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3年9月《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3-09-15 18:09:33浏览次数:55
1 / 4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地质学概论 复习题 一、 解释名词、概念1. 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2.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3.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宇宙物质等,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二、单选题1.金刚石的硬度( D )。A.2 B.5 C.8 D.10 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叫( A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转换断层3.泥盆纪属于( D )。A.早古生代 B.新生代 C.元古宙 D.晚古生代4.若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时代不连续,产状角度相交,则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为(B )。A.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平行不整合 D.假整合5.岩浆未上升至地表就已完全冷凝固结成岩石,这种岩石称为( C )。课程名称: 地质学概论 2 / 4 A.熔岩 B.火山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三、多选题1.岩层产状三要素为( ABC )。A.走向 B.倾向 C.倾角 D.倾伏角2.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包括( ABC )。 A.温度 B.压力 C.化学活动性流体 D.气体3.海水的运动形式包括( BCD )。A.湖流 B.潮汐 C.波浪 D.洋流4. 三大类岩石分别是( ACD )。A.岩浆岩 B.构造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5.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内能包括( AC )。A.旋转能 B.重力能 C.热能四、判断对错1.颜色是矿物放射可见光后所呈现的色调。( X )2.沉积岩常见岩石包括砾岩、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 )3.在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中,温度变化幅度愈大、频率越高,破坏就越缓慢。( X)4.石英与橄榄石一般不能共生。( √ )5.旁蚀会使河流长度加长。( √ )6.河流水流搬运碎屑物质的数量成为河流的搬运能力。( X )7.在河流搬运作用中,物质粗大者主要以拖运方式被搬运。( √ )8.岩浆岩中 SiO2含量>65%的为超基性岩。( X )课程名称: 地质学概论 3 / 4 9.喷出岩常见的构造为气孔、杏仁和流纹构造。( √ )10.富含 Fe、Mg 成分的矿物称为铁镁质矿物又称暗色矿物。( X )五、回答问题1.简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如何相互转化?在地质历史中,总有某些岩石在形成, 而另一些岩石在消亡。如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情况相同)通过风化、剥蚀而破坏,破坏产物经过搬运、堆积而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受到高温作用又可以熔融转变为火成岩。火成岩与沉积岩都可以遭受变质作用而转变成变质岩;变质岩又可以在转变成沉积岩或转变成火成岩。因此,三大类岩石是不断相互转化的。2.简述褶皱分类的几种方式?按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直立褶皱: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不等;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倾角不等;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产状近于水平重叠,一翼岩层为正常层序,另一翼岩层为倒转层序。根据横剖面的形态特点,褶皱分为;扇形褶皱、箱型褶皱、单斜;扇形褶皱:在横剖面上呈扇形展开, 两翼岩层均为倒转层序;箱型褶皱;在横剖面上呈箱型,两翼岩层陡立,而顶部或底部岩层平缓;单斜: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并向下逐渐过渡为水平产状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分为:水平褶皱:枢纽近于水平延伸,两翼岩层走向平行;课程名称: 地质学概论 4 / 4 倾伏褶皱:枢纽向一端倾伏,两翼岩层走向发生弧形合围。对于背斜来说,合围的尖端只想枢纽的倾伏方向;对于向斜来说,合围的开口方向只想枢纽的倾伏方向;根据长宽的比率,褶皱可分为:线状褶皱: 长为宽的 10 倍以上,常达数十倍短轴褶皱:长为宽的 3~10 倍;穹与盆:常委宽的 3 倍以下。上凸者为穹,下凹者为盆。课程名称: 地质学概论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0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