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09 14:05:57浏览次数:7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初,“知识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试图通过课程的变化来造就具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在 20 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强调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同时批评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强烈要求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课程。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并一直持续至今。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核心依旧是课程。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 1.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进行,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 1953--1957 年进行,1956 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 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共 15 种;1956 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大跃进”时期,在教育上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进而开展了“教育大革命”,对中小学课程的直接影响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四次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总结“教育大革命”经验教训后,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十年动乱结束后,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了新中国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这标志着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的中小学通用课程与教材重新确立了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 1981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了历史课和地理课并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 1986 年,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 2.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1)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地方课程,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这为以后的三级课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2)初步改变了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的结构有极大的改变,为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4)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1)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 24%降至 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 16%降至 13%~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2)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 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 10%~12%的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的制订 (1)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5)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问。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的转变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四,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合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时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观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凋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