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糖代谢

发布时间:2025-02-15 09:02:52浏览次数:20
  ●考试大纲及考点预测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糖异生原料和关键酶  ●磷酸戊糖途径  糖代谢的概况     一、糖的分解代谢 考点  人体内所有组织细胞都可利用葡萄糖,人 50% ~ 70% 的能量由糖代谢提供 。葡萄糖可变为多种非糖物质,某些非糖物亦可变为葡萄糖。  (一)糖酵解和无氧氧化的主要过程、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1.反应部位:胞质。  2.生理意义:①迅速提供能量,如骨骼肌在剧烈运动时的相对缺氧;②为红细胞供能;③神经细胞、白细胞、骨髓等即使有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3.糖酵解的基本途径    (二)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1.概念:有氧情况下,葡萄糖彻底氧化成 H2O 和 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部位:胞质及线粒体  3.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  (1)供能,是机体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2)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3)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换的枢纽、为呼吸链供 H。    三羧酸循环  1.概念:指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地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2.反应部位:是线粒体。  3.反应步骤: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生 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考点  4.考试小结: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①消耗一分子乙酰 CoA ;②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1 分子 FADH 2,3 分子 NADH+H+,2 分子 CO2,1 分子 GTP,(一共生成 10 个 ATP )无 H2O 生成;③ 不可逆步骤(第 1、2、3 个步骤)其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④ 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产生 1ATP  (三)磷酸戊糖途径 考点  1.概念: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 NADPH+H+(NADP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 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2.细胞定位:胞液。  3.生理意义:生成 NADPH 和 5- 磷酸核糖 。  4.关键酶: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蚕豆病:红细胞内缺乏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二)生理意义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和肌肉是贮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但肝糖原和肌糖原的生理功能有很大不同。肌糖原主要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肝糖原则是血糖的重要来源,这对于一些依赖葡萄糖作为能源的组织,如脑、红细胞等尤为重要。  三、糖异生  1.概念: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部位: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2.原料:乳酸、甘油、丙酮酸及生糖氨基酸等。(三酸一甘油)  3.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 -6- 磷酸酶 。(俩羧俩磷酸)  4.生理意义  ( 1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短期饥饿)   ( 2 )补充肝糖原   ( 3 )调节酸碱平衡   四、血糖  (一)概念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血糖含量随进食、运动等变化而有所波动,但空腹血糖水平相当恒定,维持在 3.89 ~ 6.11mmol/L 之间。  血糖浓度维持在恒定范围得益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对保证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糖来源和去路     (三)血糖的调节  1.肝脏的调节:肝是调节血糖浓度最重要的器官。肝以肝糖原的形式贮存葡萄糖,进食后肝贮存糖原的量可达肝重的 4%~5%,总量可达 70g。在空腹状态下,肝可将贮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另外,肝还可通过糖异生作用维持禁食状态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肌肉的调节:肌肉通过对血糖的摄取利用也对血糖浓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肌肉可利用血糖合成肌糖原,肌糖原占肌肉重量的 1%~2%。  3.激素的调节参与的激素特点 调节的机制胰岛素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促进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加快糖的有氧氧化、抑制肝内糖异生以及减缓脂肪动员的速率胰高血糖素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使肝糖原分解增加、抑制糖酵解而加速糖异生、加速氨基酸的摄取从而增强糖异生、加速脂肪动员糖皮质激素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加促进肌蛋白分解产生氨基酸进行糖异生,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四)高血糖和低血糖  1.高血糖及糖尿 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6.11mmol/L (葡萄糖氧化酶法)称为高血糖。   2.低血糖 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3.89mmol/L 时称为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①胰性,如胰岛α 细胞功能低下、胰岛 β-细胞功能亢进等。②肝性,如肝癌、糖原累积病等。③内分泌异常,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等。④肿瘤,如胃癌等。⑤饥饿或不能进食者。  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循环一周生成 3 分子 NADH  B.循环一周可生成 10 分子 ATP  C.三羧酸循环一周可生成 2 分子 H2O  D.循环过程中消耗 1 分子乙酰 COA  E.循环一周生成 2 分子 CO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是不生成 H2O 的,C 错误,符合题意。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