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2018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发布时间:2023-11-17 11:11:17浏览次数:21
007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2018 年 6 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专题”是一门选修课,它和“外国文学史”必修课有密切关系。“外国文学史”学习从古希腊开始的外国文学,时间延续二千多年。“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是这门必修课的结尾部分。如果说“外国文学史”必修课延伸的是文学史的一条线,“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则展开了一个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时期欧美文学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学习这门课程,要掌握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在不同作家那里的表现,学会欣赏和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对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有所了解。(1)该课程的考试题仅有一种,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2)题型说明题型一:名词解释 (每题 10 分,共 40 分)题型二:论述题 (每题 30 分,共 60 分)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 201803 学期 6 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大概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了解肖伯纳的生平,熟悉肖伯纳的代表作品《巴巴拉少校》。**重点掌握肖伯纳作品中“讨论”的特点。“讨论”作为一种戏剧艺术,萌芽于易卜生,光大于肖伯纳,肖伯纳深受易卜生的影响,将“讨论”作为戏剧艺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1)肖伯纳的“讨论”是剧情进展的唯一动力,起到了结构的作用。讨论的展开,遵循辩证法的“三段论”原理,即正题---反题---合题。(2)肖伯纳的“讨论”是真正的讨论,不偏不倚,尽可能客观。肖伯纳正是通过辩证法的运用达到了一种复杂性,使他的戏剧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通过将正方两方的态度、观点呈现给观众,让他们自己去判断,从而真正动员了观众的独立思辨能力。(3)剧中每位极具辩才的角色让观众体会到了辩论的痛快淋漓,从而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通过对观众相当熟悉的戏剧情境的营造,和对不同讨论的速度、节奏的把握,使观众置身于戏剧冲突之中。第二章:二十世纪前半期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异化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之一,现代主义作家力图表现陷入精神危机中的人,反映人的异化。“异化”是相对于正常人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的物,例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了奴隶,并最终把人变成了“非人”,在精神方面失去健康、和谐、自然的形态。表现现代主义文学异化主题最典型的一部作品是卡夫卡的《变形记》。**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图式 现代主义文学常运用象征性手法来变现深刻的哲理和主题,象征的最高形式是神话。当作品中的意象系统具有整体功能,且这一意象和人类远古的生产宗教等实践有关时,象征就上升为神话。 神话图式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对原始神话的借用。有的以神话命名,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源于古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尤利西斯同名。有的以神话模式结构作品,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套用圣经模式,艾略特的《荒原》套用亚瑟王传奇中寻找圣杯的模式。有的作品大量引入神话内容,如艾克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白年》等等。第二是作品摆脱了对具体、琐碎的现象世界的逼真描绘,超越了浅层次的对丑恶、黑暗的批判和对美和善的颂扬,跨出了“现在”和“这里”的范畴,虚构出一个“纯粹存在”的世界图式,囊括了对宇宙、自然、人类的哲理思考。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共有 15 部长篇小说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以家乡为原型虚构的一个地理位置,“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从空间上说包括杰弗逊镇在内的面积;从时间上说自 1800 年起跨越 150 年;从人物上说主要描写的是杰弗逊镇里的包括康普生在内的五个精英家族,从结构上说,众多的人物在各部小说里交替出现,相互有所关联,使每部小说既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一部分,又保持了相对独立性;从主题上说,集中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 150 年的兴衰变迁,揭示了美国南方精神与文化的没落。在这部堪称史诗性的作品中,作为核心的是《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等 5 部长篇小说。第三章:二十世纪后半期文学研究**熟悉并掌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它类型文学的发展。**了解塞林格生平与代表作《麦田守望者》,了解辛格生平与代表作《庄园》、博尔赫斯生平与代表作、杜拉斯生平与代表作《中国情人》的相关知识。**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指 50 年代出现在美国、60 年代便开始走向衰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流派深受欧洲存在主义某些观念的影响,主要关心个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并以颓废、犯罪、堕落的行动来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惊醒抗衡。在艺术上,他们反对任何固定的模式,标榜“全盘否定高雅文化”,追求无拘无束、自我放纵的创作风格,语言粗糙甚至鄙俗,结构杂乱无章。这就使他们的作品在反映战后年轻一代的焦灼状态和反抗意识、形成自身粗犷的独特风格的同时,也带上了大量消极的不健康因素。美国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 )创作伊始正值“垮掉的一代”运动兴起,他的作品如《麦田的守望者》(1951)、《九故事》(1953)、《弗兰尼和卓埃》(1961)等,都对“垮掉的一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小说《在路上》(1957)、艾伦·金斯伯格(1926- )的诗歌《嚎叫》(1955)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存在主义文学(Existentialisme)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它于 30 年代末最早产生于法国,真正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则是在二战以后。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让-保尔·萨特(1905-1980)。存在主义作家从未发表过共同的宣言和纲领,而且在存在主义这个大概念下,他们对许多基本问题的理解莫衷一是,甚至争论不休,尽管如此,存在主义文学仍表现出明显的共性: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它的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谬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人在荒诞、绝望的处境里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文学在思想上的突出特点。在艺术形式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打破传统手法, 把作品更多地当作一种哲学范本,不讲究小说情节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着力于对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展开哲理性的议论分析,并引用寓意和隐喻的笔法,形式深奥,叙事口吻客观冷漠,语言则简约明白,追求警句式的效果。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萨特以外,还有法国的加缪(1913-1960)、波伏瓦(1908-1986)、美国的索尔贝娄(1915- )和英国的默克多(1919- )等。萨特的《恶心》(1938)首开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纲领和萨特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其他比较重要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还有萨特的戏剧《密室》(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恭顺的妓女》(1947)等,加缪的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和剧本《误会》(1944)、《卡列古拉》(1945)以及波伏瓦的《女客》(1943)、《他人的血》(1945)和《一代名流》(1954)。**荒诞派戏剧(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是 50 年代初产生在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并在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达到鼎盛的戏剧流派,其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荒诞观念,认为世界是丑恶、荒诞、不合理的,人生也是荒诞的,人被非理性所包围、挤压,丧失自我,无能为力,因此人的存在与否是毫无意义的。剧作家们突破传统的戏剧结构和,完全抛弃戏剧冲突、舞台规范、具体情节、悲喜剧界限等一般戏剧原则,故意采用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语无伦次的人物对话、毫无逻辑的叙事线索,来使荒诞的内容与荒诞的形式达成一致。法国的尤金·尤奈斯库(1912-1994)和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是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后一局》(1957)、《美好的日子》(1962),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犀牛》(1960)等剧作都是这一流派的代表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其他主要作家和作品还有法国作家阿尔图尔·阿达莫西(1908-1970)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让·热内(1910-1986)的《女仆》(1947)、《阳台》(1956),英国的哈洛尔德·品特(1930- )的《生日晚会》(1953),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1922- )的《美国之梦》(1960)等。**魔幻现实主义(Realismo Mágico)在 30、40 年代形成于拉丁美洲,60 年代以后成为主潮。拉丁美洲神气的现实世界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渊源。作家植根于印地安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他们面对现实,并力图深入现实,去发现人、事物、社会、生活以及所处环境(神奇的拉丁美洲)之间的神秘性,寻求本民族国家在苦难的历史遭遇后的命运走向。于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同时,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到欧洲现代主义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因素,将现实的描写转化为神话、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运用象征、寓意、折射、意识流、时空错乱、叙述跳跃等手法,造成一种似真非真、似梦非梦、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魔幻世界,并将高雅与大众化奇妙结合,形成广泛的群众性。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开始发表于 30、40 年代,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弗(1918-1986)的《佩德罗·帕拉莫》(1955)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成熟,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的《百年孤独》(1967)则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将魔幻现实主义推向高潮。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 )的《玉米人》(1949)、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特尔(1904-1980)的《人间王国》(1949)等。另外, 有几个享誉盛名的作家一直备受争议, 如美国的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1904- )、法籍捷克人米兰·昆德拉(1929- )和阿根廷的博尔赫斯(1899-1986)。他们在严格意义上都不归属于后现代主义的任何具体流派,但在其创作中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创作思维的影响。如艾·巴·辛格,他是美籍波兰犹太人小说家, 主要运用意第绪文进行创作, 对意第绪语文学的发展和美国当代文学的丰富起了重要作用,并因此获得 1978 年诺贝尔奖。他的作品《撒旦在戈雷》(1955)、《傻瓜吉姆佩尔的故事及其他》(1957)、《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等具有与“黑色幽默”相似的诙谐气息,但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感觉和思索,如在小说的题材上,他更多地关注犹太社会的生活状态,这就使他的作品披上一层强烈的、与众不同的犹太文化色彩。而米兰·昆德拉则在小说的结构艺术上取得相当的高度,他把“哲理小说提至梦态抒情和感情浓烈的新水平”,使高度抽象的哲理渗透在生动形象的描述中,表面轻松、随意、通俗、幽默,实则沉重、精致、深邃、机智,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因此,在世界范围里屡次掀起“昆德拉热”。他的作品主要是捷克语创作,如《生活在别处》(1973)、《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等,也有部分法语作品,如《缓慢》(1995)和《身份》(1997)。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被尊为“为作家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小说和翻译著作,通过对世界的可能性的描述而实现对宇宙原初的探索,文体干净利落、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背景常设置于神秘的东方异国情调中,荒诞离奇而且充满幻想,因此曾有人称之为“幻想文学”,甚至出现了“博尔赫斯主义”一词,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将他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祖师” 。其主要作品有《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圆形废墟》(1944)、《沙之书》(1975)和诗集《造物主》(1960)等。第四章:劳伦斯研究**了解劳伦斯小说主题劳伦斯的创作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一,工业文明与大自然的冲突,二,两性关系,三,死亡与再生。**掌握《虹》中对两性关系主题的探索写了布兰温家族三代人两性关系的状况。第一代汤姆和莉迪亚代表古典式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第二代威尔和安娜的两性关系是失败的。第三代厄秀拉处在探索期,个性本身的成长主题,否决了实现终极性的理想两性关系的可能性,就象保罗一样。但前景从劳伦斯升入空中的彩虹来看,应该是光明的。三代人分别代表《圣经》中演示的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已生--死亡--再生。已生是伊甸园的时代,死亡是被逐出伊甸园的时代,大洪水来临,乘坐着方舟,第三代登场进行艰辛探索,寻求复活与再生之路。大洪水与汤姆之死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异化2、约克纳帕塔法世系3、荒诞派戏剧4、存在主义文学二、论述题1、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2、结合文本论述肖伯纳作品中“讨论”的特点。3、结合一部具体作品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图式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异化 答题要点: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之一,现代主义作家力图表现陷入精神危机中的人,反映人的异化。“异化”是相对于正常人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的物,例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了奴隶,并最终把人变成了“非人”,在精神方面失去健康、和谐、自然的形态。介绍其主要代表作品。2、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答题要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共有 15 部长篇小说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15 部小说,分别从空间,时间,人物,结构等各个方面,相互有所关联,使每部小说既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一部分,又保持了相对独立性;从主题上说,集中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 150 年的兴衰变迁,揭示了美国南方精神与文化的没落。3、荒诞派戏剧答题要点:荒诞派戏剧是 50 年代初产生在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并在 50 年代末 60年代初达到鼎盛的戏剧流派。说明其思想基础,介绍其艺术思想以及主要代表作品。4、存在主义文学答题要点: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它于 30 年代末最早产生于法国,真正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则是在二战以后。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让-保尔•萨特。介绍其艺术思想以及主要代表作品。答题技巧:名词解释题重点考察的是对于书本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对于书本上的重点概念给予重点“关照”,是做好这种题型的关键。在具体答题的时候,要在答出概念最精要部分的同时,能够举例的,最好举一到两个例子作为辅助性说明。二、论述题1、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答题要点:现代主义与其直接面对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是革命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有如下一些具体特征:(1)荒诞 (2)多元叙事视角(3)客观叙事、象征和神话各要点均需结合作品展开论述2、结合文本论述肖伯纳作品中“讨论”的特点。答题要点:(1)肖伯纳的“讨论”是剧情进展的唯一动力,起到了结构的作用。(2)肖伯纳的“讨论”是真正的讨论,不偏不倚,尽可能客观。(3)剧中每位极具辩才的角色让观众体会到了辩论的痛快淋漓,从而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各要点须结合具体的作品展开论述。3、结合一部具体作品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图式答题要点: 神话图式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1)是对原始神话的借用。 (2)是作品摆脱了对具体、琐碎的现象世界的逼真描绘,虚构出一个“纯粹存在”的世界图式,囊括了对宇宙、自然、人类的哲理思考。各要点须结合具体的作品展开论述。答题技巧:论述题主要考察的是对于书本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和理解,以及重点作家、重点作品和重要文学现象的梳理和把握,还有重要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的是考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因此,全面理解和把握书本知识,弄清章与章之间的脉络关系,对重要作家和重要文学现象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把握,就成了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具体答题的时候,要冷静思考,从整体着手,给出的答案要思路明确、逻辑通顺、重点分明、条理清晰。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