐以后,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因为有了较为发达的城市文明。在城市里,市民阶层渴望能够伴随着人们共同交往的戏剧艺术形式;城市里出现的集中的精神活动场所为戏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件。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都是直接在社会物质条件的推动下产生的。无论是戏剧、电影和电视都是属于综合艺术,因而它们都包含着必不可少的文学因素,即剧本。戏剧和影视剧本在作为演职员工作台本之后,渐渐形成了可供读者独立阅读的文学样式。 2、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什么是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承认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文学观念的体现。当我们把文学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一部分时,文学的发展肯定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当我们从文学独特的艺术价值上来辨别文学的成就时,就会发现某些特殊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关系不大。对于这种现象,马克思曾经做出过解释:“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就被解释明白了。”[11]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艺术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样一个事实,也告诉我们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是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当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时,它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当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时,它又不一定与社会发展成比例。具体说来,我们应当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第一,从独特的艺术价值上看,某些文学形式的突出成就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文学的艺术价值包括普遍艺术价值和艺术史价值。我们用这种价值尺度来衡量文学史中的现象时,就会发现,某些相对不发达时代的文学比相对发达时代的文学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譬如,古希腊【神话】是【神话】发展的高峰,它为人类的艺术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审美价值,它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想象力,尤其是以那样一种真诚的心理姿态展开的丰富想象,是文学所需要的艺术价值,但当社会进一步发展了,【神话】却渐渐地衰微了。中国的唐诗宋词创造的格律诗的高峰,尽管唐宋以后的社会发展了,但诗人们所留下的格律诗却很难与前者相比。所以 ,【王国维】就说:“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12]这就是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并不一定带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相反,在某些特殊的场合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倒成了某种文学形式繁荣的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之所以这样来看待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是用文学的超时代的普遍审美价值及其艺术史价值的尺度和眼光来估价的结果。 第二,从文学发展的多种原因看,它的繁荣并不一定发生在相对高度发展的社会时代。社会的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物质发展水平,即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这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原因,但文学繁荣的原因是多元的,除了经济之外,还有政治、哲学、宗教、道德、社会心理、时代风尚和艺术传统等原因。这就造成某些物质生产与文学繁荣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神话】这种不可多得的艺术史的重要文学形式 ,只能在经济水平低下、社会原始的条件才会产生和繁荣,因为【神话】里所体现的人的强大直觉力和想象力是经济不发达、认识处于蒙昧状态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的。中国的“康乾盛世”并没有带来文学的相应繁荣,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政治对文学的恐怖性限制。18 世纪的德国,其物质生产的水平远不如英法等国,但却出现了以【莱辛】、【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德国文学的繁荣局面,德国这个时期产生的“【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构成了当时欧洲文学主潮。这与德国文化中的哲学反思传统,与德国人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理 想的社会心理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19 世纪的俄国经济水平同样是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的,但却产生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斯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大作家,产生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大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他们以其非凡而出色的创作,造就了俄国文学的高度繁荣。这种繁荣明显处于欧洲文学的领先地位。这说明物质生产的相对发达未必带来文学艺术的繁荣,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下文学又未必会不兴旺。 总而言之,文学是随社会的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领域里,文学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这一是由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决定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水平。同时,我们在谈论文学的发展时,是就文学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言的 ,因而我们必然运用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的独立审美价值两个尺度来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当我们以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及其社会进步的尺度来审视文学现象时,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会很突出,但当我们从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维度中的文学现象时,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与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会感到文学在其历史中似乎只表现为某种演变的历程。三、文学自身的演变 在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的发展演变问题上出现的复杂性,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属性决定的。在历史的线索上,文学也表现出它自身的演变和发展逻辑。 怎样理解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1、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连续的过程,这道理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刘勰】说:“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策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14]这就是说,后一代文学的产生都将受到前一代文学的积极传统的影响。 就文学的内在意义而言,在中国文学中表现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肯定爱国主义情操,抒发和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交流等,几乎贯穿在整个文学史的历程中。在某些具体作品的产生中,更能体现出后人对前人的借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故事,都已经长期在民间流传了,并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民间艺人的加工、修改、深化和丰富,最后由现在留下来的传世之作的作者写定的。在西方也是如此,对人性的同情和解放,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一直是西方文学所关切的主题,这是在一代一代的文学创作中延续和发展的。在具体作品方面,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成为西方文学史中许多不同时代的作品的题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文学的形式和技巧而言,同样表现出突出的历史继承性。如中国小说的形式,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历史散文、六朝志人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历史过程,每个时代的形式都有发展,但也都继承了作为小说的故事性的特征。中国的诗歌从四言、五言、七言到词和散曲,再到现代自由诗,可谓不断变化,但押韵和分行等基本原则却是一脉相承的。从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特征和文学史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继承性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面对文学遗产就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一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有用的成分;我们要远离对文学遗产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两种偏激的态度,坚决反对文学发展上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正视已有文学中的糟粕与精华,有所取,又有所舍。 2、文学发展中的时代创新性 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正视和继承文学传统本身并不是全部目的,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但仅仅是延续便谈不到发展,革新创造才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作家的创作情况来说,要写出有成就的作品,除了善于借鉴前人的文学经验之外,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大胆革新。历史上所有的伟大作家和作品都是创新的典范。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虽然也在他的作品中咏叹山水,并借自然图景表达人生感受,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前人诗歌的精华,一方面又自创“【田园诗】”体,开辟了清新自然的一代诗风。【杜甫】常创作乐府歌行体诗歌,但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古乐府的旧套,大胆地即事名篇,自创新题,写出了如《兵车行》、《丽人行》和《哀江头》等文学史中的名篇。曹雪芹的《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他站在时代的前沿,继承了历代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的艺术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大胆革新的结果。从《红楼梦》第一回中可知,他不满才子佳人小说“千部共出一套”的写法,立意革新,创造了《红楼梦》这样的充满新的艺术价值的小说。韩愈在古文方面的成就,与他能够广泛地继承前人的散文传统有关,而更主要的是他拒绝流行已久的骈文,勇于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结果。中外文学史中的各种文学思潮的历史更迭,也都体现出文学自身的反思和革新的追求。 文学发展需要继承,但更需要革新创造。继承和革新是辩证统一。继承与革新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和意义:一是继承与革新是两种努力一个目的。继承是存亡继绝,是一项延续优秀的文学传统的努力,因而它也必须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对文学传统进行积极地选择,使前人创作的文学成就得以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 革新是推陈出新,是一项使文学演变能够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工作,因而它要把传统作为资源,利用传统 、超越传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学业绩。二者关注的重心虽有差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使文学的历史在积极的时代选择中连绵不断。二是继承与革新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继承是革新的基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对文学的优秀传统继承,就无法进行革新;另一方面,革新是继承的生命,继承在革新中实现,离开改造和革新,已经时过境迁的文学传统就失去了现实的生命价值,因而也无法使其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对优秀的文学传统进行积极地更新,它才能被新的时代真正继承,使过去的文学传统焕发青春。文学的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文学积累是现在的传统,现在的在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正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在继承与革新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积极选择和重构中,表现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3、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 世界各民族间的接触、交流和融合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国的先秦两汉时期,就与某些国家的文化有过接触;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文化进行交流了。此后,随着世界各国的物质文明不断发达,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渠道越发开阔和畅通,到了 20 世纪末叶,人们经常说起的“地球村”和“全球化”等概念的蕴涵,更加说明世界各民族关系的密切程度。在这样一种背景中,文学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同样是源远流长、愈发频繁。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实际上是指异质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因而这里就既包含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包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学的民族间借鉴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有哪些条件? 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主要有如下的条件和情况:第一,不同民族间社会性质越发相似,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就越发突出。不同民族间处于大致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相类似的社会矛盾,面对着基本相同的社会问题,会构成文学间的广泛交流。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都大致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共同呼唤人文主义,因而这些国家的文学在其广泛交流的过程中汇聚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学潮流。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受到了国外进步文学的影响,是因为国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背景下的文学潮流与当时中国以民主主义为核心的文学思潮之间产生了共鸣。第二,文化交流途径和手段的便利,是民族间文学交流和借鉴的重要条件,诸如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的接近都是民族间文学交流广泛的原因。如日本、朝鲜和中国,欧洲各国之间文学间影响的广泛和频繁,就与语言、地域等方面十分接近关系极大。第三,各民族间文学的相互影响,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一般是文化相对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主要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文化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主要充当被影响的角色。如古代,中国就是处于与日本和朝鲜展开文学间交流的影响者地位,近代以后,日本文学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更大。近代的欧美文学对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影响是主导性的。在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中,究竟哪一方的影响力大一些,一般取决于某一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的发达程度。但由于文学独特的价值,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未必一定落后,所以,各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的不平衡关系是相对的,变化着的。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