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学前卫生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18 13:08:53浏览次数:44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学前教育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答题要求:1.第一、二、三题选做二题,第四、五题选做一题。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序号标明。.一、举例说明儿童学习活动时大脑皮层的特点和规律。(30 分)答:(1)优势法则 当外界事物(上课、游戏、看电视)引起幼儿兴趣时,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优势兴奋灶,表现注意力集中。优势兴奋灶可以将大脑皮层其他区域的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程度;同时也可使其他部分呈抑制状态。处于兴奋状态的区域反应能力最好,条件反射最易形成,学习效率高。据此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幼儿兴趣和好奇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必须注意,幼儿的优势兴奋灶容易消失,因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2)镶嵌式活动原则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因此,在进行一种工作时只有相应的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部分则处于抑制状态,在大脑中形成复杂而有秩序的兴奋、抑制点。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兴奋区和抑制区不断转换,出现一些新的兴奋点和抑制点。大脑皮层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地工作,就是因为兴奋区和抑制区常在轮换的缘故。多种活动互相轮换,可以使皮层各区轮流休息。这一特征是合理组织幼儿各种活动、课程交替安排以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安排幼儿活动时要注意脑力和体力劳动适当轮换,而且持续时间不能太长。根据镶嵌式活动特性,我们安排活动时,使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的活动与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的活动相互轮换,劳动和休息轮换,这样就可以使大脑皮层在一日、一周、一月、一年之中自始至终都保持适度的兴奋状态和较高的工作效能。 (3)动力定型 当内外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的重复多次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区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形成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在行为上形成所谓的习惯”。(4)保护性抑制 人在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活动时,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液量和脑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使脑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5)始动调节 在工作和- 1 -
学习开始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渐提高。这是由于神经细胞和机体的其他组织都有惰性的缘故。二、幼儿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30 分)答:(一)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奶类应是 6-12 月龄的婴儿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 600-800ml 的配方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该月龄段的婴儿,母乳仍是其理想的天然食物。若母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予以补充。 (二)合理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 6 月龄以上的婴儿应逐渐添加辅食。若母乳不足,添加辅食的时间可提前至 4 月龄。添加辅食可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增强消化机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儿的辅食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菜泥等泥糊状食物;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添加辅食的顺序为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等)。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尽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营养的实现,应以饮食卫生为基础。6-12 月龄的婴儿,其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较敏感且缺乏抵抗力。给婴儿选择食物时,要重点关注食物是否新鲜、优质、无污染。膳食的制作和进餐环境要卫生,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应合理储存以防腐败变质,严把“病从口入”关。给婴儿的辅食应根据需要现制现食,剩下的食物不宜存放,要弃掉。 五、下图所示幼儿坐姿是否正确?为什么?答:1.成人要多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理解幼儿心理,不要轻易对幼儿的说谎进行批评,区分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2.不要过分斥责幼儿的撒谎,尽量不以严惩对待幼儿犯错,代之以讲道理等更民主的方式。3.成人要给幼儿正确的示范。-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