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5 13:07:03浏览次数:28 给定资料 1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北焦村,是市二环路内 45 个城中村之一,1200 多户、3000 多人。一些外地人在村里租房做生意,多数村民靠收房租生活。1968 年 2 月,河北省会从保定迁至石家庄,市区迅猛扩张,近郊土地被征用的速度急剧加快。修铁路,盖生活区,建机关、厂矿、医院、学校,都要征地。71 岁的原村支书陈某说,当时土地征用,政府不给钱,但 1 亩地拨 2~3 个名额给村民,身份由农民转为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征地越来越多,省政府的外贸、内贸、轻工业和化工等七个厅局级机关先后来到北焦村安营扎寨,村中布满机关宿舍。北焦村因此号称七局宿舍。1975 年,陈某还是生产大队长。他记得 70 年代开始,国家征地有了补贴,这些补贴主要归生产大队,用于发展集体企业,村民进企业做工。北焦村靠土地补贴盖起了旅馆、商店,办起了塑料厂、鞋厂等 20 多家企业。当时,国家规定土地按征用前三年生产的平均产值来补偿,补偿费分为土地补贴、劳动力补贴和青苗补贴三种。1971 年 1 亩地补贴 240 元;1976 年 1 亩地补贴 1000 元。陈某说,补贴增加是因为村民改种粮食为种蔬菜,土地产值增加了。1986 年陈某卸任时,村里还有三四百亩地,之后陆续被征用,目前只剩下 30 多亩自留地,种点菜,但多半荒草丛生。《财经时报》2004 年报道,中国过去 10 年间转让土地达 1 亿亩。《中国改革》杂志 2004 年引用一项调查表明,被征土地的收益分配大致是:地方政府20%~30%,企业 40%~50%,村级组织 25%~30%,而农民仅占 5%~10%。地方政府采取强制性土地征用政策,低价征地,高价出售,从中获取巨额土地资本增值收益;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又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被媒体大力地宣传。在商业和政治双重利益的驱动下,城郊农民大量失地,而不法之徒也由此以权力寻租的方式获取暴利。从北焦村乘车半个小时,可到达西营村。西营村处在石家庄市北郊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工厂不让进;企业也不让进。但 2002 年 8 月经省里特批,河北某职业学院准备在石家庄北郊征地建新校区。西营村村委会主任杨某说,当时各村为争夺学校进村,都相互压价,贱卖土地。最后学院倾向于在西营村征地 920 亩。2003 年 11 月,西营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对学院征地一事进行民意测验,89%的村民同意,11%的村民不同意。于是西营村与学院正式谈判,结果是学院为每亩地支付征地补偿费 7 万元,同时给予一定的其他补偿。但在 2004 年 4 月 18 日的一份集体上访材料上,至少有 360 名西营村村民签字画押反对上述征地方案。西营村现有村民 2000 人左右,反对者占到了 18%,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委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也应当召集村民会议。该学院新校区建设被确定为河北省 2004 年重点建设项目。3 月,省国土资源厅和石家庄市政府同意该项目进行工程用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但为平整土地,学院和村委会跟村民多次发生冲突。学院派施工人员用履带拖拉机将土地推平,村委会派人把耕地下面用来灌溉的地下水道挖断,使大部分耕地闲置。学院原定于 9 月新生入住新校区,而到了 11 月,还未能破土动工。眼瞅着十几亩果树一棵一棵的干死,村民高某非常心疼。他说,还有 100 多亩蔬菜大棚,菜秧都长出一寸了,他们说拆就拆。村民傅某一家 5 口共有 5 亩地,其中 2.7 亩被征用。他说,2.7 亩地如果用来种小麦和玉米,年收入有两千来元,种蔬菜年收入也有两三千元。5 亩地一年收入一万来元,勉强够全家一年的开销。他说,家里的粮食,两个小孩上学,日常花费,都是从地里出。村里一个企业也没有,我们都指望着土地吃饭。一想到所得补偿不够几年花销的就发愁。据村委会主任杨某介绍,学院仅付款 2350 万元,只占应付总额的三分之一多。其中 2000 万元平均分给 2000 多个村民,每人 1万元,剩下的钱先由村委会保管。他说,等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公告后,征地款才能全部到账,再分给村民。现在还欠每个村民 2 万元。1998 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6~10 倍。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人的补助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4~6 倍。按这个标准的最高倍数乘以 2000 元的亩产值,西营村村民每亩地最多获得土地补偿费 2 万元,安置补助费 1.2 万元,总计 3.2 万元。《土地管理法》还规定,依照上述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30 倍,则西营村村民每亩地最多可获得 6 万元补偿费。如此计算,该学院向西营村支付征地补偿费每亩 7 万元,似乎村民已经占了便宜。2003 年 4 月,石家庄市政府公布了市区土地基准地价,将商业用地分为八级,一级每平方米为 4723 元,折合每亩 94 万多元;八级每平方米为 497 元,折合每亩 9.9 万多元。这意味着,西营村被征用土地所获得的补偿,比起用于商业开发,每亩最低少 2.9 万元,最高少 87 万元。西营村部分村民一直想按照商业用地的市场价出让土地。但该学院建新校区不属于商业用途,村民的愿望在现行法律和法规中找不到依据,事实上,农民也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西营村的情形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据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从 1990 年到 2002 年,全国
占用耕地 4736 万亩用于非农建设,今后每年非农建设用地仍需要 250 万~300 万亩。这些非农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那里一般人均耕地不足 0.7 亩,每占用一亩耕地就会造成 1.4 人失去土地。依此推算,13 年来至少有 6630 万农民失去了土地。专家认为,由于征地补偿标准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不足以创业,政府又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失地农民大都成了无地可种、无正式工作岗位、无社会保障的流民。而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动荡,流民都成为隐患。 给定资料 2 北焦村的土地所剩无几,村办企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也相继破产。从 2000 年起,北焦村就陆续有村民上访,开始六七个人,到现在已有几百人集体上访,累计上访达 1000 多人次。石家庄市长安区南高营镇西古城村,有关部门为搞土地开发,造成 380 亩耕地、菜地无法耕种,至今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已闲置了四年。村民上访无效后,自发组织起来,在耕地旁搭了间瓦房,日夜轮流看守,反对圈占。《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但大量营利性商业项目,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制征用土地,从而引发农民的群体性上访和干群冲突。调查显示,农村土地纠纷已经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一家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学术机构收集到 2004 年来发生的 130 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 87 起因土地问题引发,造成数百农民受伤,3 人死亡。专家认为,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土地涉及巨额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土地争议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某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专家提出,农村城市化进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解散,农民以独立的家庭个体进入城市经商、打工,但前提是必须实现公平分配。另一种是保留原有的农村社区组织,并对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进行彻底改造,以适应城市化的进程。2004 年 10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强调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下放土地审批权。该《决定》对农民最关注的征地补偿作了新承诺: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县级以上政府应当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这意味着各级政府要将土地出让金部分转移给土地被征的农民。部分媒体称这个《决定》是“土地新政”,并给予了较高评价。但部分农民则有更高的期待。福建厦门海沧区霞阳村的许某说,村里的 3000 多亩地都被征光了,他希望中央政府真正给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政府要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要与农民争利,更不能把农民的土地抢走给开发商。他期望征地制度改革能让农民拿自己的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有的专家,倾向于根据土地使用性质,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以保障农民得到应有的补偿。这位专家还指出,目前存在两级市场,政府对一级市场具有垄断权,土地交易先由国家或集体收回,再进入二级市场交易转让,这导致转让利益分配严重不均。 给定资料 3 以占江苏不足 4.7%的面积,承载了占江苏 6.2%的人口,产出了占江苏 14.8%的经济总量,以保护土地资源来保障发展,以保障经济发展促进资源保护,成为写在无锡大地上的辩证法。据统计,江苏全省 GDP 每增一个百分点,用地量为 2.4 万亩。2003 年,无锡 GDP 实现 1901.22 亿元,增幅达15.4%,而用地增加仅 15.6 万亩,土地资源消耗量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无锡 4787.6 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山丘与水域占 47.7%,人均耕地仅 0.55 亩,为江苏地级市中最少的城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无锡对土地的需求量很大。无锡市政府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耕地,将耕地占一补一的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每年以“市长令”形式下发土地复垦办法,全面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明确“谁复垦谁受益”。连续多年来,无锡每年都召开土地复垦流动现场会,极大激发了基层热情。宜兴原茗岭镇是人均粮田不足 0.4 亩的山区乡镇,他们向涧滩要地,向荒山要地,不仅 10 年建设没占用一分粮田,而且增加耕地 3400 多亩。这里实施的国家级“丘陵山区万亩土地综合开发整理项目”,被联合国列为在我国的 1.1 个示范区之一。2001 年至今,无锡关闭了沿太湖地区 200 多家矿山企业,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新增耕地 4.3 万亩,相当于 10 余个中心商务区。目前,正在建造 28 层高的农民公寓。据测算,原来农民散居时户均占地超过 0.5 亩,住进公寓后户均占地不足 0.15 亩。给定资料 4 首钢矿业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大石河铁矿尾矿库、新水选矿厂尾矿库、裴庄土场、羊崖山土场等一大批复垦项目,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经多年覆土植被,大石河铁矿尾矿库如今处处郁郁葱葱,长满了紫穗槐;三四年前还是一座沙山的新水尾矿库,如今 1200 余亩沙棘长势旺盛,已结出沙棘果:裴庄土场覆土种植的刺槐已经
成长为一片参天大树,好像一座森林公园。首钢矿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破坏土地,主要是采矿中形成排土场和在选矿中形成尾矿库。针对不同的条件,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攻关,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排土场是采矿过程中排山的岩石堆存场所,是人工堆积起来的废石山,岩石裸露,坡度较陡。公司对排土场采取了平整、覆土、绿化的办法。一是在采矿过程中,将采矿剥离的表土单独存放,以备复垦利用。二是待排土场停用后,用推土机平整,为减少工作量做到小平大不平,平台四周做出 0.5 米的土挡,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将存放的表土覆在上部,厚度为 0.5 米,栽种以刺槐、紫穗槐为主的水土保持林。首钢采用此方法先后使 2950 亩排土场披上了绿装。首钢公司目前有尾矿库 3座,尹庄尾矿库是 1996 年投入使用的新库,不具备复垦条件,另外 2 座尾矿库均已进行了复垦。为防止水土流失,首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沿坝面堆成 10~15 米平台,砌有排水沟,保证了汛期雨水沿排水沟排走,从而防止了水土流失。在平台和平台的斜坡上覆盖 20 厘米厚的土,种植以紫穗槐为主的坝面水土保持林。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完成尾矿坝绿化 600 余亩,给库区周围的群众建起了一条绿色防护带,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扬尘污染,也为我国固体废物治理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给定资料 5 从 2004 年起,河南省开展了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工作,计划用 5 年整治出土地 150 万亩,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用地或重新恢复为耕地。截至目前,整治出土地 46 万亩,净增耕地总量 26 万亩。全省已连续 6 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不久前,郸城县王拱集村的李老汉得到了一份“大礼”,他家从村里多分了两亩地。“空心村”整治后,该县许多农民都像李老汉一样享受着这份喜悦。目前,郸城县已完成了 19 个“空心村”的治理,新增耕地 7801.7 亩。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人均耕地只有 1.23 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全省从“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中可挖掘出土地 223.4 万亩,可复垦耕地 183.3 万亩。 给定资料 6 现实的土地供应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某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在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仍要提供土地,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需求,要严格控制大户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设,坚决停止别墅建设。记者了解到,“长三角”地区的用地虽然非常紧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的统筹,来自于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通过存量土地的调整和再整理,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腾出新的用地空间,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悉,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用地占到了全国供地总量的 30%左右。一边是建设用地的追加,一边是开发商叫喊“地荒”。问题在哪里?闲置问题实在是“地荒”的一个顽疾。2001 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区依法取消了184 个项目,收回土地达 66760 亩。仅 2005 年,苏州市盘活存量土地 2505 宗,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5.7%。一位业内人士说,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 100 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是 120平方米。但有关部门统计,我国 664 个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 133 平方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 82.4 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是 83.3 平方米。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今后土地利用必须保证 60%以下是存量土地。据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而没有量化指标。 给定资料 7 在许多国家,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正在增长的千千万万人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更大数目的下代人正处在更严重的危险境地,即目前的生产正在毁坏将来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球的农业生产必须大幅度地增长,而对具体的每一地方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因为,全球所有类型的食物的 98%是在陆地上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的产量不到 2%。植物产品构成了人类膳食的 92%,占世界膳食供给量 8%的动物产品也间接地来自于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也就是说,要保持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退化过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将集约农业方式转移到贫穷的农民所居住的边际和近边际地区,经常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灾难。因此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些土地必须保护起来。施肥、灌溉和其他投入,可以继续获得可观的成功。但生态环境成本将越来越高。如目
前高化肥投入区,已经发生了地下水硝酸盐富集现象,长期使用农药,使病虫产生了抗性,也污染了土壤。如进一步加大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不但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人们正在探讨既能继续增产,又不破坏水土资源环境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方法,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就是维护土地资源的质量和生产能力。因此,有必要就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制订评价标准,用来检验和监测土地开发、利用是否是持续的。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 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 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500 字。 二、“给定资料 7”提到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 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15 分) 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 150 字。 三、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 200 字。(10 分)得分评卷人 2?根据“给定资料 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15 分) 四、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 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 字。(10 分)得分评卷人四、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2.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 分) 五、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 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 800 字。2012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读: 一、给定材料 (一)材料主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通过研究发现,2012 年河北省申论试卷的考试主题为“公民道德建设,‘虚功’也能‘实做’”,本省特色鲜明,体现出河北的省情省况;仍然延续了河北省申论题材的一贯风格,偏重于考查社会领域的问题,与即将入职的公务员自身素质及工作情况紧密相关,是对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集中测查。 本次河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从公民道德入手,提到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如何将看似很“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是从政府角度对公民道德问题的新诠释。从 2011-2012 年,河北省举办多场座谈会,号召学习“青县经验”,并深入到乡镇基层留村实地调研当地公民道德建设情况,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精神保障。可见,河北省正是基于本省实际、本省经验而考查了公民道德问题,与个别省份淡化本省色彩的做法明显不同。 自从 2011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文化领域的诸多问题一度成为申论考试选取的热点主题,公民道德建设题材,在近一年申论考试中也多次出现。 (二)材料大意 给定材料总共 8 则,材料大意如下: 二、作答要求 (一)试题结构 从试题结构上看,考查目标非常明确清晰,第一题和第二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第三题主要考查贯彻执行能力,第四题主要考查文字表达能力。 作答要求总共 4 个,列举如下: (二)作答思路
第一题:题目要求指出“学者 K”和“W 教授”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作答必然包括两部分:一是概括“学者 K”和“W 教授”的观点;二是分析、评论二者观点的对错,并辩证性地得出结论。 第二题:本题需要概括材料中反映的所有能“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的成功经验,是一道典型的归纳概括题,所有要点必须直接来源于材料。但考生作答时需注意“条理清晰”的要求,可以从体制机制、宣传教育、领导重视、财政补贴等方面,有条理地整合要点。 第三题:本题与前一题有相似之处——都是依据青县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必然有所不同——本题要更加贴近实际,从学习青县做法、宣传青县模式的角度出发,层次分明的提出对策思路和行动方向。由于字数较少,考生在作答时不需对措施具体展开,点到即可。 第四题:题目要求围绕青县的事例,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在写作中需要注意几点内容:一是主题鲜明。在具体论述中,要围绕“道德建设的虚与实”确定写作主题,并使之贯穿行文,不能有所脱离。二是结合给定资料。要加入材料中的一些例子与事实,使文章论证充分。三是不能忽略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题目中提到“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因此要在作文中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适当论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 2012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一、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 7 中学者 K 和 W 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0 分)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300 字。 【解题思路】 通过阅读题干,本题的作答应分为两部分:首先对学者 K 和 W 教授的观点进行简要概括,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考查的是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学者 K 认为:市场经济放大了人们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人性弱点,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 W 教授认为:不应把社会道德下滑归咎于市场经济,我国目前社会良好道德仍是主流,不道德只是个别现象,发挥好道德典范的示范性作用是提高道德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对道德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社会道德下滑的根本原因。良好的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公民道德建设一要依靠制度、机制的作用,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二要依靠群众中良好的道德氛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20 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 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概括的主体是青县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经验,所以需在众多经验中提取此方面的相关信息。其次,注意作答条件,概括要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 字。考虑到要点的全面性,字数也不可过少。“条理清晰”注意结构,此题应写总括句。 【参考答案】 青县成功经验主要为宣传高尚情操、崇尚并关爱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一广泛宣传,大力表彰宣传道德典型,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免费开放展馆宣传雷锋精神。二政府重视,明确道德标准,开展评选活动,所选模范及事例贴近百姓,给予模范物质精神双重奖励。发动社会各界对困难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同时加大民生投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制度保障,建立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好人海选及管理机制,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并由其具体负责。 三、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假如××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 要求: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 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前面提到“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给定资料中资料 8 内容与此相关,材料 8 中两位领导强调了青县的经验是推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接下来要明确作答要求,该题是“××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然后考生要“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类似一个工作方案的题型,考生要结合材料给出落实工作的思路。其次,注意作答条件,“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字”,这就要求考生的作答最好呈现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要对要点进行深入提炼,字数不可以超过 200 字。 【参考答案】 该县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推广青县经验,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学习青县把公民道德建设列入全民工程的工作理念。着力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广泛性,建立全民参与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管理机制。 二是要学习青县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挖掘并宣传推广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着力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性。 三是学习青县努力探索并创新实践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载体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组织各类活动深入宣传,着力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四、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 分) 要求:主题鲜明,认识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 1000 字。 【写作思路】 本题是一道议论文写作题,在审题中需要考生把握几点关键:一是主题鲜明。在具体论述中,要注意围绕“道德建设的虚与实”确定写作主题,并使之贯穿行文,不能有所脱离。二是结合给定资料。要加入材料中的一些例子与事实,使文章论证充分;三是不能忽略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题目中提到“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因此要在作文中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适当论述。 在立意方面,材料中的这段话很明显强调的是要将看似很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各个方面落实到位。因此,考生可从“落实公民道德建设”角度去立意和写作。 在分论点的设置方面,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到位,要从内容、形式和制度等方面入手。可以借鉴材料中青县在制度机制以及活动开展形式等方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措施,从而获取对策分论点及其扩展性内容;对于擅长写分析论证的考生而言,也可围绕这些方面,写一篇铿锵有力的评论性文章。 【参考例文】 变“虚功”为“实做”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个民族的境界,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青县,一个只有 40 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却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做出如此大的成绩,涌现出大批道德模范,主要源于当地政府对道德建设持之以恒予以重视,使得道德建设更好地变虚为实,通过建机制、强组织、抓载体、浓氛围,弘扬了正气,形成了倡善崇德的良好局面。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与幸福的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着投资环境,同时亦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间接性的影响。道德建设看似很“虚”不好量化,有一定的原因所在。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本身来看,道德建设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很难从具体方面进行细致把握;从抓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上来讲,我们以往活动中一度出现过“假、大、空”,做过说做不一的表面文章,且不能一贯坚持,常前紧后松。因此,惟有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变“虚功”为“实做”,才能营造好环境,引导好发展,促进道德与经济建设相互借力的良性循环。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解决内容之实。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做实,意指使之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不能束之高阁、无限上纲。要倡善行,崇好人,从群众易于接受的领域突破,让人人知好人,才有助于学好人、做好人。可以开展如“孝敬模范”、“教子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推选各个领域的道德模范,将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实在。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解决形式之实。公民道德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否则活动便丧失了其真正的意义。学雷锋、积善行,做好人、行善举,不止于感动,而需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更多人的参与、需要更广泛的社会覆盖面。要搭平台建载体,激发更多的人行善从善,力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恰如其分的方式达到思想道德建设目的。可以开设专题栏目,对道德模范及其事迹进行表彰宣传;可对道德模范进行物质奖励及针对部分困难道德模范家庭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将建设形式落实到位。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解决制度之实。制度不保,道德难建。健全的体制机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建机制明责任,不断强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和部署,坚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其它工作一起部署考核,常抓不懈。可结合实际制定道德规范标准,完善党政机关道德规范,并将其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公民道德建设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青县的经验用事实证明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想变“虚功”为“实做”,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和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使公民道德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巩固,使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