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考试[0297]《教育案例研究》答案

发布时间:2023-07-22 09:07:53浏览次数:3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学前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案例研究【0297】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本次考试共有三种题型,其中“名词解释”是必做题型,“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是选做题型,可自由选择其中任意一种题型来完成。一、名词解释(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备课2.案例教学3.案例的时空结构4.案例的启示性二、论述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60 分。回答问题时不仅需要答出要点,还需要围绕要点展开适当的阐述。)案例有哪些特征?三、案例分析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60 分)请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案例中的现象和问题,能用所学的有关教育的一些理论进行简单分析,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发表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即可,但是分析时必须分析到点子上。)有印痕的书该发给誰?开学第一天,我抱着新课本去分发。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即平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到我身上。经过了漫长的暑假,校园生活又重新充满了新鲜的感觉,教师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注目。同学们对新学年充满着强烈的渴望。“老师,我来帮你发书 ……”“老师,我来……”同学们热情很高,都急于看到即将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伙伴”。我正准备叫上几位同学协助发书,突然注意到有几本书因为包装捆绑过紧,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直觉告诉我,书不能轻易发下去,得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于是我对同学们说:“老师这里有几本书因为包装运输的关系,留下一些印迹。”我把一本书举起来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那么,这几本书该发给誰?”一会儿,教室里窃窃私语。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想想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也是我一向喜欢的做法。我请几个同学发言。有的说,按顺序发,轮到誰,就是誰;也有的说,根据成绩,发给成绩差的同学;甚至有同学说抓阄……我未置可否。让他们的思想先暴露出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终于有个同学发言了:“老师,发给我一本吧。”我立即追问:“你为什么要一本呢?”“因为总得有人得到的,不如我要了吧!”好!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终于闪现了。我立即表扬:“让我们为她的这种为他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的精神鼓掌!”- 1 - 现时,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正确的舆论导向初步形成了。但这是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形成的,学生对这种行为的深远意义还不能理解。我必须“扩大战果”。“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得到一本?”一些手举了起来,也有一些同学犹豫着。我有意地在教室巡视了一遍,故意在一些目光够坚定的同学面前停一下。最后,全班同学的手都举了起来。孩子们心灵纯洁,有了榜样的力量,他们总会热烈响应的。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有这种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究竟这几本书该发给誰?我们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样,我们来一次演讲比赛,看誰能把自己要得到书的理由说得充分,说得有力,誰就能得到一本。大家做评判员,誰说得好,就给他掌声!”就这样,这几本令人棘手的书,巧妙地转化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一种学生心灵的净化器。一阵七嘴八舌的议论后,有的同学发言了:“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宁可自己吃亏,不贪图小便宜,如果人人都争要好的,那书就发不下去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又有同学登台了:“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书籍的好坏重要的不是它的外表,而在它的内容人。所以我愿意要一本。”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只要我细心爱护,小心修整,书可能比别人的还要漂亮!”“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们新时代的学生!”“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我们怎么担当起未来赋予我们的重任?”一阵又一阵掌声,把教室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把每一种新颖的观点,都归纳概括出来,写在黑板上,并且适时补充诱导,结果好几个同学的演讲精辟深入。我再一次“穷追不舍”:“我们集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有这种‘吃亏’精神?”班上又讨论开了:拾起不是自己扔的纸屑,分发东西不挑不选,劳动不拈轻怕重,肯干脏活累活……最后,大家评选出演讲的前三名,他们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迹的书,我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最后,所有课本都愉快地分发下去了。答案一、名词解释1、备课:备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准备行为,指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运用教学理论知识和科学专业知识等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备课方式的总称。2、案例教学:教育教学案例是一个教育情景的故事,就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3、案例的时空结构:案例的时空结构即是指案例在时空的显现结构。具体地说,就是指案例在时间与空间的组织方式。4、案例的启示性:所谓启示性,实际上就是指案例本身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体验,并给读者带来明显有价值的启迪。二、案例有哪些特征- 2 - 答:1、真实性。案例真实性的基础在与案例的展展示性、分享性以及研究性。   2、过程性。案例过程性的基础在于案例的复杂性和细节性。   3、启示性。案例启示性的基础在于案例的典型性和问题性。三、案例分析答:针对案例中的现象和问题,学生能用所学的有关教育的一些理论进行简单分析,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即可。但是分析时必须分析到点子上。如该案例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教学理论和观点:第一,解决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第二,班主任应重视学生榜样的带头作用;第三,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和班风。只要学生的分析中提到了这几个方面,就可以酌情得分了。-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