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7《人格心理学》2018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发布时间:2023-11-19 12:11:09浏览次数:9
《人格心理学》 年  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  分,考试时间  分钟。考试包括以下五种题型:.单项选择(每题  分,共 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填空题(每空  分,共 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结合所给题干的上下文,补齐所空出来的内容,要求用词准确专业简洁。、名词解释(每题  分,共  分)给出相关名词的基本含义。、简答(每题  分,共  分)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论述(共  分)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并展开论述,最好能结合实际,再整合进行说明。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 、人格的定义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人格的特性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人格的相关概念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 人格心理学的过去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 柏拉图:灵魂:理性、意志、欲望 亚里斯多德:人:肉体;灵魂(理性、非理性) 希波克拉底:体液说:血液,黄、黑胆汁,粘液 康德:多血质;忧郁质;胆汁质;粘液质 、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 年,奥尔波特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接下来各章对各流派的人格理论的介绍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建议按照流派划分精神分析、特质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流派、生物学派,对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进 行梳理、记忆。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理论 (一) 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二)无意识的例子梦 (三)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现实原则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四)性本能理论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五)人格发展理论性欲阶段理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三、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幽默 评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错误 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第三,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年人格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第四,弗洛伊德以动欲区转移为依据来划分人格发展各阶段是不科学的。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 一、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转变 、外部原因-推动因素 ()社会:世界经济危机、纳粹上台 ()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发展 ()学派:机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的诞生 、内部原因 ()弗洛伊德性格 偏激固执 ()理论局限:见上一章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寻求优越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摆脱自卑、寻求优越才是人生动力。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出生顺序三、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 荣格的观点 、人格动力 生命力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人格结构 个体无意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人格类型 思维外倾、情感外倾、直觉外倾、感觉外倾; 思维内倾、情感内倾、直觉内倾、感觉内倾;第四章 特质流派与人格一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类型 个人特质: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许多个体共有的特质。 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 中心特质:渗透性稍差一些,但仍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征。 次要特质:不太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特质。 机能自主关于人格动力 机能自主: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二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的种类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一群看上去是关联的特征或行为。根源特质指行为之间成为一种关联,会一起变动,从而成为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它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控制着个人所有的惯常行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三 特质理论的应用:大五人格 外倾性():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宜人性 !":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 型—# 型行为模式 、 型人格与冠心病  型人格的特征: 时间紧迫感;长期亢奋状态;多面出击。 # 型人格的特征: 悠闲自得;不爱紧张;一般无时间紧迫感;不喜争强;有耐心;能容忍。 、$ 型人格与癌症 $ 型人格主要特点:不表现出愤怒,把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特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等。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学习论范型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力量,认为个体行为或人格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强调提出可验证性的假设,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测量行为反应的变化。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人格发展的本质是通过驱力降低机制,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不断增多。 行为的改变是以新的奖赏代替旧的奖赏的结果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罗特更加关注一个有着自己的行为经验的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景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 控制点(观)也称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外控者将行为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他力量的产物。因此内控者面临问题时更倾向于主动解决,而外控者则更可能听天由命。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耐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格理论一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罗杰斯关于人格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罗杰斯的人格动力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基础上:第一,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第二,所有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或需要正向关怀。个人中心疗法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的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潜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受辅者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探讨,以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关系:医师和患者建立很深的个人关系和主观关系不是像一位科学家和一个研究对象那样的关系,也不象一位医师在准备诊断和医治,而是像一个人和一个人之间的关系。二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所有需要按等级层次排列起来,并把需要列成五个层级,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直接和生存、种族延续联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保障个体生活在一个免遭危险的环境中。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交往,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要求得到别人的承认同时也得到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第七章 认知学派的人格心理学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具有 $%$ 循环的特征。$%$ 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 期,即详察($&)—预断(%)—控制($!)。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建构。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制定了行动过程。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图式和原型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和可能的我一、图式图式(')实质上是指一种心理结构,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的一系列一般知识所组成。二、原型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三、自我图式自我图式:影响个体对有关自我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果,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又强烈影响个人的行为。四、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影响,还受到“我今后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归因模式理性情绪疗法(#$ 理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事情的前因&",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第八章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等级排列法,发现了人格的基本结构: 外向性、神经质 、精神质 二、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三个证据 (一)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二)跨文化研究的结果 (三)几项研究都显示,对于人格三个维度中的每一维度,遗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九章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二、实验法 实验法: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问卷法 问卷法:多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自陈量表。 通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列出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也可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评判在不同评价等级上表明某种程度,根据赋予不同评价等级程度的分值,将原始数据统计处理后,即得到评判结果。 四、投射法 投射法(%+)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第十章 人格理论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在三个方面趋于一致: 、遗传对人格有一定影响,通常在 ,左右; 、人与环境二者在决定行为方面都很重要; 、直接的意识之外的那些思想非常重要。 三、重点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是 自我 #本我 $超我 -统我( )集体潜意识概念的提出者是 弗洛伊德 #阿德勒 $荣格 -埃里克森( )首创 . 分类法的心理学家是 。 阿德勒 #荣格 $马斯洛 -罗杰斯(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三个维度是:外内向、神经质和 。稳定性 #情绪性 $神经症 -精神质( )人格研究中使用对变量作系统的操作以建立起因果关系的研究取向是 。 临床取向 #实验取向 $个案法 -相关取向二、填空题、英文中“!(/源于拉丁文“/,其意指 。、“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俗语描述的是人格的 。、弗洛伊德的性欲阶段理论,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口腔期、肛门期、 、、 。、评定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测验一般包括三种,分别是: 、 和 。、按照米歇尔的观点,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叫 。 三、名词解释、自由联想、$ 型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固定角色疗法、抑制型气质四、简答题、简述人格心理的四种研究取向。、简述阿德勒的人格主要观点。、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特点。、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五、论述题试述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  #二、填空题、面具(脸谱)、稳定性 、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身体顺应测验;棒框测验;镶嵌图形测验 、原型三、名词解释(要点)、自由联想: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的研究方法。通过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将所想的任何东西都谈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胡思乱想或荒诞无稽。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型人格:与  型人格、# 型人格相对,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把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特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等。、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有机体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固定角色疗法是凯利提出的治疗方法,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抑制型气质:这一概念由 0 和 1 等提出,用来描述儿童对陌生环境表现出的一种稳定气质特点,如怕生,退缩,爱脸红,自我保护,敏感,文静,小声说话,听话,富于同情心,不爱打架骂人。四、简答题 要点:、人格心理的四种研究取向分别是:(一)临床取向: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二)相关取向: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三)实验取向:对变量作系统的操作以建立起因果关系。(四)综合取向。具体阐述请自行参考讲义或  进行补充,包括各种方法的评价。要点:) 寻求优越。)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出生顺序。具体阐述请自行参考讲义或  进行补充、奥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包括六个特点:)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具有现实性知觉;)具有自我客观化(!) +2)的表现;)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具体阐述请自行参考讲义或  进行补充要点: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具体阐述请自行参考讲义或  进行补充五、论述题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一)外部原因-推动因素 、社会:世界经济危机、纳粹上台 、学科:文化人类学的发展 、学派:机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二)内部原因-根本因素 、弗洛伊德性格:严肃的科学家,专权的领导人。、理论局限:()人格在五六岁时完全形成,与后来经历无关()影响人格的是本能,社会文化影响不大()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即人在很大程度上为本能和无意识控制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 201803 学期 6 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课程 ppt。在复习中有任何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咨询。祝大家考试顺利!
文档格式: docx,价格: 5下载文档
返回顶部