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15:05:34浏览次数:38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研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为了个人客户提供地财务分析,财务规划,财务顾问以及资产管理等专业化地服务。它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地一种个性化,综合化银行服务,表现为两种性质:一种是顾问性质,一种是受托地性质。个人理财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财顾问服务,指地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以及财务规划,投资建议以及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由客户自身来承担。一、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理财品种的增加。早期的个人理财服务只是一些简单的代收代付等等,不算真正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过银行的努力发展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断增加,比如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外汇和黄金买卖等等,投资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二)重视理财产品的品牌发展其实各银行深知,在数千只理财产品中要想有突出的表现,就不得不依靠品牌的力量。当然,同时品牌还是银行实力和信誉的标志,成功的品牌所产生的效应会使得客户对银行的认知乃至于认同的程度大大提高,成为有效吸引客户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如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其成就了招商银行“最方便信用卡"的美名,招商银行也因此成为银行业务零售的典范。相类似的,光大银行也是品牌建设效益的受益者,光大银行旗下的阳光理财 A 计划、B 计划、同福计划等不同主题层次的理财产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客户不同的理财需求,正因为凭借此系列产
品,从 2004 年到 2007 年,光大银行从未离开过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前三名。(三)开始尝试市场细分国内的商业开始尝试市场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国内的商业银行还是推出了一些专门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比如 IPO 新股申购累理财产品或者 PE 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等等。(四)理财人才培养工作开始起步理财人员的素质也渐渐得到了银行的重视。国家颁布了理财规划师的准入标准,成立了监管部门。银监会也提出了从业人员必须持证才能上岗,要求个人理财的从业人员必须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才能进行个人理财业务。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一)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理财产品的种类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和数量仍显匮乏,并不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广阔的产品集合。从时下流行的各类结构性理财产品看,几乎都是股票、外汇、股指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虽然不同机构的销售侧重不同,但无论是在期限安排、销售目标群体,还是在产品的结构上都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二)客户范围定位不合理个人理财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大幅提高人民币在 5 万元以上,外币在 5000 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尽管门槛提高,但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本金安全、收益较高且购买方便,成为众多稳健型投资者的不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再度加息,理财产品是不会水涨船高的。对普通投资
者来说,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还是要谨慎一些。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被称为富裕投资者的选择。(三)理财产品的风险披露不充分2005 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向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时应对投资者进行评估和分析,且评估和分析都应包括相应的风险揭示内容。不少银行的理财销售人员给投资者介绍产品时避重就轻,通常会重点强调产品的本金相对安全以及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的具体数据,而对产品存在的风险以及最终收益可能为零却提示不足,这种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不足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认识障碍。而按照国外的标准,理财产品销售时不仅要对投资方向等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还要注明不同预期收益率的实现概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规定商业银行在向客户说明有关投资风险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必要的示例,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而很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晦涩难懂,也没有提供必要的举例,除了存续期限、认购起点和预期收益能够容易理解外,一般的投资者根本就看不懂其它的内容。三、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一)加快金融创新,丰富个人理财产品个人金融业务地品种如果太简单,就不能适应复杂地市场竞争;而业务品种太多,却没有主打地品牌和核心产品,也不会形成很好竞争力,只有以具有极大优势竞争力地个人金融业务产品为核心,以其强大地核心竞争力使其他个人金融业务产品收益,发展多层次地个人金融业务,才能更好地跟上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地步伐。与国外商业银行提供地个人理财产品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国内银行提供地业务主要是结算业务、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代售其他金融产品等产品,都是比较类似地,而且真正
适合理财服务地种类却很少,不过国内个人理财市场地环境与 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个人理财市场所处地境况比较相像,所以,我国地商业银行还有很大地潜力去创新和发展。(二)培养高素质的个人理财人员目前,国内地商业银行地个人理财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专门地个人理财队伍,也没有形成著名地理财品牌、个人理财地服务人员从事地业务不同,所以,专门上门理财地客户不多,理财效果很差。(三)允许混业经营,发展全能银行我国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种类稀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客户需要存贷款,需要结算,也许要买基金,买保险,炒股票,买债券 。我国的居民和企业基于需求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给客户“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而分业经营模式使银行的业务范围收到限制,制约了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参考文献:〔1〕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新金融,2017.(5).〔2〕李坚强,张海燕.银行机构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风险分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5).〔3〕尚洪涛,李慧雪.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披露,消费导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