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0282]《教育统计学》机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20 16:08:24浏览次数:4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统计学【0282】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论述题(下面 3 道题中选做 2 道题,每道题 35 分,共 70 分。请根据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对要点展开充分论述)1.结合实例阐述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规则。答:(一)统计图:是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几何图形。它能使事物的数量关系表达得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  (二)统计图的结构:统计图一般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   (三)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规则   1. 标题  统计图的名称应该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标题位于图的下方。  2. 图号为了使用方便,我们要给统计图编号。如果在同一份资料里有几幅统计图,则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号。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  3.标目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横轴一般作为基线,表示被观察的现象,尺度要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纵轴一般是尺度线,尺度从 0 开始,由下往上,从小到大,写在纵轴的左侧。两个轴都要注明单位。  4. 图形图形要突出、清晰和美观,注意图形的高与宽的比例。如果在一幅图中有几个图形,则要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区别。  5. 图注图中如有需要解释说明的地方,则可加图注。图注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用小号字写在标题的下方。2.什么是差异量?联系实际论述差异量的用途和常用差异量类型。答: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 1 - 集中。  常用的差异量有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方差、标准差、差异系数等。(1)全距义  全距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为极差。用 R 表示。它实际上揭示的是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的最大值。(2)四分位距  四分位距是用依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部位 50%个频数距离的一半作为差异量的指标。(3)百分位距   百分位距是两个百分位数之差。常用的百分位距有两种:  第 90 与第 10 百分位数之差,即: P90 -P10   第 93 与第 7 百分位数之差,即:P93 -P7(4)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通过离差来定义的。离差是指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与该组数据算术平均数之差。方差是一组数据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即方差可由离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方差和标准差具有反应灵敏、严密确定、计算简单、适合代数运算等优点,是最常用的差异量数。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太容易理解、容易受两极端数值的影响以及有个别数据不清楚时,无法计算。  与其他差异量相比,方差和标准差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标准差的应用尤其广泛。标准差往往和算术平均数配对使用,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和集中程度。标准差不仅可以直接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还可以用于计算差异系数、相关系数、标准分数等3.结合实例阐述机械抽样的含义与方法。答:机械抽样: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一般根据所需样本容量与总体中个体数目的比率而定。例如要在 100 人中抽取 10 人,则需要从总体中抽取 1/10 的人,即间隔 10 人抽一人。  机械抽样可与单纯随机抽样结合使用,通常是确定了间隔之后,在每个小区域里可以随机抽取个体。- 2 - 机械抽样的方法 (1)无关标志排队的机械抽样 (2)有无关标志排队的机械抽样 、机械抽样的特点 (1)组织简便,易于实施; (2)机械抽样误差大小与总体单位的训序二、应用题(下面 2 道题中选做 1 道题,30 分。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4.将下列 20 个学生的体育成绩以 5 分为组距编制一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97 93 82 93 87 85 92 82 94 89 87 85 85 78 86 98 79 84 96 835.某中学随机对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一项测查,测查结果如下表,请检验两个年级学生的测查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年级 样本平均分 样本标准差 人数二76 4 40三80 6 60- 3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