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8 16:05:25浏览次数:83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的;而政治、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所以教育也就不能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它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要求并提供条件。无论哪一个阶级,不管它自觉与否,在确定教育宗旨时,归根到底,总是要顾及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例如在封建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低 ,只是小农和小手工业生产,它对劳动者的知识质量要求不高,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也可以进行生产。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机器生产出现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劳动者没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熟练技能,生产活动就不能进行。大工业生产把劳动者是否具有多种技术的问题,作为极其迫切的问题提了出来,正是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劳动逐渐成为科学的劳动。科学这个因素不仅改造着生产的物质要素,也改造着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人的劳动性质发生了变化:体力劳动者在生产中的脑力劳动成分显著增加;同时,脑力劳动者也逐渐成为直接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些情况说明了社会劳动智力化的倾向显著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因而也就对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最后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这种剩余劳动数量与社会中可能受教育和办教育的人口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这种支付能力不仅表现在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值上,而且也表现在国民总收入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上。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三,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实体和可能,而且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需要。这种需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要求教育能够为其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需要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不断满
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人才,最终会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路向起到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进而选择提升文化。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营造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硬性而又强大的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教育是传递和提升文化的手段,这使教育与文化构成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教育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又使教育成为文化本体。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资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等。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问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学校的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景、道德观念、小风、班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和校报等。四、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构成教育事业及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学龄人口数量直接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此外,人口的不同增长率也影响着教育发展。有学者指出,在人类社会中,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出生和高死亡构成的低增长;第二种是高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高增长;第三种是低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低增长。 其中,第一种类型的人口增长率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见到,比较理想的类型是第三种。低出生和低死亡构成的低增长对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影响是稳定的,只要有适度的经济力量的支持,教育就能够很好地满足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而第二种类型就比较复杂,对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这主要体现在随着人口的高增长,必然要求不断扩大教育规模 ,以满足人口的教育需要。但是,如果采取诸如计划生育等措施和手段,人口数量就会逐步下降。此时,又会出现诸如学校资源过剩、班额过小等问题,因此,此时就需要进行教育布局调整,以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其次,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教育发展在一段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要求和水平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段时期内,在其它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若人口增长过快,就必然要求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有大的发展,其难度也必然会随之提高。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的环节和部分。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选择不仅要按照经济、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法则和需要,而且还应依据人口因素。例如,在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区,教育发展应以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为战略重点。而在人口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且经济发展又比较好的地区,教育发展则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战略重点。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制约 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制约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影响是年长一代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
学校的教育质量。总之,学校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一方,还与受教育者的初始水平有关,与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期望、支持与协作程度有关,也就是说与现有社会的人口质量有关。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人口年龄结构制约着教育发展。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例如,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学龄人口的基数多、比重大,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就必然会提高。相反 ,如果成人人口比重大,教育的重心就会转移到成人教育上。 第二,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发展。人口的就业状况取决于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但它又必然会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大多数劳动者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此时教育的发展水平就十分有限,教育的类型结构也比较单一。相反,如果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加大,劳动人口流向第三产业,教育的发展就必然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育的类型和结构也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1.教育是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做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出同样的倾向,即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首先,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大脑的功能状况。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遗传 ,二是后天的营养、保健和锻炼。一般说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一般都容易掌握优生学和遗传学 ,懂得近亲结婚以及各类遗传病对新生一代的危害,能有意识地注意妇女孕期的保健卫生,尽量减少因用药不慎、疲劳过度、神经紧张等对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减少了先天愚型儿和先天残疾儿的出生。其次,教育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好坏。世界上通常用下列指标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盲率或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等。第三,人口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马卡连柯说过:“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养成真正可贵的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有见过,或者反过来说,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性质,也是不会有的。”因此,一个文化素质较高 、文化氛围较浓的家庭以及良好健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环境,对提高人口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例。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所谓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就是指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第一,从教育与性别年龄结构的关系来看,由于受过一定教育的妇女生育观的改变,使他们摆脱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从而降低了女胎流产率 ,进而调整着新生儿的性别结构。第二,从教育与人口的城乡结构来看,人口的城乡结构实际上就是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 1983 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看,全世界总平均为 39%,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 29%。我国有史以来就一直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城镇总人口比重,1964 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达到 18.4%,1982 年上升到 20.8%,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的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诸多,其中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这是因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不易受本土观念的束缚,他们更想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工作。另外也由于迁入城市大多是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或是第二、第三、第四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城市,这就决定了迁入这些城市的人员必然是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 。第二,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如同一个人才集散地,它
把各地区的人才收拢上去,加以培养,然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者的志愿和特长,再把他们输送出去,从而实现跨区域的人才流动。
足社会和个人在文化教育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被提出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被提出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被提出来了;信息革命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被提出来了。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通常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生产力的发展断引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教育结构的变化具体指,大、中、小学的比例关系,全日制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的关系,高等学校中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适应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生产力对教育结构的制约。近代社会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结构主要是培养社会管理人才的单一的普通教育,难以形成上下左右相衔接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结构,这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如,中国是弘文馆与崇文馆,古埃及是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古印度是古儒学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欧洲国家教育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马克思在《资本沦》中指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农业学校、工艺学校、职业学校的出现是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进入 20 世纪之后,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复杂变化,教育结构也复杂多样起来。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影响到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
选择。在古代社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门类多为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而与生产劳动直接相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涉及很少。而到近代以后,在算术、几何、天文学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诸如代数学、三角学、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相继进入到课程中。究其原因,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变迁等的变化发展外,古代社会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当时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息息相关的;而近代以来学校课程的发展,与近代以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缓慢、水平低,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学校也不承担培养劳动者的任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近代社会以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门类,教育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迅猛提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内容表明,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5.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学校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例如,理化实验、幻灯、电影乃至多媒体的演示教学等,无不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此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也与生产力发展有关。在古代,个别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近代以后,则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到二十世纪中后叶,个别化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一切无不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关。换言之,它们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即教育的经济功能。它主要通过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两个方面实现: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诸因素劳动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其中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劳动力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生产力的发展。这里的劳动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人。不具有从事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只是一种“可能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把这种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正如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
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里的“一般人的本性”是指还不具有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即可能的劳动力,而此处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则是指现实的劳动力,即已经具有专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正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从事生产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劳动技术和生产经验,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因此,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具体地说,教育对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在促进生产力转化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经济生活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但科学技术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它没有运用于生产过程之前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要将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通过教育,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和普及,并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实现生产力的转化。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具备了相应的劳动能力后,才有可能成为生产力中的劳动力要素,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能力也只有内化为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业化的劳动者 普通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任务。一般意义上,普通教育培养的劳动者是作为劳动的后备力量。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化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及某一工种的专业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更具有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劳动者的素质都有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提高的过程。在现代社会里,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和劳动工艺不断革新,从而对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接受教育,而且必须终身受教育。教育已成为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劳动者进行纵向社会流动的基本手段。 (4)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在古代社会,劳动主要凭借着个体经验,加上行业之间的相互封锁,一个人要从一种行业转
换到另一种行业中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代社会是社会化大生产,改行转业,更换职业和工种,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同时,由于现代化生产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只要劳动者掌握了生产和工艺的一般原理.就能顺利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从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者几乎就是一个纯粹的劳动者,一个听话、会做工的工具,这种劳动者的发展和需求都是单维度的。现代经济学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具有劳动能力,Im FL 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品质.这种劳动者的发展和需求都是多维度的。与单维度的劳动者相比,多维度的劳动者的生活不仅仅从属于劳动,他们具有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更高的素质和劳动能力,这正是现代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因此,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对未来劳动者进行多维度的培养。 2.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发展创新 科学知识作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在没应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将之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以上对“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的论述可知,要想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必须用科学知识、技能来教育和训练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知识也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实现了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 教育不仅能对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再生产,而且能对已有科学知识进行发展创新,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尤为突出。教学与科研不可分割,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历来是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办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高等院校学科领域齐全,专家云集,科研力量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展综合性及边缘学科研究,已成为国家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如,英国剑桥大学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共有 149 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 11 8 位(占总数的79%)是在美国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的;日本占全国总数 40%以上的科研人员来自于各个大学。此外,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不仅重视科学知识的发展创新,而且也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
程,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以成为众多高校发展的方向。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但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在一定社会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为谁服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因而,在政治制度不同的社会里便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教育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总是利用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教育,为教育确定培养人的规格标准,选择教育内容,提出道德要求等,使教育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服务。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最主要标志。政治上的统治者同时也是教育上的统治者,统治阶级依靠其掌握的政治经济权力,同时就掌握了教育的领导权。阶级对教育的控制是通过国家机器实现的,他们通过国家政权颁布法律、政策、法令,规定办学宗旨、方针,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并通过任命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有效手段掌握教育领导权。统治阶级利用统治思想作为指导来编写或审定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各种课外读物等,来保证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即由国家政权的法律规定或由受教育者和其它各种条件决定。诸如谁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以什么内容和方法来培养人等,都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进而也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内容的选择。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即教育的政治功能。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学校作为培养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专门机构,当然也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输送人才。学校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向下一代传递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经济、科学技术、法律、宗教以及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还向他们传授历代社会总结的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公民训练,使他们按照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方向成长为具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能力,从而成为一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接班人。学校培养出来的这类人才,其中一部分直接进入上层建筑领域,为维护和巩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成为国家各级各部门的政治领导者。西方学者把这种运用教育力量培养年轻一代具有特定社会政治思想意识的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 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学校实际上是一种官吏养成所,学生寒窗苦读主要是为了获得做官从政的本领。现代社会的某些专门学校或学院,如政治院校、军事院校等,其目标就是培养政治领导者。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既是培养人的工具,也是宣传思想的工具。教育通过传播一定思想意识来影响社会舆沦和道德风尚达到为政治经济服务的目的。积极的社会舆论有利于巩固、维护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促进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思想力量。政治家和思想家向来十分重视通过教育这个阵地“化民成俗”。因为教育领域既是一个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思想活跃的青年人聚集的场所,他们对各种政治经济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通过各种言论和行动行为方式,如集会、罢课、游行示威或义务宣传、无偿服务等,来交流、宣传其思想、看法.形成一定的舆论。如,我国著名的“一二 o九”学生运动和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欧美各国在 1965 年前后兴起的校园风潮,可视为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3.教育促进社会阶层的再生产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层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就有的社会政治关系。一方面,批判教育学主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并非促
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和手段,二是维护社会现实不平等、造成社会差距的根源,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在当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教育传播真理、启迪民众的民主观念、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也有不同。任何社会的教育目标都是社会统治阶级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产物。人的意志和决断决定于人的需要和价值取向。所以,教育目标中的主观成分越多,受文化的影响就越大。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故主张“知识就是力量”,注重通过知识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传统典型地反映了一定民族文化的特定内涵。不同民族积淀成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又塑造了不同教育。例如,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重农抑商、追求仕途,导致教育内容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主,很少有自然科学和生产知识;而英国一向崇尚人文精神,直至今日古典人文课程仍占相当大比例。 (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文化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产生影响,对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也产生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即读书和聆听先生教诲是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反映到教育方法上,学校便把教师的系统讲授看作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把读书看成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源泉,故而倡导“多教多得、少教少得,不教不得”。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构成教育活动的背景和内容,但并非所有的人类文化都能够进入到教育活动中。只有符合真善美标准的文化,才有可能进入到教育活动中。这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与整理。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演进的起始环节,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虽然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它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递,而是有所选择地进行文化传递。教育的文化选择通常有两个尺度:一是它要与主流文化相一致;二是它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据以上两个尺度,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则表现为吸取和排斥。通过选择,使文化成为更有助于人发展的力量。 (2)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共同创造物,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影响,文化的时代性 、地域性已被打破,文化的开放性是大势所趋,它也使文化交流成为必然。因此,文化交流实际上是指在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一是以教育活动本身为交流的手段,例如学者间的学术交流等,实现文化交流。二是通过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实现文化交流。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交流是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实际上,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创造的过程,不可能是简单地复制或拷贝。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本身就表明它具有文化创新功能,通过教育,使各文化要素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重建新文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的实现也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教育本身就固有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使文化创新成为可能。二是教育自身也通过其活动创造新文化。依照知识社会学理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像录音机一样叙述有关内容,而是或多或少地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丰富、完善并个性化其教学内容。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这主要是通过文化批判实现的。“所谓文化批判,就是教育按照其最高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面发展。”显然,教育过程不仅要培养出对社会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的人才,同时更要塑造出具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