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5]《遥感概论》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8:43浏览次数:42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网教/成教) 专业:国土资源管理 课程名称【编号】: 遥感概论 【0785】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命题和要求:(注:教师可命多个题目,规定学生选择其中几个题目作答,一、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任选 3 道题目)1、简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关系2、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怎样区分田与土? 3、陆地卫星轨道为什么与太阳同步?怎么实现? 4、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5、分析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兰色? 二、论述题(共 1 题,40 分)举例阐述航空相片常用判读标志和原则。一简答题1. 简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关系答:航空像片是中心投影,地形图是垂直投影。两类投影的关系如下:(1) 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A:定义:所谓中心投影,就是空间任意直线均通过一固定点(投影中心)投射到一平面嫩影平面〕上而形成的透视关系;所谓垂直投影,即所有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形成的透视关系B: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无影响中心投影:有,只是比例尺的变化C: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垂直投影:无影响中心投影:有,影响位置D: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无影响- 1 -
中心投影:有,影响位置2、在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上,怎样区分田与土? 答:(1)水田① 形状:较明显,平原格状,丘陵月形,耕作面为水平面;② 色调:有庄稼:均匀灰色,与作物有关,无庄稼:有水时色深或很浅,无水是均匀灰色,与土壤有关;③ 间接判读:田坎明显,沿等高线延伸,多位于坡沿、沟谷、平地等能蓄水的地方。(2)旱地 ① 形状:形状不明显,耕作面为坡面;② 色调:有庄稼:均匀灰色,与作物有关;③ 间接判读:无庄稼:均匀灰色,与土壤有;坎不明显;多位于坡顶、坡腰等不易蓄水地带;3、陆地卫星轨道为什么与太阳同步?怎么实现?答:① 原因A:保证每个地方成像时光照条件一致,从而保证传感器在相同的条件下成像,使卫星图象效果相近,便于比较等。一般早上 9-11 点。B:保证卫星的运行周期② 实现A:轨道倾角大于 90 度B:轨道面偏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对太阳的角速度(地球公转速度:0.986 度)4、简述遥感概念及特点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① 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遥感从飞机上或人造地球卫星上。居高临下获取的航空像片或卫星图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大得多。又不受地形地物阻隔的影响,景观一览无余,为人们研究地面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② 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遥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不仅能获得地物可见光波段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紫外、红外,微波等波段的信息。不仅能用摄影方式获得信息,而且还可以用扫描方式获得信息。遥感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用常规传统方法所获得的信息量。这无疑扩大了人们的观测范围和感知领域,加深了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③ 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遥感通常为瞬时成像,可获得同一瞬间大面积区域的景观实况,现实性好;而且可通过不同时相取得的资料及像片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地物动态变化的情况(版图),为环境监测以及研究分析地物发展演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2 -
④ 其他特点此外,遥感还真有用途广,效益高,资料性,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2、遥感的分类1、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和类型分类 ① 地面遥感:1.5~300m,车、船、塔,主要用于究地物光谱特征 ② 航空遥感:9~50km,飞机、气球,较微观地面资源调查 ③ 航天遥感:100~36000km,卫星、飞船、火箭、天飞机、空间站5、分析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兰色?① 晴朗的天空里主要成分是大气分子,其直径与可见光的关系满足 d<λ/10,当太阳辐射碰到它们时,发生瑞利散射。② 瑞利散射的公式为 γ 1/λ∝4,即散射系数与波长的 4 次方成反比。③ 由于散射系数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当波长大于 lum 时,瑞利散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红外线、微波可以不考虑瑞利散射的影响。但对可见光来说,由于波长较短,瑞利散射影响较大。如晴朗天空呈碧蓝色,就是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把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到天空中的缘故二、论述题(共 1 题,40 分)举例阐述航空相片常用判读标志和原则参考答案:答:①不同的地物在航空相片上具有不同的影象特征,其中一些影象特征构成了我们认识地物的依据,将其称为判读标志。直接判读标志:地物本身的影象特征(如本身形状等)间接判读标志:与地物相关的其他地物的影象特征(如位置)② 形状判读标志(Shape):如可以根据河流成象后独有的形状特点认识河流③ 大小(Size):量化特征,如可以根据湖泊的大小量算面积④ 色调(Tone、Colour),最重要的判读标志,是其他的基础。如可以根据两种地物成象后色调不同而区分他们⑤ 阴影(shadow):可以增强影响的立体感⑥ 组合图案(pattern),如果园纹理,可以认识果园的性质⑦ 位置(site):地理位置,植物,立地条件,从已知地物性质推断未知地物性质。如可以根据松树与冷杉的立地条件区分他们常用判读原则如下:① 总体观察原则:先整体后局部,由宏观到微观② 综合分析原则:综合应用各种判读标志、综合应用各种资料③ 重点分析原则:根据判读要求,对重点地物重点分析常用判读方法如下:① 直接判定法根据判读标志可以直接判定地物的性质,识别出地物。如:② 对比分析法(最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像片上待判别的影像,与已知地物影像或标准航片(样片、标片)上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判定该地物的性质。标准航空像片是预先选定的典型样片,像片上地物性质是已知的。如:对比分析法在岩性、植被等专业判读中经常采用。- 3 -
③ 逻辑推理法:利用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依照专业逻辑推理进行的判读。如:例如上述泉水露头成线状展布的地方,一般都有断层存在。④ 邻比法:在一张航空相片上或相临遥感图象上进行邻近对比,从而区分地物界线方法如:⑤ 动态对比法:利用相同地区不同时相的航空相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地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