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保健学》 第七节 妇女常见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5-01-08 09:01:20浏览次数:66
  考点:  1.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形式——有组织的群体性筛查和针对个体的机会性筛查。  2.筛查工作的计划、监督与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3.筛查技术管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妇女常见病。  4.筛查场所的选择——  (1)满足筛查条件  (2)能满足一次性群体筛查的数量  (2)医疗保健机构可深入社区或单位进行筛查,筛查地点应符合筛查条件的基本要求,包括房间、设备、消毒、保护隐私等方面。  5.物资准备——  妇科检查床、  照明灯、  阴道窥器、  宫颈细胞取样器、  一次性臀垫、载玻片、  生理盐水、95%酒精、5%冰醋酸、5%复方碘液、10%氢氧化钾、  显微镜  6.妇女常见病筛查对象—— 20 ~ 69 岁妇女   7.妇女常见病筛查重点对象—— 35 ~ 64 岁妇女   8.妇女常见病筛查频率——每 2 ~ 3 年进行 1 次。   9.宫颈筛查对象——有性生活 1 年以上者。  10.宫颈癌筛查频率——  1 ) 20 ~ 34 岁的妇女每 2 ~ 3 年行 1 次宫颈细胞学筛查;   2 ) 35 ~ 64 岁的妇女应每年行 1 次宫颈细胞学筛查。   3)宫颈癌筛查的同时应进行生殖道常见疾病的筛查。  11.乳腺癌筛查频率——  1 )< 40 岁:临床触诊、乳腺超声为主,应每 1 ~ 2 年进行 1 次乳腺超声检查;   2 )> 40 岁:乳腺 X 线(钼靶)为主,应每年进行 1 次乳腺超声检查,并每 2 年进行 1 次乳腺 X 线 检查。  3)>40 岁的高危人群及>45 岁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检查。  4)对可疑病变可考虑行磁共振(MRI)检查。  12.三合诊——左手(或右手)示指插入阴道内,中指插入直肠,另一手扪压下腹部,三个方向配合检查。  当盆腔肿物触诊不清或疑有宫颈癌宫旁浸润时进行。  13.乳腺癌特异性体征——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酒窝征。  14.乳腺触诊——  体位:病人端坐,两臂自然下垂,乳房肥大下垂明显者,可取平卧位,肩下垫小枕,使胸部隆起。  方法:用手指掌面扪诊。  顺序:外上(包括乳腺尾叶)、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区。  15.阴道分泌物检查取材部位——阴道侧壁上 1/3 处   16.宫颈分泌物检查取材部位——宫颈管内 1 ~ 2cm ,停留 10 ~ 30 秒后取出。   17.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18.常见病评价指标——  (1)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2)妇女常见病患病率  (3)生殖道感染患病率  19.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等。  20.宫颈癌危险因素——   (1)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2)初次性交年龄过早  (3)生育过早、过多、过密  (4)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紊乱  (5)社会学因素  (6)男性有关的因素  (7)吸烟  21.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  (1)雌激素高危相关  (3)子宫内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  (4)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称为宫体癌综合征。  (5)饮食因素:脂肪及油类摄入多者子宫内膜癌相对危险度增加大于 5 倍。而蔬菜和新鲜水果则具有保护作用。  (6)遗传因素。  22.宫颈癌典型临床表现——接触性阴道流血  23.子宫内膜癌典型临床表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紊乱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24.卵巢恶性肿瘤——卵巢实性肿瘤或囊肿直径> 5cm 者,应及时手术。   25.生殖道感染定义——  指由各种病原体的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引起,发生在生殖器官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包括性传播疾病,不通过性传播但发生在生殖道的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26.内源性感染——由阴道内正常微生物过量繁殖,可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  27.性传播感染——主要是与已感染性病的性伴发生性接触而感染。  28.医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没有按照无菌操作常规进行阴道检查及手术操作而引起的感染。  29.生殖道感染可导致——  盆腔炎  女性不孕  异位妊娠  流产、早产  死胎  胎膜早破  新生儿感染  宫颈癌  艾滋病  30.性传播感染的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安全性行为。  31.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最好方法是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进行医疗检查。  32.预防经阴道宫颈手术操作感染措施:  1)有感染者应先治疗再操作。  2)每位妇女进行操作前,都要排除或治疗一切可能的生殖道感染。  3)如果医生无法排除感染,可考虑使用治愈剂量的抗生素(假设治疗)对淋病和衣原体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  4)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技术规范操作,并对所有使用过或过期的器械进行消毒。  5)尽早识别和治疗生殖道感染。  6)按照规定对诊疗环境和医疗垃圾进行处理。  33.预防经宫颈手术感染的措施  1)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  2)术前洗手、戴无菌手套。  3)检查手术包是否过期。   4)采用“不接触”技术,即避免子宫探针或其他进入宫腔的器械碰触到阴道壁或窥器。  5)手术后戴手套处理污染的废物和使用过的器械。  34.预防产时感染的措施  1)避免外阴区域备皮。  2)在待产过程中,禁止使用肛门检查。  3)每次阴道检查前后用肥皂水洗手、清洗会阴区、戴无菌手套。  35.内源性感染的预防  (1)易感人群  1)孕妇和使用口服避孕药者。  2)长期服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3)糖尿病患者。  4)经常阴道冲洗或盥洗者。  (2)预防方法  1)避免使用清洁剂、消毒剂、中药等冲洗阴道,阴道冲洗应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酌情使用。  2)每天应使用清水或浴液、香皂或肥皂清洗外阴。  3)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长期服用。  下列不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的是  A.病毒感染  B.初次性交年龄过早  C.患者配偶的性伴侣数过多  D.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紊乱  E.初潮年龄过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初潮年龄过早不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下列属于宫体癌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是  A.肥胖  B.高血压  C.未婚  D.少产的妇女  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称为宫体癌综合征。  关于生殖道感染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由性行为传播  B.可以是内源性感染  C.可以由衣原体引起  D.只发生在女性  E.宫颈炎属于此类疾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生殖道感染男女都可发生。  关于生殖道感染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殖道感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较大  B.可以造成流产  C.生殖道感染不会有致命的后果  D.目前宫颈癌仍是女性生殖器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E.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大大增加了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殖道感染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下列属于预防内源性生殖道感染的措施的是  A.推迟首次性行为的时间  B.每天应使用清水或浴液、香皂或肥皂清洗外阴  C.一旦出现性传播感染症候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与性伴同治  D.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E.尽早识别和治疗生殖道感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内源性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方法  1)避免使用清洁剂、消毒剂、中药等冲洗阴道,阴道冲洗应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酌情使用。  2)每天应使用清水或浴液、香皂或肥皂清洗外阴。  3)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长期服用。  某女,21 岁,未婚,否认性生活史,体检填写病史时主诉自觉下腹胀痛,妇科检查时应采取的检查方法为  A.双合诊  B.三合诊  C.肛诊  D.腹部触诊  E.都不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否认性生活史,应该用肛诊。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