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发布时间:2023-05-05 09:05:18浏览次数:90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专家认为,冬季,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防寒、抗寒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染上肺炎、流感等冬季常见病。这些新疾与老年人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胃肠疾病、哮喘、气管炎、肺气肿、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旧疾纠缠在一起,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老年人只有及早防范,才能从容平安地度过漫长严冬。与时顺应扶正抗邪祖国医学的养生之道讲究与时顺应,因时制宜。立冬后,气候由秋凉转变为冬寒,冬季阴盛阳衰,寒为冬季主气,属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最需要人的阳气抵御。老人由于年事已高,阳气减弱,因此,老年人在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里,贵于御寒保暖,护阳益气,扶正气抗邪气。现代养生学的观点与传统养生学异曲同工。实验研究表明,当外界出现冷热变化时,气温越低,人体直接向外散热就越多;气温越高,人体向外散热越少。在寒冷面前,人体为保持体温恒定,就必须给自己补充热量,增加衣服和饮食。因此,老年人冬季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注意科学保暖,对于防病保健十分必要。穿得厚不一定就暖和老人首先要注意身体保暖,但“穿得厚才暖和”并不科学。皮肤是人体第二呼吸器官,要不断获取空气中的养分维持整个肌体水分和养分的平衡,如果穿得过厚不能透气,就会给皮肤带来压力,使其不能自由地呼吸。所以,冬季穿衣要科学,进一步说,就是要重视“衣服气候”。“衣服气候”,是指虽然衣服表面温度与外界相当,但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因此,老年人冬季衣着以质轻又暖和为宜。棉衣内胆宜选用分量轻、膨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腈纶棉等材料。老人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吸收太阳辐射为 88%,白色仅为 20%。深色衣服能多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多获得热量,增加保暖的效果。老人加衣,不宜一次性,应随气温下降逐步加衣,让机体得到锻炼,逐步适应寒冷,提高抗寒能力,加衣后也不要骤然减衣。对重要部位重点保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对头、鼻、颈、背、手、脚等重要部位的保护。俗话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汇”。现代医学认为,头颈部接近心脏,血流量大,向外发散热量多。测试表明,处于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 4℃时,头部散失的热量占总热量的五分之三,15℃时占四分之三。况且,天寒致病,“首”当其冲。寒冷可使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老年人在冬天,尤其是出门时一定要戴帽。戴帽时别忘了护住耳朵。颈部保暖可以预防颈椎病。老人除了白天在颈部围围巾外,晚上可以用热水袋做颈部外敷。戴围巾不要采用连脖子带嘴一块儿捂的方法。因为用围巾捂住口鼻时,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随呼吸进入体内,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鼻部保暖可以预防感冒。研究表明,当鼻腔粘膜温度下降到 32℃时,局部血液循环会明显迟滞,免疫细胞吞噬能力随之下降,感冒病毒易于乘虚而入。保健专家认为,戴口罩的保健效果不如鼻部按摩: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 20~30 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 10 次。此方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感冒、鼻塞不通。俗语说:“寒从脚起。”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表面脂肪很薄,是皮温最低的部位。足部保暖措施是: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选棉鞋时,鞋底要适当增厚,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好生冻疮的老人应及早穿棉鞋。在经络学中,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起着防御外邪侵入的“篱笆”作用。背部保暖,可以预防“风寒感冒”。保暖方法很简单,穿着一件贴身的棉或皮毛背心就行了。另外,睡觉时注意不要让背部着凉。进补宜食、药并行“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对老年人,冬令进补更为重要。老年人进补应选择温热性的益气补阳之物,以补肾为主。体质不虚的老人以食补为主。进补佳品有牛肉、羊肉、鸡肉、狗肉、枣、莲子、核桃、龙眼、芝麻、木耳、蜂蜜等。另外,宜常服温性热粥汤防病保健,如糯米红枣粥、桃仁芝麻糊、银耳炖冰糖、桂圆莲子汤、鹿角胶粥等。对于体质虚弱较甚者,则应在食补的基础上适当配合补药,以助补虚之功。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的养生专家说,冬季辨证进补是关键,否则还是食补稳妥。老人肾虚,应辨清肾阴虚还是肾阳虚。中医将肾气中对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肾阴;起推动、温煦作用的称肾阳。肾阴虚的老人,常见 肺热咽燥、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舌质偏红而少津等症状,可选服海参、枸杞以及甲鱼、银耳等;肾阳虚者,则常见畏寒肢冷、神疲委顿、腰酸耳鸣、舌淡胖等症状,可选服羊肉、鹿肾、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肉桂等。养生专家建议,老人冬季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 1 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咳喘病者每晚临睡前吃几个核桃仁(不要去掉仁上薄衣),再将一片姜同放在嘴里慢慢细嚼,徐徐咽下,可镇咳平喘。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加肉苁蓉 15 克、巴戟天 15 克、枸杞子 15 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取发透的海参两只,切片加 10 枚大枣与米煮粥,加盐调味食用,有养胃健脾、补肾益血、暖背祛寒之功效。老人进补前最好先健脾胃,做好“底补”,尤其是对于需药补的老人。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加强脾胃功能,使其不致“虚不受补”。芡实是底补的最佳食选,可选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羊肉等食用。也可先服用些党参、白术、茯苓、薏仁、扁豆、陈皮之类调理胃肠的药物。另外,老人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待急性病治愈后再继续进补。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 100-200 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洗漱水温要讲究老年人冬季每日晨起和午睡后用冷水洗脸,可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等冷水的刺激消失后,这些血管又会迅速产生反射性的充血扩张,这一张一弛,是一种良好的“血管体操”,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高对寒冷的适应性,预防伤风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可使老年人头脑清醒、精神充沛。老人刷牙宜用温水。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 35℃~36.5℃。温水是一种良性保护剂,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老人早起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可暖身清洗胃肠,还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等,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作用。俗话说“睡前烫烫脚,胜似吃补药”。洗脚用热水(60℃~70℃)能刺激脚部丰富的末梢神经反射于大脑皮层,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清除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促进睡眠。洗脚的同时可配以按摩:按摩大脚趾可疏肝健脾;按摩第四趾可医治肋痛;按摩足心的涌泉穴则能益肾补虚,壮腰强身,增强记忆。老人冬季皮肤常瘙痒,往往由于频繁沐浴、水温过高所致,所以水温最好控制在摄氏 50℃以下,以免太烫的水冲掉皮肤表层的油脂。老人并不需要天天洗澡,浴后可涂少量护肤霜。饮食调摄,科学合理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还要注意维生素 A、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营养专家认为,在低温条件下,膳食营养特点应该是:增加产热营养素,保证充足的热能。产热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 15%~17%为好,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耐寒和抗病能力。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天津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庞文贞具体说,老年人应多选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紫菜、柿子、香菇、黑木耳);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青豆、藕粉、油菜、紫菜、奶粉);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小白菜、少量鸡蛋、少量肝);富含维生素 B2的食物(如黑豆、香菇、奶粉、杏仁)。老年人为了预防高血压,不仅要少吃盐(每日应控制在 6 克左右),还要多吃钙(每日应吃 800 毫克)。为避免高血脂,老人膳食中胆固醇以 300 余毫克为宜,即每日可吃一个鸡蛋,但蛋清是优良蛋白质,可以另外再吃一些。蟹黄、虾籽、猪肝中胆固醇都较高,要有限制。粮食和蔗糖吃多了,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应选用低糖、低脂的点心。老人可多吃海产品(不要吃鱼籽、蟹黄),蔬菜、水果中含钙、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物纤维较多,可预防冠心病。老人在冬季应吃熟食热食,避免生冷食品。1. 少量多餐, 以点心补充营养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 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让老年人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营养师建议, 不妨让老年人一天分 5-6 餐进食,在 3 次正餐之间另外准备一些简便的点心,如低脂牛奶泡饼干( 或营养麦片)、低脂牛奶燕麦片,老年或是豆花、豆浆加蛋,也可以将切成小块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2. 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 老年人必须限制肉类的摄取量, 一部分的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 ( 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的饮食内容里, 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 170 克质量好的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类及各种坚果类( 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 食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3. 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调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 尽量挑选质地比较软的蔬菜,如西红柿、丝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绿叶菜的嫩叶等,切成小丁块或是刨成细丝后再烹调。如果老年人平常以稀饭或汤面作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 1-2 种蔬菜一起煮,以确保他们每天至少吃到 500 克的蔬菜。4. 每天吃 350 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质地软的水果, 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猕猴桃等都很适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汤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须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时可以加些水稀释。5. 补充维生素 B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显示,维生素 B 与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白内障、脑部功能退化(认知、记忆力) 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无论生病、服药或是手术过后, 都会造成维生素 B 大量流失,因此对于患病的老年人来说, 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 B。没有精加工的谷类及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所以在为老年人准备三餐时,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饭, 或者将少量坚果放进搅拌机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麦里一起煮成燕麦粥。6. 限制油脂摄取量老年人摄取油脂要以植物油为主, 避免肥肉、动物油脂 猪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调食物。另外,甜点糕饼类的油脂含量也很高,老年人应尽量少吃这一类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饱和脂肪( 如玉米油、葵花籽油)和单元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花生油) 轮换着吃,这样比较能均衡摄取各种脂肪酸。7. 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他调味方法味觉不敏感的老年人吃东西时,常觉得索然无味,食物一端上来就猛加盐,很容易吃进过量的钠,埋下高血压的隐患。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浓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葱,用来炒蛋或是煮汤、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柠檬汁、橙汁或是菠萝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食物的味道。用一些中药材,尤其像气味浓厚的当归、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红枣等,取代盐或酱油,丰富的味道有助于勾起老年人的食欲。8. 少吃辛辣食物虽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欲,但是老年人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睡不好等症状,所以少吃为宜。9. 白天多补充水分因为担心尿失禁或是夜间频繁跑厕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实应该鼓励老人在白天多喝白开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 尽量不放糖)变换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饮料。晚餐之后,减少水分摄取,这样就可以避免夜间上厕所影响睡眠。10. 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加上长期服药,所以不同的老人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也大不相同。让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强化营养方法,尤其可以补充老年人特别需要的维生素 B、抗氧化维生素 C 及 E、维持骨质的钙、增强免疫力的锌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剂量的单一补充剂,尤其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D、E 等, 吃得过多会累积在体内,甚至引发毒性。多晒太阳益身心冬季阳光对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老年病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呆在室内,少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的老人,普遍出现维生素 D 缺乏症状,发生骨质疏松。那些常在窗前晒太阳的老人,也同样出现骨质疏松,这是由于窗户玻璃滤掉了部分紫外线,而这些紫外线对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 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保健专家在冬季鼓励老年人多去户外晒晒太阳,有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冬季阳光不仅能防治骨质疏松症,而且还能减少老年人常发的精神抑郁症。老人冬季易出现抑郁情绪,很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冬天昼短夜长、光照不足。阳光可增加人体雄性激素,抑制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帮助控制情绪。耐寒锻炼注意事项多冬天,老人在晴朗少风的天气适当户外活动可预防疾病,提高御寒能力,但是要注意运动的量和方式。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齿 50 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 5 圈,鼓漱 40 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 40 次左右。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 停,反复慢做 10 次左右。再搓腰 50-100 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绳、球类等到运动项目。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老年人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感冒。老年人不宜空腹锻炼,尤其在清晨刚起床时,否则可能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老人晨醒后应养神 5 分钟再起床,起床要缓慢,适当进餐,饮水后锻炼。老人不宜骤然进行锻炼,应在锻炼前先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以防韧带和肌肉扭伤。锻炼时选择比较柔和的方式,比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不宜参加剧烈活动。身患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中风的病人慎做耐寒锻炼,因为寒冷易导致这些病急性发作,引起危险。
文档格式: doc,价格: 1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