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603]《景观生态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8 11:09:22浏览次数:52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景观生态学【0603】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10 分,10 个小题,选作 3 题,共 30 分)1. 自然景观: 没有或很少受到人为干扰影响的景观称为自然景观。2. 景观破碎化: 狭义上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广义上破碎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3. 景观多样性: 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二、简答题 (每小题 20 分,9 个小题,选作 2 题,共 40 分)1. 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答:(1) 景观是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区。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2) 各生态系统间存在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3)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4) 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5)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3.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主要有哪些? 答:景观破碎化: 斑块数目增多、面积较少 大块景观变化为多个小地块的过程 景观变化的重要变现形式: 自然植被、大型生物生境景观 空间过程: ① 穿孔:大块景观中的小块空地 ② 分割:廊道把一个区域分成隔离的块地;穿孔与分割在破碎化初期较重要 ③ 破碎化:一个生境或类型分成小块生境 ④ 缩小: 土地规模的减小 ⑤ 消失或磨蚀:景观变化的最后阶段式4. 简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涵义及其主要类型。答:地球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了许许多多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存条件。这些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或者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服务(狭义)、功能、产品三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生产与消费价值,但它们是生物资源直接价值产生与形成的基础。可以说,正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才使人类的生态环境条件得以维持和稳定,这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所在。三、论述题 (1 个小题,30 分)试述景观的美学、地理学、生态学的涵义及其在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指导意义。答:景观(landscape)有多种涵义,目前主要从美学、地理学与生态学三个角度理解和认识景观的概念。 (一)、景观的美学概念 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看,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 (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在文学和艺术中,景观主要就是视觉美学的含义,如风景画、山水画;在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领域中,景观的这种原始含义仍普遍应用。 - 1 - 美学上的景观概念,直接从人类美学观念和身心享受出发来认识客体的特征,着重于从外部形态特征上把握地域客体的整体属性,这时的景观就是风景的同义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方面。 如视觉偏好调查或视觉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规划研究人员对规划区域内观察到的景观进行拍照,让专家(如景观规划师)、公众、当地居民、或网络进行视觉偏好打分评价;景观的偏好的等级划分,往往揭示了视觉偏好和景观外部形态特征(如地质结构、滨水森林、自然沼泽边缘等自然特征)的紧密关系。 景观评价的四种基本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主要是景观视觉评价,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景观评价仍主要评价景观的视觉质量或称风景质量 (二)、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早在 19 世纪初期,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洪堡德 (A. V. Humboldt) 第一次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引入地理学科,用来描述和代表“地球表面一个特定区域的总体特征”。目前,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双重含义。 对景观概念的上述理解接近于生态系统或苏卡乔夫的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景观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而生态系统如果不特指某一具体对象时,不具有空间边界的含义。这正反映出生态系统概念强调系统组分的垂直空间结构及功能,而景观概念则从一开始就具有水平空间结构的意义。 欧洲的地理学景观概念始终影响着欧洲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即使到现在,许多欧洲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认识仍然反映出这种影响。荷兰著名景观生态学家佐讷维尔德(I. S. Zonneveld)在其 1995 年出版的著作《Landscape Ecology 》中把景观看作土地(Land)的同意语,把景观主要看作是人类的栖息地,它包括人类、人类制成品以及决定环境的物质和精神功能的主要属性,并倾向于用土地取代景观以避免与风景相混淆。 (三)、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德国著名学者特罗尔(C. Troll)被认为是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他把景观的概念引入生态学,是希望将地理学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与生态学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目前,生态学家使用景观概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观的、狭义的景观,其中以美国的福尔曼(R.T.T.Forman)和法国的戈德伦(M.Godron)为代表,他们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或者说,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统的综合体,其空间尺度为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另一种是抽象的、广义的景观,以 Pickett 为代表,他们认为,景观则没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原则性限定,强调研究对象的空间异质性,即景观是在任意空间尺度上,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上述关于景观的三方面的概念尽管存在差异,但有历史上的联系。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是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例如,风景画就反映了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特点。同质性构不成图画,很多风景画中,既有森林,又有草地、村庄和河流等。 生态学及其研究特点 定义:E. Haeckel(188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E. P. Odum(1975) : 生 态学 是 研 究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 功 能 和 动态 的 科 学 。 “ 生 态 系 统(Ecosystem)” (Tansley,1935) 是生物复合体与自然因素复合体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一个自然体系。研究特点 整体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植物群落是一个整体,园林植物群落配置不是简单的植物组合。 城市绿地系统:绿地斑块之间的景观连通性,源-汇关系(森林-湿地,水禽)。 系统观:系统→组分→系统分析→综合。 水流动的生态分析:小流域,上游来水,坡地汇水区、沟谷湿地水的输入与输出。 协同观:例如,城市环境与植物,昆虫传粉与花的协同进化。湿地水的渗透与周围陆地土壤的水分。协调,和谐。- 2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