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目的

发布时间:2023-05-08 16:05:36浏览次数:116
我国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开始了历史性转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的教育目的,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 (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提出历程回顾 1949 年 12 月,新中国诞生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个方针后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历史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急需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总目的。正是适应这一新时期的需要,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的目的性方针 。他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梧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个规范化的教育总目的。这个教育目的既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和总要求,又明确指出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一教育方针为我国后来教育目的的制定确定了总的方向和标准。 1958 年 9 月 9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曾明确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对于教育目的的提法在不同时期又有一定的改变,但基本精神却始终一致,没有根本性的变动 。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确认 1957 年提出的教育目的。他说:“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梧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同年,我国的教育 文化的、经济的和个人的价值之框架内的地位和意义”;“在各级教育中建立、加强和促进这种互动的行动,可以包括教育课程和生产性、创造性或进一步发展的供应项目的推广以及在教育机构内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包括生产劳动,与为劳动人民继续其教育而又不中断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两种方式。由此可见,现代学校教育不是要脱离或削弱劳动教育,而是要不断连通或强化劳动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无疑主要应以当今社会现时的生产劳动为“蓝本”;三是对生产劳动价值的理解过去仅仅从体力的、道德的和经济(或产业)的三维视角来看,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会从美学的、文化的和个人价值的等多重角度来理解。 (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所谓“相互独立”,是指各育都具有独特的内涵、意义和任务,彼此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所谓“相互促进”,是指各育相互之间连接紧密,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忽视其中任何一者,都将会导致全面发展教育的失衡,造成人们的片面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育紧密相联,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的。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各育的不平等与不平衡,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所以,素质教育的真谛就应该是通过全面的教育,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由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个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 ,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只是为了实际分析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五育”之间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任何一者的开展,都可能需要其他各育作为保障,也可能辅导承担或完成了其他各育的某些任务。 根据系统论原理,全面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要素结构合理,协调运作,能产生 “1+1>2”的整体功能,充分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从整体功能优化,即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局部优化出发,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目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修改的宪法中被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文件对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接着在 1981 年 1 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1982 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 、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从权利的角度、以法的面貌出现的教育目的 。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 90 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明确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视野,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1986 年在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闰义务教育法》,其中明确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首次把提高全民素质纳入到了教育目的。 199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明确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3 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建国 40 多年来,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 90 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 90 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又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种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和方向,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 年 6 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上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与确立,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维护社会主义利益,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着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过去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都极力掩饰其教育上的阶级实质,说自己的教育是“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的”。而事实上他们的教育都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主要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愿望和需要。而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从不掩饰自己的阶级意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目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的是新型的劳动者,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他们所具有的素质不是抽象的德、智、体、美、劳,而是具有社会主义方向性的素质标准。他们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立场坚定,信念明确,是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二)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的教育就必须广泛、充分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不仅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本领 ,同时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智力和体力是劳动能力的基础,是同自然交往的主要条件。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我国教育目的首先指出了人的素质的基本构成,即德、智、体、美等四方面,其次是要使受教育者的四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德、智、体是人的素质构成的主体,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自身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强调德智体的统—发展。但一个完整社会人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以外,还要有美的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的发展。 (三)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 提高全民素质,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基础。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仅包括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发展,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全面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些都有赖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如何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主要任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人的素质的内在提高以及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 “科教兴国”和“四个现代化”都需要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与之适应。因此,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是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内在一致的。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要培养劳动者,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把劳动者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者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然而,这种劳动者又区别于先前的劳动者,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社会主义理想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 。造就这种新型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要求。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提出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这也只是对“劳动者”的具体提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劳动者,分别来提只是从不同角度要求的具体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应理解为培养两种人,而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两种职能的统一要求。即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合格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上又应当是接班人。这是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统一要求,而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三、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是对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的整体概括,是对人整体素质培养的教育 活动的总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必须实施全面教育。全面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的划分是相对的,是为了学习与研究的方便。事实上,各育都是教育,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德育即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这些教育活动的总称。一般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予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交往与互动、内化与外化,使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的德育一般指道德教育,是相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和法制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受教育者道德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道德境界的的教育活动。我们通常所说的德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我国,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充分认识德育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对培养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教育目的以及学生的特点决定的。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 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针,为到 2020 年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人才准备和智力支持。 2.智育 智育是向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和才能的教育。 智育是继承、传递和创造人类社会文明的条件,人类的文明必须靠智育来承传,如果缺少智育的作用,人类的文明就不能继续发展创新。智育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发展靠科技 ,科技的发展和使用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在这其中,智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育也是开发人的智力和实施全面教育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 智育和教学的关系的错综复杂的。以往,人们经常把智育和教学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是等同的,智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为了实现发展才能和智力。但是这样的观念其实是在混淆概念。因为二者是根本不同的。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并列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一起构成教育途径的整体。二者完成的任务也不仅等同。智育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而教学是任务是为了实施全面教育,其中除了完成智育的任务之外,还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在教学中是不能被截然分开的。 3.体育 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活动。 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商代的“序”是奴隶主子弟学习射箭的专门场所,周代“六艺”中的“射、御”即属于体育范畴。古代西方如斯巴达的学校教育中,把体育列为主要内容,儿童七岁以后,被送入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的生活,接受严格的体育锻炼。在雅典更加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7 岁后男孩要上体操学校 学习。进入 20 世纪,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展对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质研究。中国于 1904 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始将“体操”列为正式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被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劳动者的身心培养为中心,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对体育的充分肯定,从而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理论由空想变为现实,为科学而自觉的行动创造条件。 对于体育的目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最完整的当属毛泽东。1952 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 毛泽东同志这一形象的论述告诉我们,体育不同于德育和智育,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其它各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他还指出了不同教育时期体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地位,特别指出了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不能因重视德智之育而忽视了体育。 体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体育的任务选择的,完成体育的两项功能:本质的功能和衍生的功能。体育的的本质功能是促进对学生身体素养的培养,同时体育还可以带来辐射广泛的衍生功能,比如,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进取、兼任的道德品质;体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以及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由此可见,体育是和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美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并不单单指艺术教育,它泛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旨在树立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审美教育能牵动理智感,激起对智力的追求,培养和训练想像力、创造力,增强记忆力,同时正确的审美教育必须 取得智力教育的支持,以理性为助力,否则会把审美教育引向诱发感性欲念的邪路。审美情感中包含有道德情感的因素,反过来说,道德情感中也包含有审美情感的因素,二者靠情感联系起来 。伦理情感的丰富对审美教育形成支持,审美情感也对道德教育形成支持。美育中同时包含道德评价。道德评价中的情绪色彩是道德情感的外露,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因此对道德行为的审美判断具有道德评价的功能。 5.劳动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或生活自理)劳动等方面。 重视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技术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据应用于现代生产的科学技术,形成劳动的基本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端正劳动态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机体功能,促进其身体健康。总之,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而得到发展。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产水平,推进了社会发展,因而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但在阶级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使得人们对于劳动教育并不重视,并认为与智育和德育相比,劳动教育处于低等的位置。这种观念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出现了智育过高的地位,劳动技术教育不受重视的状况。再加上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差,缺乏劳动技能,多享受与索取,少勤劳与奉献。因此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不只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更要培养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工对于国家的意义以及劳动技术从业者在社会中的重要贡献。 在 1984 年第 38 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建议书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相互作用的 8 条基本原则,其中前 4 条这样写到:“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应该是有效的、持续的互动,并不一定需要回报”;“在互动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依存,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的、美学的 、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