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理念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3-05-09 14:05:42浏览次数:100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理念与趋势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基本策略及重心(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领域应试教育弊端百出。在日益高涨的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从静态上讲,素质教育一般应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上述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从教育过程的动态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意义上看,素质教育的实质乃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 围绕素质教育主题,当前教学改革需要做出新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结果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 在面向结果的教学中,教学的直接意义在于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种教学形式是传统教学所强调的。在面向过程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理解,同时体验这一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等。从主动学习的角度看,面向过程的教学会给学习主体带来更高价值。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统一的,但两者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发展并非是一致的。两者的真正统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专门的努力。 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是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只有学会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参与到教学过程去的能力。 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 众所周知,能力培养已成为了现代教学目标的重心,但是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全面提高的同
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创造性已然成为了现代人综合素质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调整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的形成与品德培养并重、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并重等。 (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指在一个总的统一而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实验假说的指导下进行的对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各门学科的协调统一、相互渗透的调整和变革,以实现教学系统的综合改观。有效的教学改革必须是整体改革与单项、单科改革的相互结合。一方面,任何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都必须以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单项、单科的教学改革和实验为基础;而另一方面,单项、单科的改革和实验又必须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及时推进到整体的改革和实验中去,以力求达到整体综合的作用大于单项、单科之和的效果。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并未能较好地实现整体变革与单项、单科变革的有机结合。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总体情形是:单项、单科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已经具备了较扎实的基础,但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尚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当然,从单项、单科的改革和实验提高到整体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并不是一个自发实现或简单的转换过程,它需要用整体的观点来审视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制定变革的对策。我国当前的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应抓住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运用整体性观点,进行教材、教法、学法、考试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和实验。要视教学为一个整体系统,围绕教学目标和办学方向,综合统筹教学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要使各种教学因素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这样才能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益,切忌把诸多单项、单科教学改革和实验的简单相加等同于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第二,提高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可操作性。改革和实验中要抓住教学系统中有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具体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变革和调整,要把这些问题置于改革和实验的突出位置上。相比之下,教学过程中要将一些缺乏具体外在形态的不确定因素,如师生间的人际关系、非言语行为、教学氛围、隐性课程等放在辅助性位置上。 (三)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人视它为全面的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更新课程内
容和形式,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依然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在实施整体改革和实验的策略中,课程的改革是关键。 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现阶段课程内容的更新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协调好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间的关系。基础文化课程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主干,但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也不容忽视。第二,协调好课程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课程和教材的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民族,课程内容应当有所不同。当前对课程内容的统一要求应当体现出统一性和多层次性,这样统一性与多样性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与课程内容的更新相比较,课程形式的发展也十分迫切。依照不同的标准,课程的形式可作不同的分类。从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排列来看,课程形式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来看,课程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问题课程;从课程的外在表现来看,课程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当前课程形式的丰富和发展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有效地实现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结合。第二,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把隐性课程纳入到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中来,从而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一)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不再是以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旨,以追求结论为目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1)教学不仅是为了完成智育的目标,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为主,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与结果,认知和情感达到完美的统一。在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不再是迅速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结论的单一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通过个体独特的学习历程和经验,“发现”并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相关的结论。此外,教学过程也重视学生情意的价值。教学过程不再是冷冰的、缺少“人情味”的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大
脑以外,还必须调动情意的因素进行参与。在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 2.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观 特殊认识说一直是教学本质观的主导。毋庸置疑,教学过程特殊认识说对我国教学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特殊认识说也给人们正确认识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在正确认识教学过程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1)交往互动最本质的属性是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共同的主体,师生之间人格是独立和平等的,活动上是自主,教学上是民主的。平等是师生互动的基本前提基础,没有师生之间的平等,师生就不可能敞开心扉,相互悦纳,教学交往也就变成受单一主体控制,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也就不可能发生。(2)协商和理解是师生交往的基本准则。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教师但方面的表演和说教,教学就变成了单方面知识灌输。只有相互协商和理解,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交往,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意义上的创生。(3)师生之间交往的运行必须要做到视界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要进行对话,教学主体与各种教学资源之间进行双向、多项的活动。视界融合是实现交往的的条件。在主体与主体、主体与文本的相互碰撞中,各方的信息不断被吸收,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才能不断产生。 3.预设与生成并重的教学观 预设是教学应有之义,从教学产生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教学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但过度关注预设不仅是教学变成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控制,而且是学生变革呆板、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是动态的,教学情境在不断变化,教学“变数”也在不断增加,生成也就成为必然。现代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要重视预设,预设时要有整体观念和开放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生成,要注意生成资源的挖掘,要根据需要适度进行生成。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观 现代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现在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变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主体的转换。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不过是学习主体权的交接与转换,教师在课堂上将学习权利
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还给教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是真正以上的学习的主体。新的学习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其他人的事情 2.学习价值的重新定位。学习有两种,一种学习为记忆知识或者为考试而学习,强调记忆和掌握书本知识数量,循规蹈矩,忠实遵守教师的指令,是忠实的听众。这种学习本质是一种虚假学习。一种是真正的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习者是真正的质疑者和批判者,学习以问题和疑惑为导向,以理解和掌握、运用知识而学习。 3.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以为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和单独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被是一种简单灌输,被动学习的行为。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4.学习内容的拓展。从传统角度看,学习内容主要是学校提供的系统的知识,或者说就是书本知识。这种学习观忠实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是限制了学生学习的领域。现代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拓展到学生的接触的全部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个人经验的累计,实现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有机统一。 5.学习场所的变更。传统学习的场所主要在课堂、在学校。现代学习则需要学生具有开放的视野,走出学校的窠臼。所有的地方都是学习的场所,都是增长知识的地方。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所,而是更加开放。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一)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仅仅由教材、课程标准或课程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可见,在新课程下的教与
学的关系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和融合的关系。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师与学生将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教与学的明显区分,只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三)学科与学生的关系 学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教育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即教学是应该关注学科,还是应该关注学生。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是一种学生本位论。它的特点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培养。 (四)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首先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这种相互尊重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不能走极端。其次,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相互尊重与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对话关系。 (五)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融认知与情意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在上述两个指导原则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情意性。即在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中,由认知发展目标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目标共同组成。 2.过程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3.个性化。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六)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两种。 1.人文环境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解放学生的学习等方面。 2.所谓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就是教室。教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其功能与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当
中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教室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其次,教室的空间定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有所改变,可以是将社会引进教室,也可以是将教室设于社会之中。这里的教室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真正地成为了一种教学环境。 (七)教学组织形式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 2.综合化 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3.社会化 教学组织形式必须逐步地走向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八)教学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甄别走向发展 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 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作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将由简单的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走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 (九)教学效果
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对自己满意的人。 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二是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四、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一) 以教育现代化为阶段目标取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对教育来说,现代化就意味着建设指向公平、指向生命关怀、指向终身发展的系统形态,是建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在内的整体结构。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有了这样的现代化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公民。 指向现代化的教学改革无疑要在教学的一系列问题上加以深化或细化。例如,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并存。未来的教学组织在规模上必然会继续小型化,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管理和进行教学,让每位学生分享到优质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而增加。 (二)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对教育来说,公平首先意味着教育机会的平等,即起点公平,要求国家和政府要保证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的孩子都有同样的机会进入中小学校。其次,教育机会平等还意味着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即教育质量的公平。即机会公平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恰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但是,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深受效率、成绩至上的影响,极力运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不顾及起码的公平问题,漠视教学活动应有的公平原则,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真正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公平取向的原则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南,在师生关系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起指导作用。依据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开
发和利用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资源,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积极地利用课堂讨论、课堂发言、课堂练习等各种机会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师生关系方面,上述的教学活动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存在的和谐,真正找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发展的价值。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上,教师要避免歧视性的做法,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制订出合理的管理政策或措施,妥善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或冲突,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三)以终身教育为终极价值取向 自保罗 o 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便成为一种思潮,推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这种思潮也将社会逐渐发展为一个学习型教学社会。这意味着要建立终身发展的教学观念。 我国的教学改革应该追求学习者的自主、健康、智慧、兴趣的发展,将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以终身发展的观念看待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就是应奠定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基础。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更应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一生发展。学校的职能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反省能力,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通过奖励、对话与协作等方式,教会学生学习。 (四)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取向 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关怀孩子的生命成长。这意味着要奠定生命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目前的教学依然把知识的掌握,或者说知识的建构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较少考虑师生、学生之问丰富的人际交往和人的生命活动,漠视人的内在需求和潜力。这种传统教学价值观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